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小麦其生育特点可概括为"三短、三少、一早".三短即生育期短,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260天左右,春小麦仅95天左右,如从出苗期计算,春麦生育期只占冬麦的三三分之一;营养生长期短,冬小麦秋播气温由高到低,日照由长到短,通过春化阶段缓慢,除去越冬期,营养生长期长达70天左右.而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不足20天.  相似文献   

2.
春小麦其生育特点可慨括为“三短、三少、一早”。三短即生育期短,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260天左右,春小麦仅95天左右,如从出苗期计算,春麦生育期只占冬麦的三分之一;营养生长期短,冬小麦秋播气温由高到低,日照由长到短,通过春化阶段缓慢,除去越冬期,营养生长期长达70天左右。而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不足20天。因此,就形成了分蘖期也短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春小麦在冀东生育期短的特点,以冀张春三号小麦为试材,对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播期、播量、施肥期、施肥量及群体结构等)进行探讨。从而找出投入少,收效大的最佳栽培系列指标,实行规范化的种植,使春小麦生产达到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具有生育期短、蘖少根弱、株矮穗大、发育快、穗分化早的特点。冀北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地区,平均海拔1400m,  相似文献   

5.
用于复播玉米的麦田,选用品种优良的早熟春麦品种永良15、新春9号、宁春16号、17号和冬麦品种奎冬5号(即新冬22号)等生育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冬、春麦品种,可为复播玉米争取到一周的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6.
<正>春小麦顾名思义是早春播种,从播种到成熟仅100~120 d。具有生育期短、营养生长期短、分蘖期短、根系浅而弱、穗分化早的生长特点。春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为拔节至孕穗,第二个为开花至乳熟,前者略比后者高。对磷吸收率从出苗至乳熟一直是上升的,从拔节剧增,到乳熟达到最高值。1春小麦生育特点可概括为"三短、三少、一早"三短即生育期短,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260 d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新品种定西40号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自育品系8152-8为母本,外引材料永25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6—2007年国家区试西北春小麦旱地组试验中,2 a 21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 805.60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35号增产11.48%;在2008年国家西北春小麦旱地组生产试验中,定西40号折合平均产量3 092.40 kg/hm2,较对照定西35号增产5.80%。该品种抗旱、抗病、高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宜在西北旱作雨养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昌春6号方万发,邵新文(新疆农科院奇台春麦试验站,奇台,831700)春小麦昌春6号是新疆农科院奇台试验站1985年以高代品系82A3/021为母本,78A131/03312为父本,采用田间常规杂交后经南北交替单株选择,株系筛选...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是我国新疆地区特有一种小麦种植模式,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有其独特的种植要求,对小麦品种要求较高,在品种选择过程中应该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缩短小麦生育周期,保证小麦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结合生产实际,以新春18号春小麦为例,就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陇春4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以陇春8139/陇春8号为母本、68-73-20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旱、丰产春小麦新品种。2016 — 2017 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 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625.4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0.39%。2018 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 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2 206.3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23.09%。陇春40号属春性中早熟普通小麦,生育期 100 d,平均株高 87 cm,平均穗粒数24.5 粒,千粒重 43.79 g,容重 780 g/L。穗长方形,红粒角质。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6.4 g/kg、湿面筋352 g/kg,面团吸水率61.3 mL/100 g。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类型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王术 《世界农业》2002,(6):38-39
一、概况加拿大是世界小麦生产大国之一,生产的小麦以优质闻名于世。生产的小麦约80%用于出口。加拿大主要生产春小麦,占小麦总生产量的80%,主要分布在平原三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而以萨省的小麦生产规模最大,占全国的2/3。小麦育种工作主要由加拿大农业部下属的政府实验室完成,各大学则侧重于基础研究。加拿大种植的春麦中,约80%为硬质红小麦,其次是硬粒麦,其余为软白春麦。细分起来,加拿大小麦主要分七级,即:加拿大西部红春小麦(CWRS)、加拿大西部琥珀色硬粒小麦(CADW)、加拿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早熟、中熟、晚熟春小麦品种的根系特点及其与地上部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的根数、根长、根重峰值有较大的差异,晚熟品种克涝6号最大,次之为中熟品种克丰3号,早熟品种克涝3号最小,而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生育期根冠比均在拔节期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中、晚熟春小麦品种不仅具有较多的根系,而且还有较繁茂的地上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略论甘肃省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春小麦的生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河西地区位居甘肃省西部,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省界,南靠祁连山,北临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和沙漠的广大地区。根据全国小麦栽培生态区划,甘肃省河西地区属于西北春、冬麦区中的新、甘春、冬麦副区。在甘肃省灌区春小麦栽培技术讨论会上(1981年),又将河西地区划分为三个春小麦栽培生态区,即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溉春麦区(内含全灌亚区和补灌亚区)、河西平川灌溉春麦区和河西沙漠沿线干旱风沙  相似文献   

14.
一、春小麦生长发育规律 1、分蘖成穗规律 生育期长的品种分蘖多,生育期短的品种分蘖少.整地质量好,播种早,播种浅(2~3厘米)分蘖多.  相似文献   

15.
新春3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实现双突破,是自治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对照品种,春麦区“一主一辅”品种。本文结合新春37号品种特征特性和多年生产实践,从播前准备、适期播种、水肥管理、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新春37号667米2产700千克以上超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北疆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为我国东北春麦区中的早熟春麦区,小麦生产大部分无灌溉栽培,并且下茬作物对小麦生育期要求比较严,据此,我们选择方向定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选择干物质积累快的材料,确保其生长量快速达到或超过基本营养生长量;二是生育期不能超过82d,确保不影响下茬作物的农事操作和生长发育;三是高抗锈病、白粉病及每年6月中下旬的雷雨大风,确保不倒伏;四是耐干旱,以适应无水或节水栽培;五是落黄快,确保成熟后即能投入收割,不落粒,生育期不压后。具体选育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木 《农村科技》2004,(4):46-46
加拿大是世界小麦生产大国之一,生产的小麦以优质闻名于世。生产小麦约80%用于出口。加拿大主要生产春小麦,占小麦总生产量的80%。种植的春麦中,约80%为硬质红小麦,其次是硬粒麦,其余为软白春麦。主要分布在平原三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而以萨省的小麦  相似文献   

18.
稻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的翅型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飞虱不同生物型翅型分化受亲代长、短翅型的影响。同一生物型。当亲代为长翅型时,F1代的短翅率在不同水稻生育期不同;不同生物型在同一水稻生育期的短翅率亦不同。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当亲代为短翅型时,F1代的短翅率在各水稻生育期均甚高,即不受生育期的影响;九龙江型在黄熟期的短翅率下降;供试的三个生物型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短翅率差异均不显著;在黄熟期,九龙江型同生物型Ⅱ和孟加拉型则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武春10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兰杂7086为母本、E64-24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年平均折合亩产534.57 kg,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极显著增产8.12%。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亩产545.03 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4.15%。武春10号属春性普通小麦,中熟,生育期101 d,平均株高84 cm,主穗穗粒数41粒,千粒重48.4 g,容重800 g/L。田间表现熟性适中,穗层整齐,籽粒饱满度好,落黄好,株型紧凑,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突出,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水地春麦区及西北水地同类地区种植。笔者介绍了武春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春小麦新品种张春6号(系号为9748M)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通过冬、春麦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坝优1号/冀育3181。2009年通过河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