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梭鱼养殖     
梭鱼又称肉棍子、红眼鱼、赤眼梭、红眼鲻、斋鱼。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纹。各鳍浅灰色。梭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北多,南少,性活泼,喜跳跃。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并可进入淡水。幼鱼喜欢集群,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梭鱼适盐范围为0~38‰,能在水温3℃~35℃的水域中生活,最适水温为12℃~25℃。  相似文献   

2.
吴郭鱼,又称台湾罗非鱼、郭鱼。现将吴郭鱼养殖技术浅述如下:(一)吴郭鱼的优点1.适应环境能力强。适应性超过普通罗非鱼。既能生活在淡水中,又能生活在盐度8‰以下海水中。耐低氧,其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对池水pH值适应性较强,能在pH5~10的范围内生存。对水温的变化适应性强,可耐最低水温为4℃和可耐最高水温为42℃,最适水温25~35℃。  相似文献   

3.
刀额新对虾又称基围虾、沙虾。对底质无严格的选择,广泛栖息于近岸浅海沙泥底海区。适应的水温为10~37℃,最佳生长温度为17~32℃。当天气寒冷,透明度大时隐藏在底质中,深度可达8~10厘米,适温期白昼也常潜伏于底质中,仅露出两眼和触须。黄昏时进行捕食,夜间活动较多。对盐度适应范围广,能在淡水中生长,也能在盐度为35%。以上的海水中生存。对低溶氧忍受力比较强。能在pH值为7.0~9.0的水中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一)翘嘴红鲌生物学特性翘嘴红鲌属凶猛肉食性中、上层水体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适应性与抗病力极强,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为0~38℃,最适水温为15~32℃,最佳生长水温为18~30℃,繁殖水温为20~32℃。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2-35℃,幼虾经60-70d左右饲养,可养成体长10-12cm、体重10~15g的商品虾,养殖成活率达80%,亩产达200kg以上。南美白对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温度及盐度适应范围甚广,能在水温6~40℃的水域中存活,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 生存水温10~42℃,生长水温12~35℃,最适水温28~30℃。低于10℃出现异常反应,8℃部分死亡,7℃全部死亡。产卵最适水温25~28℃。 罗非鱼 生存水温14~38℃,最适水温24~35℃,9℃为致死水温。20℃以上时开始繁殖。  相似文献   

7.
李青  何人 《江西饲料》2003,(2):36-37
虹鳟鱼因其成体沿侧线具一棕红色纵纹,如同彩虹一样而得名。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食用价值高,生长迅速,人工繁殖简便易行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产量高而优良的4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被列为高档鱼。虹鳟鱼生活水温为2~25℃,最适水温为12~20℃,其适应性很强,既能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水库、湖泊、河川中放养。尤其在流水中饲养一年4季都可生长,产量很高。大面积实践证明,一般667产3×104~3.5×104,最高可达5×104以上。因此,虹鳟鱼人工养殖前景诱人。1鱼场修建凡常年水温保持在7~20℃、溶氧量在5/…  相似文献   

8.
刀额新对虾 ,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养殖两茬。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量可达 0 1 1~ 0 1 5kg/m2以上。该虾其壳薄体肥 ,肉嫩味美 ,胜于中国对虾 ,且耐力强 ,常以活虾上市 ,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1 生活习性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强 ,适应盐度范围广 ,能在 0 3%的海水中直至淡水水域中生长 ,适宜生长水温为 1 7~ 32℃ ,冬季水温降至 5~ 6℃时也能生存。该虾为杂食性 ,在幼体阶段食性与一般对虾类似 ,成虾以捕食底栖介形类、桡足类、多毛类浮游物为主 ,亦捕食有机啐屑及底栖硅藻等。栖息底质以沙泥…  相似文献   

9.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0.
二、金鱼的生活习性与饲养用具 (一)金鱼的生态环境要求 金鱼属于淡水生活的变温动物,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很敏感。金鱼可生活于0~39℃的水体中,最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2~24℃,水温突然上升或下降超过7℃时会直接影响其新陈代谢而致病。因此要求成鱼温差不超过4℃,幼鱼不超过2℃。在气温突然变化的室外养殖或为金鱼池(缸、盆)换水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1.
1水温鱼类属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生长及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各种鱼类都有自身生长的适温范围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北方养殖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生长的适温范围在15~32℃,最适生长水温为20~28℃。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都会影响鱼类的  相似文献   

