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用显性三眠蚕品种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四眠蚕品种单杂交,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芊春和知日。通过杂交选配,育成了强健好养、眠性稳定、茧丝纤度细、茧丝质优的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经实验室、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及农村试养成绩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发育整齐,眠起快齐、上蔟齐涌,生命力强,三眠率达99%以上,全龄经过21 d左右,茧丝长1 100~1 200 m,解舒丝长800~900 m,净度93~95分,茧丝纤度1.9~2.1D,适于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2.
家蚕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用显性三眠蚕品种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四眠蚕品种单杂交,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芊春和知日。通过杂交选配,育成了强健好养、眠性稳定、茧丝纤度细、茧丝质优的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经实验室、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及农村试养成绩表明,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发育整齐,眠起快齐、上蔟齐涌,生命力强,三眠率达99%以上,全龄经过21 d左右,茧丝长1 100~1 200 m,解舒丝长800~900 m,净度93~95分,茧丝纤度1.9~2.1D,适于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3.
家蚕和中国野桑蚕远缘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个远缘杂交后代的选育结果表明,野桑蚕可用于培育细丝品种和龄期短品种等。由于野桑蚕茧丝表现较差,对家蚕亲本的茧丝质应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可回交家蚕亲本以改良远缘杂交后代的茧丝质。远缘杂交后代宜尽早根据形质性状的分离建立品系,实行蛾区育,但对茧丝性状(除纤度外)的选择宜延迟到F4代以后进行;另外利用性状间相关和选择隐性性状可克服远交后代分离复杂、分离时间长的缺点,以加快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育适于广东蚕区饲养的抗 BmNPV 家蚕新品种,为 BmNPV 病易发季节提供稳产性能好的家蚕品种。【方法】通过累代病原胁迫、航空诱变的方法创制抗性家蚕种质,再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分别育成中系品种和日系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中·中 × 日·日四元杂交组合的组配,以广东省现行家蚕品种两广二号为对照,进行实验室品比、抗 BmNPV 能力检测和连续 2 年的实验室共同鉴定、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育成中系家蚕品种芙抗、春 5N 和日系家蚕品种航 7、7532N,并组配获得四元杂交组合芙抗·春 5N× 航 7·7532N,命名为粤蚕 11 号。该品种对 BmNPV 的抗性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的综合表现为:龄期经过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当,生命力强,虫蛹率 97.58%,全茧量 1.712 g,茧层量 0.369 g,茧层率 21.55%,万蚕收茧量 16.874 kg、万蚕茧层量 3.636 kg,一粒茧丝长 942 m、解舒率 80.15%,茧丝纤度 2.568 dtex、净度 93.5 分。【结论】粤蚕 11 号发育、眠起齐一,对 BmNPV 具较强抗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于 2019 年 10 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适宜在广东蚕区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5.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公司和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一般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约25%。目前对此病的防治措施仍采用抗病品种为主,但因品种的选育周期长,  相似文献   

6.
南昌白猪是用含有滨湖黑猪血统的混血杂种母猪与大约克杂交,经五个世代选育而成的母本新品种。五世代头胎产仔10.28头,60日龄窝重157.27kg,经产母猪产仔12.36头,60日龄窝重172.45kg;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95.88kg,日增重630.94g,三点均膘2.28cm,料重比2.99∶1;后备母猪6月龄体重85.63kg,日增重560.27g,三点均膘2.45cm;同胞(半同胞)肥育测定,日增重651g,料重比3.12∶1,屠宰测定瘦肉率58.89%。肉色鲜红,系水力强,无PSE和DFD肉,贮藏损失少,熟肉力高,肌纤维密度和肌纤维直径优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肌内脂肪达3.21%,超过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继承了滨湖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日增重697g,料重比3.02∶1,优势率分别为10.63%和-6.2%,胴体瘦肉率62.41%,接近双亲均值,窝产瘦肉量484.3kg。已育成4个品种和1个支系,经DNA指纹图谱分析,证实南昌白猪4个品系遗传纯度达到定型品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5龄期给与不同叶质的桑叶及控制不同给桑量与食桑时间对茧丝性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5龄期食下桑叶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丝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量,进而影响吐出茧丝的纤度.可通过营养条件的调节,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8.
小麦缺体转育及异代换系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交结实的4D缺体小麦缺72180与山西省小麦主栽品种等杂交选育出6个新的4D缺体系;采用"缺体回交法"从八倍体小偃麦的杂交后代中筛选出1个4E白粒代换系及3个4E蓝粒代换系。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适应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细纤度三眠蚕品种,以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土种大毛和LS2为父本,以经济性状优良,茧丝量高、丝质优、解舒丝长长、强健三齐的四眠蚕实用品种菁松、皓月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定向选育出综合经济性状良好且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育种材料P035、P053、P055、P057、P059、P061、P077、H036、H088、H092、H102;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品种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98%),龄期经过短(较常规四眠蚕品种短2~3d),食桑量少,感染发病率低,茧丝纤度细(2.244D)、纤度均方差小(0.203D)、净度优(95.14分)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四川省级品种审定[川蚕品审(2019)03号],适合在四川蚕区全年推广饲育。  相似文献   

