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羊魏氏梭菌病是感染魏氏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在秋冬和初春时节较为高发。羊感染魏氏梭菌病后会表现出躯体痉挛、卧地抽搐、流涎磨牙等症状,由于病程持续时间比较短,往往病羊还未来得及救治就已经死亡,对羊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养殖户需熟悉羊魏氏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及时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与预防,降低羊魏氏梭菌病发病率,促进羊养殖业获得更好地发展。鉴于此,文章主要对羊魏氏梭菌病的诊治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于感染魏氏梭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羊主要是发生毒血症,如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痢疾等。通常在气候寒冷的秋冬和初春时节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当羊感到寒冷、过于饥饿或者采食腐败的饲草而导致抵抗力降低时,则容易出现发病。病菌分泌的毒素会导致羊的消化道黏膜发炎、坏死,并造成中毒性休克,死亡率较高。现概述羊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控。  相似文献   

3.
杨三省 《中国养羊》1996,16(3):44-44
羊梭菌病是羊的一类主要传染性疾病,它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类急性传染病。由腐败梭菌引起的叫“羊快疫”,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肠毒血症”,也叫“软肾病”或“类快疫”,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叫“羊猝疽”,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以上B、C、D三型梭菌也叫产气荚膜杆菌)。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原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诱发此病。1 梭菌病的主要特点除羔痢发生于7日龄内的羔羊外,羊梭菌病主要发生于2~24月龄、膘情壮肥的年轻绵…  相似文献   

4.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于羊在感染不同梭菌后造成的一类较为类似的疾病的统称.在临床上,常见的梭菌性疾病有羊快疫、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可能造成发病羊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生产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发病羊的大量死亡,给羊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本文通过对羊的梭菌性疾病进行详细的介绍,并...  相似文献   

5.
梭菌属的细菌能够感染羊只,导致羊只患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统称为羊梭菌病,主要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以及羔羊痢疾。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羊只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还能够影响羔羊的成活率,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以上五种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介绍了梭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和基层兽医正确的防控羊梭菌病。  相似文献   

6.
羊梭菌病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症的羊的传染病,它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  相似文献   

7.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抯、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病。该类疾病主要以病羊和带菌羊、被污染的牧草、饮水、饲料为传染源,经消化道感染。当季节交替、天气寒冷多变、饲养管理不当时,造成羊抵抗力降低及免疫注射不当等,可诱发该类疾病。这类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多造成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因此,快速鉴别诊断,加强羊梭菌性疾病防控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给养羊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病的特征是剧烈腹泻,在小肠上形成溃疡,常可致羔羊大批死亡。笔者在某羊场诊断羔羊疾病时,怀疑为羔羊痢疾。作了肠毒素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确诊为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羔羊痢疾。  相似文献   

9.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羊的毒血症,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疗效不明显,对养羊业造成很大的危害.2008年3月5日,我站对223团送检的1只病羊进行解剖,病变症状明显,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引起羊的传染病,临床常见有腐梭菌引起的羊快疫,C型魏化梭菌引起猝狙、D型魏氏梭菌引起肠毒血症、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羊黑疫、B型魏氏梭菌引起羔羊痢疾,由于防制不当,羊只死亡,造成很大损失,需科学防制,减少损失。1流行病学绵、山羊都可发生,营养好、健壮的羊多发,营养不良瘦弱的羊发病较少。喂精料,尤其是喂玉米等高能量料的羊多发。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发病较多。羊快疫多发于6~18月龄羊,羊猝狙以1~2岁绵羊多发,肠毒血2~12月龄羊多发,羊黑疫2~4岁羊多发。羔羊痢疾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2~3日龄…  相似文献   

11.
羊梭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疾病,其中肠毒血症及羔羊痢疾发生较多。这些疾病都能造成急性死亡,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多个地区,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养殖业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调查发现,在养殖过程中,羊梭菌病对养羊业有着严重危害,但因其病因复杂,防治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羊梭菌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多见于绵羊.该病的传播主要经消化道,临床特征性症状为急性毒血症.按照其发病症状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羔羊黑疫和羔羊痢疾等.本文主要阐述羊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1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胖的绵羊,羔羊梭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较多。羊梭菌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秋冬和初春气候聚变、阴雨连绵之际易引发。病羊治愈率不高,可试用强心剂、肠道消炎药、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羔羊痢疾可用羔羊痢疾高免血清治疗。  相似文献   

14.
羊梭菌病是在藏羊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导致的疾病,主要表现有羔羊痢疾和肠毒血症,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引发病羊急性死亡。在我国青海省等高原地区,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该病,是我国高原养殖户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羊的毒血症,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该病多呈散发性,绵羊发生较多,山羊较少。在牧区多发于春末夏初青草萌发,所以该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主要经  相似文献   

16.
正羔羊梭菌性痢疾习惯上称为羔羊痢疾,俗名红肠子病,是新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死亡率很高。本病常可使羔羊发生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是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一种常见病,应该加强防治。1病原及流行特点(1)本病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羔羊在生后数日内,魏氏梭菌可以通过羔羊吮乳、饲养员的手和羊的粪便而进入羔羊消化道。在外界不良诱因如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特别是大风雪后羔  相似文献   

17.
B型产气荚膜梭菌为羔羊痢疾的病原。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羊的肠道,临床中主要引发腹泻症状。感染B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初生羔羊在临床中主要症状为严重的腹泻症状,初生羔羊肠道发生溃疡,并且具有十分高的病死率。本文对羔羊痢疾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世军 《兽医导刊》2014,(15):46-48
一、羊梭菌病的概念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或指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d时间)、病死率高。这些传染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表现等方面颇易混淆。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0.6~2.5)×(4~20)μm,为厌氧菌。  相似文献   

19.
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所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和羔羊痢疾。本文详细叙述了羊梭菌性疾病类型及流行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以期为今后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羊梭菌性疾病是指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主要有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狙、羊黑疫、羔羊痢疾等。羊梭菌病的病原包括腐败梭菌、魏氏梭菌、诺维氏梭菌等,它们多以芽孢形式存在于污水与土壤中,只有用强力消毒剂或相当高的温度才可消灭这些细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多发于夏秋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7日龄内的羊羔与2岁内的绵羊容易染病。1临床症状急性发病后病羊卧地抽搐,四肢划动,肌肉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