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羊产后瘫痪又名乳热症,是一种多发性的急性产后疾病,通常多病发于母羊分娩后的几日内,十分不利于母羊的身体健康和生育繁殖,近年来,这一疾病的病发率逐渐上升.如何有效做好母羊产后瘫痪的治疗是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主要就这一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1 临床症状 研究发现,母羊产后瘫痪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即急性型产后瘫痪和慢性型产后瘫痪,前者大多出现在产后的半天到一天时间内,多病发于体型肥胖的母羊身上.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在养羊生产中,母羊产后瘫痪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严重阻碍着养羊业的发展。通常来说,母羊产后瘫痪是指羊在怀羔期间因营养不良造成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加上分娩期间母羊应激造成体内血钙水平急剧下降,致使其神经机能失调而出现瘫痪症状。若不及时对产后瘫痪母羊进行救治,可能会造成母羊死亡。一般对该病采取预防为主的救治原则,在未发病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母羊的患病几率,降低疾病造成  相似文献   

3.
母羊产后瘫痪是母羊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又称低血钙症。各个品种的羊均可患病,其中高产奶山羊多见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主要在产后3d内发生,多由母羊怀羔期营养不良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导致产子时血钙水平过低发病。母羊产后瘫痪临床上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喜卧、卧地起不来及行走困难,若贻误防治,不仅导致产后瘫痪还易影响母羊的繁殖能力等。若母羊产后瘫痪治疗不当或不及时还会引起母羊淘汰,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预防母羊产后瘫痪。本文通过对母羊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预防方案和中西医治疗措施的分析,旨在为母羊生产瘫痪的防范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母羊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羊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性疾病.以咽、舌、肠道麻痹、知觉消失及四肢瘫痪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机能障碍疾病。母羊产后突然发生咽部和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其原因主要是血糖、血钙含量的急剧降低及产后血压下降,使产后业已处于状态的大脑皮层抑制程度加深而引起。此病在牧区春、冬产  相似文献   

6.
生产瘫痪也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发病时间在产前5~20天不等,也有产后发生。产仔率多的羊,发病更急,症状更重。可造成母羊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羊生产瘫痪,治愈率达85%以上。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2月初,逊让乡塘坊村、逊布村、麻什藏村等几个村发生母羊产后瘫痪病例到逊让兽医站就治,本病是母羊产后突然发生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为  相似文献   

8.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9.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10.
辛佩英 《北方牧业》2009,(16):24-24
<正>生产瘫痪也称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瘫痪、昏迷和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笔者在临床上所见的二十几例患羊,均为高产良种母羊。发病时间在产前5~20天不等,也有产后发生。产仔率多的羊,发病更急,症状更重。可造成母  相似文献   

11.
当归四逆汤是《伤寒论》中温经通脉的著名处方,有温经散寒、养血、补血、通脉等功效,可用于血虚寒凝之证,也可用于经脉气血痹阻之证。母羊产后瘫痪在中兽医又称胎风,主要是因为母羊在分娩和哺乳过程中气血双失,因湿寒入体而引起全身麻痹。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母羊产后瘫痪。2021年接诊一例病羊,母羊4岁,第5胎分娩后发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母羊产后瘫痪,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后痊愈。从中兽医理论角度分析母羊产后瘫痪的原因,并深入分析四逆汤加味的功效,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母牛产后瘫痪也称产后癫痫、产后低血钙症和乳热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病牛主要症状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四肢瘫痪以及知觉减弱或者完全丧失。该病通常在母牛产后3天内发生,有时甚至产后突然发生,主要是第3~6胎的高产母牛易发。母牛发生产后瘫痪,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有效治疗,如果没有及时诊治,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会使其卧地不起,局部肌肉发生坏死,加大诊治难度,造成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正在母羊产下羔羊以后,长时间的过度哺乳,以及饲料营养成分不足,使母羊营养供给和消耗之间不平衡,造成营养供给的透支。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钙的过度流失而引起母羊瘫痪的现象。由于本病大多发生在母羊产后30~60天时,而且是乳汁分泌旺盛的母羊。病羊症状不像急性产后瘫痪那样明显所以又称为羊非典型产后瘫痪。本病病羊除瘫痪以外,大多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但不废绝,各种反射减弱但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做生产瘫痪,是产犊后突然出现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疾病,往往是由于摄取钙、磷过少,生产中损害肌肉神经等原因导致。该病是奶牛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通常是产奶量高、膘情状况好的青壮奶牛易发。奶牛各个胎次和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3~6胎易发,且以晚秋至初春阶段易发。大部分奶牛在产犊后15天内出现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只能够被淘汰,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冬、春季是母羊产羔的旺季,每年都有不少的养羊户被母羊生产引起的瘫痪所困扰,母羊生产瘫痪主要发生在母羊怀孕后期(产前瘫痪)或产羔后(产后瘫痪)。发病原因多由于母羊的正常运动机能、营养代谢机能发生紊乱,致使血糖和血钙降低,引起母羊反刍和食欲减退,后肢发软,行走不稳,随后倒地不起。1发病情况禄丰县勤丰镇马街村养羊户张某半舍饲饲养的努比亚杂交母羊于2016年1月17日来中心就诊,畜主  相似文献   

16.
生产瘫痪是母羊产后突然出现全身肌肉无力,循环性虚脱、知觉丧失和四脚瘫痪的特殊疾病。1发病年龄和特征常发于3~6岁(2~5胎)高产奶山羊,多发病于产后1~3天,也有发生在产后2个月左右的,但以早期泌乳期为多。2发病原因2.1西兽医理论认为:母羊分娩开始泌乳,随着大量钙的流失,使血钙降低,而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却没有加强,致使骨钙动员迟缓,肠钙吸收减少,从而导致低血钙症。2.2中兽医理论认为:乳为气血所化,由于分娩时气血耗伤,又分泌乳汁,导致气血需求量超常,正值寒湿侵体以阻经络,可导致“血不养筋,湿阻经络”,二因合一,此症乃发。3症状多以产后2…  相似文献   

17.
<正>低钙血症(Hypocalcemia)是家畜在分娩前后母畜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全身肌肉发生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收缩为特征,所以又称低血钙性痉挛、产后癫痫、产后瘫痪等。常呈急性发作,反复出现。1发病情况2016年8月18日,合作市卡加曼乡高原农牧民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1只5岁怀孕4个月的多胎母羊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19.
产后瘫痪又名生产瘫痪,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性疾病,通常是由于体内钙磷含量不足、分娩过程中肌肉神经受损等原因引起。笔者对生产中发生的一例荷斯坦高产奶牛的产后瘫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是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紊乱疾病,主要是由于摄取钙和磷不足、分娩过程中损伤肌肉神经等引起的。该病通常是膘情较好且泌乳量高的青壮奶牛易发,往往较快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只能对其采取淘汰处理,甚至可能造成死亡,且容易出现复发,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减少其造成的损失,现详细分析引起发病的原因,介绍临床症状及鉴别诊断,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