12.
乌龟 Chinemys reevesii(Gray),俗称草龟,泥龟。是我国龟类分布中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它适应性强、食性广、味美,药用价值高。15℃以下开始冬眠,20℃开始活动觅食,最佳生活水温为25℃~30℃。乌龟养殖只要满足水质、温度、饲料营养等条件均可养殖。种苗及商品龟可室内箱(盆)养,室外可水泥池、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3.
鱼水霉病,也叫肤霉病,是由水霉科菌类引起的鱼类疾病。一、流行情况水霉在淡水中存在广泛,在国内外都有流行的报道。水霉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是13℃~18℃。水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5℃~26℃水温内都可以生长繁殖,有的水霉甚至在水温30℃时还可以生长繁殖。水霉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水产动物都可以感染,在水产动物尸体上水霉繁殖特别快,所以,水霉是腐生性的,对水产动物是继发感染,而没有受伤的就一律不感染。在活鱼卵上有时可以看到水霉抱子的萌发和穿入卵壳,并悬浮在卵的间质或卵间隙中生长并分出侧枝的情…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是一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底栖性小型鱼类,多栖息于江河水流缓慢、多乱石的环境或水生植物丛中,白天栖于水底,夜间游到水面觅食。黄颡鱼产粘性卵,雄鱼具有筑巢及保护鱼卵鱼苗的习性,有较强适应能力,耐低温低氧。生存水温1—38℃,摄食水温5—36℃,生长水温18~34℃,最佳生长水温为22—28℃,pH值适应范围5.2~8.4,最佳pH值7~7.6,耐酸力较强,对碱性敏感,溶氧为3mg/L时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中国林蛙个体生长速度和雌性比例及林蛙的群体产量,试验研究了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率、成活率、变态率及林蛙性别的影响,盐度对中国林蛙的影响,pH值对中国林蛙变态蝌蚪的影响,光照对蝌蚪的影响。结果表明:蝌蚪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18~24℃,可利用光照调节水温,在15~25℃条件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变态率最高,蛙卵孵化水温在13~18℃之间变雌率可达70%,变态蝌蚪饲养池水体pH值应控制在6.5~8.5,盐度控制在2 g/L以下,蝌蚪养殖水环境Ca2+、Mg2+质量浓度及Ca2++Mg2+总质量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0~50 mg/L、20~80 mg/L、50~150 mg/L。  相似文献   

16.
兰天 《江西饲料》2003,(3):37-37
香鱼为一年生小型经济鱼类,一般个体重100~150g,最大达300g以上。成体香鱼呈纺缍形,背部灰黑色,体侧银白色,各鳍末淡黄色,胸鳍上方有一个黄色斑块。香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背脊上有一条充满香脂的腔道,具有浓厚的诱人香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香鱼活体市场价35~40元/kg,一般0.067hm2水面年收入在4000~5000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珍稀品种。现将香鱼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养殖1.1场地选择香鱼性喜清新水质,适宜其生长的水温为16~26℃,当水温超过28℃时可能会发生大量死亡。因此,要选择靠近山泉溪流的场地建池,…  相似文献   

17.
梭鱼,亦称“肉棍子”、“红眼鲻’等,是我国沿海珍贵的咸淡水养殖新品种。近些年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利用滩涂港汊及内河池塘等水域,人工养殖梭鱼面积已达2 000多公顷,平均每0.067公顷产鱼750多公斤。现将梭鱼的生态习性及人工繁殖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养虾池条件及整治 罗氏沼虾属热带虾类,成虾可适应的水温为18—38℃。当水温下降至18℃以下时,活动减弱,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生长快。夏、秋季水温多在25—32℃之间,生长良好。在华南地区,多在清明节以后才能放养虾苗,入冬前收获,养殖时间半年左右。因此,要选择条件适宜的池塘,抓紧生产季节,充分利用温度适宜的时间养殖,使虾  相似文献   

19.
西伯利亚鲟属于鲟科鲟属,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对象之一。具有食谱广、易驯养、生长快等特点,其适温范围广,生存水温为1~30℃,适宜生长水温为15~25℃,最佳生长水温为18~22℃。西伯利亚鲟雌体怀卵量一般为20万~80万粒,孵化水温16~24℃,最适孵化水温为19~22℃,平均孵化水温17℃时,约105h出膜。  相似文献   

20.
虹鳟已在世界上被广泛饲养,主要因为它是一种受人喜欢的食用鱼,并且相对容易饲养。虹鳟适应性较强,可在水温 0℃~ 28℃环境下存活,并可在水温 2℃~ 5℃成功地产卵,在 6℃~ 25℃生长发育。通常认为,虹鳟是淡水鱼,但是在东太平洋地区,海水环境中生长的铁头鳟,表现出逆河洄游的生活习性,说明它们在海洋中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洄游到淡水中产卵。   在北美、英国、丹麦、法国和意大利,多数虹鳟养殖场用淡水或流水养殖系统。在智利和斯堪底纳维亚,虹鳟刚开始在淡水中饲养,之后放在海水网箱中养殖,直到收获。   1995年全球虹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