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场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述评了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场动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活动及草场退化等的影响,指出了合理利用高寒草场的优化放牧策略,只有确定适宜的放牧强度,科学施加放牧干扰,才能保证高寒草场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述评了放牧干扰对高寒草场动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活动及草场退化等的影响,指出了合理利用高寒草场的优化放牧策略,只有确定适宜的放牧强度、科学施加放牧干扰,才能保证高寒草场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东海县曲阳乡薛埠村农民沈东军,去年将其放牧饲养的1600多只鸭子拉到南京,以每公斤10多元的价格出售,净赚2万多元。  相似文献   

4.
果园养鸭,种养结合,使果树和鸭子互利共生,可降低种养成本,提高种养业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可将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的时期和以圈养为主的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生长旺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饲料以及各种虫卵、蛹、昆虫、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饲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2)园地选择。鸭子行动笨拙,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描述放牧日期和频率对草原砂芦(Calamovilfa logifolia)和砂生须芒草(An-dropogon hallii)总有机物贮藏量的影响,从1988年起至1992年止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处理包括8种月中放牧期。各处理季节放牧率相等,并均分于各个放牧期内。在连续4年期间,各放牧处理均在相同草场饲喂一龄牛,且放牧时间均为4~7d。到第5年黄化初春生长产生分蘖技的平均重量可用来估测其有机质总贮备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放牧率与本研究相同时,为避免6月份放牧导致这两种草贮备物的下降,就须使其放牧期延迟长达60d。另外,为使这两种草贮备物的量同时达到高水平,就须延迟放牧至8月中旬或更晚。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草地肉牛放牧系统中的草畜季节矛盾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干湿季节分明,绝大多数地区牧草枯黄期超过5个月,草畜季节性矛盾相当突出,是造成云南省肉牛放牧系统中牧草利用效率、单位草地面积的生产力水平和18月龄肉牛活重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调节放牧管理、划分季节性放牧草地、干季充分利用种植业中的可替代性饲草资源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1 春季春季气候温和,天然饲料较多,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要选择好放牧场地提早放牧,并适当提高放牧时间,使蛋鸭获得较多的营养,迅速长膘,提早产蛋.早春可放浅水塘、河沟、小港,让鸭觅食鱼虾、螺蛳、泥鳅、草根等水生动植物.  相似文献   

8.
鸭子从出生到育成期这一阶段称为雏鸭,此阶段对提高鸭养殖的经济效益起关键的作用。 1育雏准备工作 准备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及地点,育雏和放牧的用具,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常备药品,保温设施、垫料、围栏等。要求棚舍要背风向阳,采光好、保温性能好。  相似文献   

9.
华北农牧交错带地区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氮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放牧2年的改良新麦草草地为对象,对放牧期间及停牧后不同放牧强度区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 生物量氮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农牧交错带地区,放牧草地土壤氮水平与放牧强度紧密相关。在放牧期 间,0~10 cm和10-20 cm土层,各项指标均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增加,停牧后,各处理间差异缩小,表明放牧强度对土壤 氮水平的影响有较强的现时性,而且重牧区土壤氮营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描述放牧日期和频率对草原砂芦和砂生须芒草总有机物贮藏量的影响,从1988年起至1992年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处理包括8种月中放牧期。各处理季节放牧率相等,并均分于各个放牧期内,在连续4年期间,各放牧处理均在相同草场饲喂一龄牛,且放牧时间均为4-7d。到第5年黄化初春生长产生分蘖技的平均重量可用来估测其有机质总贮备量。试验结果表明,当放牧率与本研究相同时,为避免6月份放牧导致这两种草贮备物的  相似文献   

