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有效防控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的发生危害,于2017—2018年在湖南省11个县(市)定点系统调查稻秆潜蝇的寄主、田间发育进度、发生世代数及产卵选择性,并进行3种常用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稻秆潜蝇的夏寄主有水稻、游草和稗,越冬寄主有看麦娘和冬小麦。在湖南省1年发生5代,即早稻上发生完整的第1代,中稻上完成第2、3代,晚稻上完成第4代,在看麦娘上完成第5代(越冬代)。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总着卵量差异显著,其中在丰两优6348品种上最多,为120.5粒,同一生育期内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着卵量之间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稻秆潜蝇着卵量之间有差异;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初孵幼虫平均钻蛀成功率之间差异显著,除破口初期,同一生育期内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秆潜蝇初孵幼虫钻蛀成功率之间差异显著。所有供试药剂的中稻晒田前施药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晒田后的防治效果;在晒田前施药中, 0.1%呋虫胺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在黄土店镇和朱亭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6%和93.6%,显著优于70%吡虫啉和40%毒死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28%异噻菌胺·肟菌酯悬浮种衣剂与24%氟唑菌苯胺悬浮种衣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拌种,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前1 d,经2种药剂拌种后,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为97.55%,水稻分蘖末期防治效果仍达93.91%,持效性长;对恶苗病的防治效果为100%;2种药剂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3.
用37.25%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不同剂量处理水稻发芽种子后,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在79.31%~97.81%,防治效果优于40%三氯异氰尿酸。  相似文献   

4.
5种种衣剂防治小麦主要土传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种种衣剂对小麦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30g/L吡虫啉·苯醚·咯悬浮种衣剂综合防治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73.51%~95.05%,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为73.01%~87.41%,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5.51%~92. 09%。按药效其次依次是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多·福悬浮种衣剂。随着小麦的生长,各处理的防效逐渐降低,但直到枯白穗期还有一定防治效果。同时230g/L吡虫啉·苯醚·咯悬浮种衣剂对小麦增产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1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及用药量。采用拌种法测定1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全蚀病的田间防效。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237.5、313.5g a. i./100kg时,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80%和88.21%,与对照药剂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90g a. i./100kg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对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拔节期60.42%和66.67%,抽穗期69.79%和72.71%,乳熟期77.81%和76.60%,与对照药剂30/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差异不显著。19%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麦蚜和全蚀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237.5~313.5g a. i./100kg。  相似文献   

6.
闽东山区稻秆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Matsumura)又称稻秆蝇,稻钻心蝇,双尾虫,属双翅目,黄潜蝇科,是我县山区单季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呈上升趋势,每年发生面积6660hm2,占水稻播种面积58.8%,每年造成粮食损失2000t以上。为了摸清闽东山区稻秆潜蝇发生规律,控制稻秆潜蝇的发生为害,确保水稻增产。笔者于2002~2006年对稻秆潜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1发生规律1.1年生活史稻秆潜蝇在南屏县1年发生3代,其中水稻上发生2代,以幼虫在田边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至4月上旬化蛹,第1代成虫于4月下旬、5月初陆续迁入单季稻秧田产卵,4…  相似文献   

7.
引入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进行大豆苗期害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80、1:100处理,对大豆根潜蝇防治效果均迭100%,显著地高于常用的种衣剂;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1:80、1:100处理,对孢囊线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从田间虫量调查看,该药剂对白边地老虎幼虫的防治效果不好,但表现出田间保苗率增加,对大豆的生育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用30%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大豆苗期病虫害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和种子比1∶50、1∶70、1∶90处理大豆后,对大豆根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100%和96.15%;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9.76%、40%和54.55%;对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高于35%多克福悬浮种衣剂。30%毒死蜱·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3个处理大豆苗期根瘤数分别较对照增加31.58%、27.63%和51.32%;株高、根长和植株干重较对照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稻秆潜蝇是浙南山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通过推广薄膜育秧、绿肥田除草、选用抗性品种、实行健身栽培、生态控制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可达到经济有效的防治效果.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可减少用药1~2次,稻秆潜蝇穗被害率减轻41.03%,病虫害损失控制在3.6%以内,稻谷增产9.2%,稻田害虫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分别增加38.1%和26.3%,获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试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0年~2013年连续开展了小麦药剂拌种试验.试验表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有利提高小麦出苗率,有效预防小麦病虫为害,促进麦苗生长和分蘖,提高麦苗植株素质,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种评价种衣剂对温室二点委夜蛾防效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温室二点委夜蛾幼虫虫龄、玉米苗龄、地表覆盖物、防逃措施等因子对该虫为害率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评价种衣剂对二点委夜蛾防治效果的方法,并选择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分别包衣进行验证。试验设置3龄二点委夜蛾取食玉米2叶期幼苗,结合植株茎基部覆盖接虫介质,并用PVC管围棵防逃的取食环境,空白对照的植株被害率可达91.67%;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在药种比1∶167时防效达83.17%,优于对照药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了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在土壤和小麦植株组织内的剂量动态及对拔节期、灌浆期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囊化剂型可以显著延缓吡虫啉在小麦根际土壤中的降解。种子包衣处理相同有效成分用量4 g/kg,小麦播种后175 d,微囊悬浮种衣剂处理区小麦根际土壤与小麦组织内的吡虫啉含量分别为0.80 mg/kg和0.099 mg/kg,均分别显著高于吡虫啉常规剂型处理区(0.21 mg/kg、0.035 mg/kg)。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2、4 g/kg种子处理,对小麦拔节期蚜虫(药后175 d)的防效分别为92.46%、95.32%,对小麦灌浆期蚜虫(药后205 d)的防效分别为84.00%、85.07%;相同有效成分用量下,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处理区对小麦拔节期蚜虫的防效分别为78.01%、85.01%,对小麦灌浆期蚜虫防效分别为60.10%、65.47%;相同用量下比常规种衣剂对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蚜虫防效分别提高10%和20%。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杂交水稻组合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我县水稻稻秆蝇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为害逐年加重。第1代幼虫对秧苗为害率一般为30%~50% ,高的可达90%以上 ,第2代幼虫伤穗率一般为15%左右 ,高的可达50%以上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为害 ,近年来我们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发生规律稻秆蝇(ChloropsoryzaeMatsumura) ,属双翅目 ,秆蝇科 ,别名稻秆潜蝇 ,是一种为害禾本科植物的钻蛀性害虫。1.1生活史稻秆蝇在…  相似文献   

