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2.
杉木无性苗与实生苗造林对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经连续三年的观测,无性苗造林平均成活率83.8%,比实生苗高7.43个百分点,平均树高3.98m,比实生苗高13.71%;平均地径8.18cm,比实生苗高14.73%。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不同坡向的两种苗木生长的高低顺序是南坡>东坡>北坡>西坡。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从开化、龙泉等地引进14个优良无性系苗木至武义县陶村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引种2年各无性系生长量逐年增加,至第3年起,其生长量趋于稳定,以后生长快慢随立地条件而异:(2)引种的各无性系间其生长量差异较大,通过综合分析,以龙15和3号无性系最适合本地生长。 相似文献
4.
杉木无性系区域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广浙江省开化县林场选育成功的杉木优良无性系,把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于1991年春季引进14个无性系和两个优良杂交组合的无性苗,与官庄二代(CK_1)、洋口1.5代(CK_2)等对照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经5年(含苗龄,下同)来观察分析,以引种的立1—165号无性系生长最好,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CK_1增长23.9%、8.1%、36.4%,比CK_2增长23.9%、14.3%、52.8%。其次生长较好的有:立1—3、立1—8。这3个无性系与CK_1比,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而且抗逆性强,适应性好,没有出现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可以首先在本地区初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利用福建省浦城县当地杉木种源的实生苗造林,研究不同造林时期、苗木规格和根系处理对造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月下旬,选择地径0.45~0.55 cm、高35~50 cm的Ⅰ级苗,用ABT生根粉溶液拌黄心土浆根造林,较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7.
张全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
本文围绕如何实现我国杉木造林良种化的问题,阐述了杉木天性系造林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杉木无性系选育与造林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果及有关技术要点,指出在我国推广杉木无性系造林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以及在实践中尚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对促进我国推广杉木无性系造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福建杉木优良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期末从杉木中心产区福建省引进优良无性系。3年测定表明,供试无性系树高,新梢,胸径,冠幅,分枝盘数及保存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遗传变异。生长显著超过优良种源对照的有1个无性系5号。同时发现经1代改良的最优家系子代在供试群体中表现最佳,树高比对照增加53.3%,经综合评定初选出5号,13号,16号,24号,26号等5个无性系,树高比优良种源对照增加12.6%-40.4%,这些无性系和改良代优良家 相似文献
9.
刺槐(Robinnia pseudoacacia L.)系豆科蝶形花亚科刺槐属植物,又名洋槐,原产北美,18世纪末从欧洲引入我国,是速生的薪炭林树种。刺槐大多采用种子育苗,但利用无性繁殖法培育的苗木,变异小,能够把母株许多优良特性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为了提高林地生产力,我们进行了8个品种的刺槐无性系苗造林对比试验。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朱丈子乡朱丈子村姚家沟岭,海拔330~368 m,年均气温8.9 ℃,年均降水量711.2 mm,无霜期 154 d。基岩为片麻岩,土层厚度 30 cm,森林褐土,阳坡… 相似文献
10.
杉木无性系造林对比试验及重复力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浙江省12个杉木无性系扦插苗在Ⅱ、Ⅲ类立地的不同坡位上与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初级种子园实生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 a生时12个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冠幅、单株平均材积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枝下高因造林密度原因差异不显著;不同坡位造林对无性系的影响,除冠幅显著外,其它各生长性状均极显著;与实生苗对比,适宜本地发展的杉木无性系首选57号、28号,其次为38号、A1、110号,可作为建立采穗圃的优良种源.无性系各生长性状重复力测算结果表明,20 a生时各无性系与原株之间的遗传特性保持极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楠竹(Ph.heterocycla var.pubescens),又名毛竹、猫头竹、孟宗竹,属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高可达20 m以上,径可达18cm,是我国经济价值最高、面积最大的竹种.传统上,移栽母竹具有成活率高、成林快的优点,是楠竹造林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方法.但在非楠竹产区,因母竹种源缺乏、运输困难、成本高等因素而难以大面积应用.采用种子培育实生苗造林,因其具有起苗及运输容易、造林简便、适应性强、易于驯化、成本低等优点而在各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楠竹实生苗新法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楠竹实生苗采用常规均匀栽植与新法群状栽植,常规分株栽植与新法自然丛栽植造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自然丛栽植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成活率、发笋率的关键;群状栽植能有效提高发笋株数。因此, 自然丛群状栽植是提高楠竹实生苗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杉木无性系繁殖、育苗和造林的各技术环节,为杉木无性系的大面积造林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4年生187个无性系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差异是显著的。用种子园子代林优株转化的无性系生长较好,优良无性系入选率较高,优良种源次之,而用普通种源来的材料入选充很低。通过比较,初步筛选出20个优良无性系,其棱积比对照大15%以上,这些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杂交鹅掌楸,是以中国鹅掌楸为母本,美国鹅掌楸为父本获得的人工杂种,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耐涝,较耐旱,能耐-15℃低温.杉木二代更新造林事关速生丰产资源培育.1997年青阳县对二者进行造林对比栽培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91年春由中国林科院引进29个杨树新杂交F1无性系,经2年苗期对比试验,选出鲁克斯杨×-4,鲁克斯杨×-3等15个比较适宜本地生长的无性系,又以锦县小钻杨和沙兰杨为对照,于1993年春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鲁克期杨×-4是表现最好的无性系,平均高生长达351.7cm,平均胸径达2.33cm,与对照呈极显差异。鲁克期杨×-3,鲁克斯杨×天然杂种是表现较好;鲁克斯杨×青杨13、鲁克斯杨×青 相似文献
19.
20.
将收集到的23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谷城县、夷陵区、监利县进行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在谷城选出的长江杨、中嘉7号杨、375杨、鲁山杨4个优良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及短轮伐期定向培育栽培;(2)在夷陵试验区选出的鲁山杨、M81—18杨、351杨、375杨、中汉17杨5个无性系,适合超短轮伐期、中短轮伐期和短轮伐期栽培;(3)在监利县选出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嘉8号、中汉578杨5个适合超短轮伐期栽培的无性系;中汉17、鲁山杨、375杨、M81-3、长江杨5个无性系适合中短轮伐期栽培;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适合短轮伐期栽培;(4)3个试验区相比,无论是平均单株材积还是林分蓄积量,都是监利县最大,谷城次之,夷陵再次之。试验为湖北省杨树在不同区域、不同立地实现定向培育科学栽培提供了良种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