11.
正肉鸭放牧肥育适用于我国地方品种及其与大型快速肉鸭的杂交后代,南方农区多采用此法,长途跋涉是其特点;大型快速肉鸭一般不采用放牧饲养。放牧肥育与农作物收获季节紧密结合,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肥育方法。通常在春末、夏初开始放牧育雏,确定育雏地及肥育上市地后,在育雏地到肥育上市地之间的沿途逐步行进放养,经过一个夏季的放养,到中秋节或国庆节即可上市。1肉鸭生长-肥育期的放牧1.1放牧路线生长-肥育期肉鸭的觅食能力增强,可进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山羊放牧的饲养管理,分别从组织放牧羊群、放牧要求、放牧地点选择、放牧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牧鸭要诀     
民谚说“养鸭三巧,围干食饱淘得好”,“淘”就是放牧。放牧可使鸭获营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又可为农田中耕除草、治虫。在农区,牧鸭有广阔的空间,一般雏鸭1~3日龄在室内保温饲养,4日龄后在天气晴朗的中午下水戏游,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练就水性,20日龄前用大米饭或浸煮的小麦拌小鱼汤饲喂。20日龄后开始放牧并逐步过渡到麦茬田或沟渠荡滩,觅取各种动植物饲料,早、晚适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于2018年牧草返青期以刈割模拟家畜采食行为,对祁连山区黑土滩人工草地进行了放牧强度(刈割率)为0、30%、50%、70%、90%的5级模拟放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休牧(未刈割)和放牧强度(刈割率)为30%时,对黑土滩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的后期生长发育没有影响,而随着放牧强度(刈割率)加大,垂穗披碱草的后期生长发育将会受到严重制约,当放牧强度(刈割率)达到90%时,垂穗披碱草的盖度、高度、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较休牧降低了41.0%、73.0%、87.4%和88.9%,研究结果认为返青期过度放牧利用会引起黑土滩人工草地的快速退化。  相似文献   

15.
冬季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缩短,天然饲料减少。鸭群经过秋季的第二个旺产期后,体质衰弱,为了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加之冬季自然光照不足,鸭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因而产蛋量逐渐减少至停产。鸭群冬季停产后,为了不影响第二年的产蛋率,应适当限制饲喂和少量补饲,也就是供给鸭能保证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即可,不能让鸭长的过肥。鸭御寒能力强,除风雪天气外,应尽量将鸭赶出放牧。这个阶段的放牧一般从上午8~9点开始,到太阳下山以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放牧时,让鸭群迎风前进,以防止羽毛被风吹起而受寒。当鸭子伏在一起时,要勤赶勤哄,…  相似文献   

16.
饲养牲畜是草地放牧的目标,放牧饲养牲畜是草地饲草资源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放牧饲养要素包括草地生产率、适宜载畜率、饲草质量、牲畜生长需要和采食量及放牧方式。本文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归纳分析,目的在于推进发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并推导草地生产和保护性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草地生产率研究方法、适宜载畜率确定标准、划区轮牧区块数计算方法及间歇休牧期和放牧期确定方法。草地放牧饲养理论:基于土壤和气候,改善草地生产和饲草质量,制定适宜载畜率,确定合理放牧方式,满足放牧牲畜最佳生长需要,并维持草地健康,实现“双赢”或“三赢”。草地保护性利用关键技术:放牧场或割草场施肥,调整适宜的载畜率,延迟放牧及间歇休牧,确切的划区轮牧体系,放牧场和割草场等量配置,二时段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草场或湿地较多的地方,人们有放牧养鸭的习惯.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节约饲料,而且有利于鸭群的健康发育.但必须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一)注意选择草地在选择放牧草地时要注意这样几个条件: 1.由于鸭子行动笨拙,速度缓慢,不易运动量过大.因此,放牧地距离鸭舍不宜过远.  相似文献   

18.
放牧生态系统中的组织物质循环及其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景新 《草业学报》1993,2(2):35-41
综述了组织物质循环的理论及其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放牧过程中牧地草丛内的物流和能流循环是维持放牧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基础,进行牧地草丛中植物组织循环,特别是其生长和萎蔫死亡的动态分析,为草地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对于牧地草丛内及刈牧过程中的组织物质循环,连续放牧及间断放牧条件下的组织物质循环进行了重点分析论述。建议在中国各类型草地上应用组织物质循环理论开展放牧管理研究,以推动草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鹅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但是放牧饲养时要注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加强管理,这样既可少用饲料,又能防止生长过肥.为选育留种或转入育肥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放牧对草原植物影响的问题,从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两方面扼要介绍了国内外各位学者关于放牧对草原植物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及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