14.
桐梓县稻秆潜蝇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在桐梓县 1996年以前是零星发生的一种次要害虫。近年来 ,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60 0~12 0 0m海拔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全县每年发生 2 667hm2 左右 ,一般为害损失 10 %左右 ,为害重的达 4 0 %以上 ,已上升为桐梓县中、高海拔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切实掌握稻秆潜蝇在桐梓县的发生和为害规律 ,有效的开展稻秆潜蝇防治工作 ,桐梓县植保植检站进行了系统的监控和调查 ,基本掌握了该虫发生、发展为害的规律 ,现将监控、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1 生活习性稻秆潜蝇属双翅目、秆蝇科 ,又名稻秆蝇 ,是一种为害禾本科植物的钻蛀性害…  相似文献   

15.
10%大功臣对稻秆潜蝇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Chloropsoryzae)为资源县的水稻前期主要害虫,每年的发生程度均较重,近年来全县的发生面积0.33~0.53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80%,被害株率为60%~80%,受害后无效分蘖明显增多,生育期推迟5~7d,受害株比正常植株矮1/3,部分分蘖心叶扭曲而枯萎,成为我区稻秆附表 稻秆潜蝇农药防治试验结果1997-07-06  处理重复总株数被害株被害率(%)防效(%)10%大功臣WP10g/666.7m2喷雾7656.583.56845.886.67345.486.0平均5.985.43%呋喃丹G1.5kg/666.7m2毒土7068.678.27368.281.06457.580.6平均8.179.910%在功臣WP10g/666.7m2毒土6689.176.…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了吡虫啉70%可湿性粉剂和吡虫啉60%悬浮种衣剂的两种不同含量、不同剂型药剂对北方玉米田玉米蚜虫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浓度的药剂对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吡虫啉70%可湿性粉剂在不同施用剂量(500、600、700g/100kg种子处理)下,防治玉米蚜虫的平均效果分别为57.87%、77.22%和79.68%;吡虫啉60%悬浮种衣剂(700g/100g种子处理)两年的平均防治效果为75.24%。此试验更值得一提的是防治方法——利用化学农药的内吸作用和种子处理的方法相结合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可取代以往田间常规喷雾的防治方法,可避免伤害玉米田中的天敌,保护了田间的生态平衡,同时可兼防玉米田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究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3种不同剂量及其他2种药剂种子处理对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戊唑246g/L悬浮种衣剂350g/100kg种子处理对蓟马的整体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2017—2018年,在山东齐河、河南临颍两地开展以复合型种衣剂拌种防控小麦病虫害的示范。结果表明,示范所用复合型种衣剂(23%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1.9%戊唑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7%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悬浮种衣剂、30%嘧菌酯·咪鲜胺铜盐·噻虫嗪悬浮种衣剂以及10%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7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混用)处理小麦种子后,均对出苗安全;对地下害虫、蚜虫及纹枯病均表现出较高防效,特别是对蚜虫,防效达80%以上;各拌种处理的单产较不拌种对照增加5.3%~14.5%。  相似文献   

19.
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水稻蓟马的防治结果表明:用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稻种后,在秧苗期不用防治蓟马,并且出苗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防治蛴螬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达到较好防效并兼顾花生生产质量安全的效果,笔者于2018年在田间进行了60%高巧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60mL 60%吡虫啉(高巧)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效果为86.8%,保果效果77.6%,安全性较好,可以进行田间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