10.
芳草×晨星是浙江大学蚕学系选育并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新夏秋蚕品种,1996年起在生产上试繁推广.从试繁情况看,芳草A系原种不产卵蛾和少产卵蛾较多,影响蚕种繁育系数.芳草选育过程中,曾建立了A、B两个品系,使用双系杂交原种是提高芳草繁...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贵州农村养蚕对品种有较高抗逆性及较好产量的要求,以一对优良的华系原种为测试种,通过配合力测验,从45个组合中选育出新品种贵蚕3号(57A*渝1×92A*24),系四元杂交种.经多年多次鉴定,西南蚕业科教协作区共鉴,农村试养、种场试繁及各项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制种量高、抗性强、发育整齐好养、产茧高、茧大匀正、茧丝质较优,综合性状好的特点.春季四龄万蚕产茧量23.68 kg,万蚕茧层量5.908 kg,茧层量0.5713 g,茧层率24.95%;秋季万蚕产茧量20.059 kg,万蚕茧层量5.005 kg,茧层量0.479 g,茧层率24.95%.茧丝长1 398 m,解舒丝长1 216 m,解舒率86.98%,鲜毛茧出丝率19.98%,茧丝纤度2.876 d,净度95.15分,克蚁制种19.06张.适宜贵州春秋用种.  相似文献   

12.
鲁西南生产三眠茧的调查赵祥吉,许兴华,徐爱清(宁阳县丝绸公司271400)(宁阳县纺织厂)近年来,在茧丝价格下降,市场疲软甚至下滑的形势下,三眠茧丝──超细纤度生丝在市场上却十分走俏,吨丝外贸收购价达25万元以上。因此,发展三眠茧丝这种特种茧丝前景良...  相似文献   

13.
以"874x873"蚕茧为对照,对几个天然彩色茧蚕品种的蚕茧进行缫丝试验。通过对各样品茧的平均粒茧丝长、平均纤度、解舒丝长、解舒率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9823008的粒茧丝长与白色茧的丝长一致,982001、982006、9813014、9813022、9823010茧的粒茧丝长比白色茧短;9823008和982006的茧丝纤度与白色茧一致,982001、9813022、9813014、9823010茧丝纤度大于白色茧。9823008、9813014、9813022、9823010的解舒率明显高于白色茧和982001、982006。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家蚕良种繁育实行3级繁育4级制种制度。原原种、原种繁育担负着扩大蚕种繁殖和选留母种继代的双重任务,原种又是繁育一代杂交种的种子。为此,只有搞好原原种、原种的繁育工作,才能为大面积茧丝生产提供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的一代杂交种,并且延长推广的优良蚕品种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优良蚕品种在茧丝生产中增产、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眠性家蚕具有茧丝纤度细、可缫制高品位生丝(5~6A级)的优点,细纤度生丝可全部用于出口,是我国家蚕品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通过对贵州地方三眠家蚕与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表现研究,鉴定了贵州三眠蚕品种"202"对普通四眠蚕品种781、丰1、渝1、782等的遗传强势性。同时从鉴定的杂交组合中选择具有生产性能优的组合进行定向培育,选育出适应贵州条件的三眠蚕品种材料,结果培育了4个性能优良的品种材料,为实用三眠蚕品种的育成完成了前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适宜贵州饲养的四元春秋蚕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育成了强健优质春秋用蚕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62),并进行了室内成绩鉴定,农村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四龄万蚕产茧量为21.76kg,四龄万蚕茧层量5.04kg,茧层率23.15%,茧丝长1 166.0m,解舒丝长933.3m,解舒率80.0%,茧丝纤度2.720D,张种产茧量52.20kg。贵蚕7号体质强健,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宜作贵州广大蚕区春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17.
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的育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30,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杂交原种秋华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华×平30。【方法】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S-14为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供体亲本,以中国优秀常规蚕品种白云为受体亲本,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导入方法,把S-14的有关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到白云体内。【结果】经省级鉴定该杂交种雄蚕率达99.8%,生命力强健,茧丝质优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种提高26.11%,综合经济效益较常规蚕品种提高26.63%。【结论】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审定,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实践表明雄蚕品种深受蚕和农丝厂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选育的第4个世代2119只1 ̄15锯公鹿和869只可繁殖母鹿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表明,选育公鹿头茬鲜茸和成品茸平均单产分别达4.562kg和1.814kg,畸型茸率占6.8%,锯四杈茸率占68.5%,选育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81.13%,茸料比3.023;生产利用年限15年。  相似文献   

19.
鄂蚕 4号 (新华×九雪 ) 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 ,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选育 ,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蚕 0 0 2 -2 0 0 3。在武汉、襄樊、黄冈等地秋季饲养 ,主要指标超过或相当于黄鹤×朝霞。丝质净度 92 185分 ,茧丝纤度 2 4 5 9D ,解舒率70 2 2 % ,解舒丝长 810 5m  相似文献   

20.
徐箭 《现代农业》2013,(12):58-59
朝棉1号(原朝01—4)系辽宁省朝阳县棉花原种繁育场于2000年在当地种植的“中棉42号”生产示范田中选择的一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