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中小鸭阶段,临床表现特征为精神沉郁,软脚,拉黄、绿色粪便,有时带有血色,个别有神经症状。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5%~75%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其春冬季节较多发。2006年3月,建瓯市小松镇黄某的鸭场的小鸭突然发病,现就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黄某共饲养大鸭1000羽,小鸭1300羽。2006年3月19日接到该户求诊,经仔细询问获悉,该户饲养的小鸭,多为2~7周龄。于2006年3月13日开始发病至3月18日已死亡210羽,即来市站求诊,根据场址及卫生状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2003年2月16日,樟树市洋湖乡某养鸭户饲养的1200羽26日龄樱桃谷肉用鸭发生病毒性肝炎,上午死亡27羽,中午应邀前去诊治,用药后死亡6羽,共死亡33羽,死亡率为2.8%。该病一般发生在3周龄以内,3周龄以上较少发病,故此病例较为特殊。该群鸭症状比较典型,经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本次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月11日,此群鸭曾发生过沙门氏菌病,投服氯霉素原粉3d后基本治愈。除有少量白色或暗红色稀粪外,鸭群无异常。2月16日早上又出现死鸭,3h内死亡21羽,鸭群中有较多鸭(约占30%)出现精神沉郁,离群,不能或不愿走动,眼半闭、打瞌睡,有的出…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诊治雏鸭葡萄球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县长镇刘某饲养雏鸭700羽,于2001年8月1日开始发病,3日病情加重,死亡125羽 , 急来我站求诊.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解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鸭葡萄球菌病.经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除24羽重症雏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月,某鸭场一批樱桃谷肉鸭发生疫病,一栏520羽鸭,在一周内死亡360多羽,病鸭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等变化,经分离培养,确诊为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发病鸭群约18日龄,病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拉绿色稀粪、头颈震颤、昏睡,有轻度罗音.开始死亡较急,后逐渐趋缓,一周内,520羽鸭子死亡360多羽,死亡率高达69.2%.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2月中旬 ,福建省龙海市某养殖户的鸭群发生一种以眼、鼻流出多量浆液性分泌物 ,眼眶湿润并形成“眼圈” ;头颈震颤、脚软 ,运动失调 ,排黄白绿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鸭里默氏杆菌病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户 2 0 0 3年 2月 1日从外地购进刚出壳 (1日龄 )樱桃谷鸭 80 0羽。 3月 15日脱温混养在一个池塘内 ,白天自由采食放在塘边空地的饲料 ,晚上赶进塘边临时搭的塑膜舍休息。 15日龄鸭群成活 772羽 ,成活率 96 5 %。放到池塘内饲养后的第3天 (18日龄 ) ,有少数鸭突然…  相似文献   

6.
1997年1月中旬至下旬,我市君山区广兴洲镇3个村的鸭群相继发生急性传染病.至21日,有7群共2000多羽鸭发病,死亡1000多羽.该病发生、死亡快,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经临床诊断、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瘟病.1临床症状病鸭体温升高,个别达43.5℃;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双翅下垂,行动缓慢,严重者卧地不起;病鸭下痢,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多数病鸭流泪,结膜发生炎症;鼻腔流出稀薄分泌物,口中流涎;部分病鸭头颈部显著浮肿.2剖检情况病死鸭食道粘膜表面覆盖着灰黄色或黄绿色假膜,假膜下有出血和溃疡;腺胃粘膜出血,肌胃用…  相似文献   

7.
1995年夏天,笔者对1批雏番鸭被阵雨淋后暴发鸭疫日氏杆菌疫病进行诊治,现将材料整理如下:1发病情况1995年7月12日下午,某场1批1200羽3周龄的番鸭苗已装笼上车即将发往外地,突然遭受雷雨淋湿,被淋湿的番鸭苗身上直冒热气。因此,暂不发出,把番鸭苗全部放回育雏室。结果当晚发病死亡13羽。以后病情逐渐严重,死亡增多,最多的1天死亡达100多羽。发病初期疑诊为鸭感冒、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曾用青霉素、安乃近、链霉素、庆大霉素、氰霉素等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相继在本地区流行2个月,计发病5000多羽,死亡1070羽。2临论症…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我县某鸭场发生一种以咳嗽、腹泻、心包炎、肝周炎及内脏浆膜纤维素性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2%,死亡率7.6%,经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饲养1800羽43日龄的杂交肉鸭,鸭舍建于永定河岸,因5月7日永定河暴发洪水,运动场被水淹4h。第2天鸭群开始发病,患病鸭约260羽,死亡22羽;第3天死亡32羽,用5%诺氟沙星饮水;第4天发病鸭增至550羽,死亡46羽。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拉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咳嗽…  相似文献   

9.
2022年3月,沙县郑湖乡某养殖户饲养的1 500羽20日龄雏鸭发病,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怕冷扎堆、缩颈嗜睡、排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通过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防控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肿头,流泪,两脚发软,拉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见肝有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坏死点和出血点,食道有假膜性坏死炎症,泄殖腔充血、水肿和坏死,该病在我市主要发生在鸭,鹅很少发生。2003年4月,张某养鹅场所饲养的250多羽70日龄左右的鹅陆续发病,5天内发病50多羽,死亡40多羽,于4月下旬送我站诊治,通过剖检、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瘟继发大肠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鹅场在送检前半个月进行了小鹅瘟疫苗(5羽份/羽)免疫,免疫后第10天下午有10羽鹅表现精神差,食欲下降、软脚,傍晚就死亡8羽,…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上海市郊区某鸭场有多年的养鸭历史,年饲养肉鸭6万羽左右。自开始养鸭以来,一直在同一水面上饲养,养鸭环境卫生不佳,病鸭与健康鸭隔离不严,以致鸭群经常发病。1999年12月,饲养的5000多羽肉鸭陆续死亡。畜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2症状病鸭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站立困难,不愿走动,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上睑水肿,有些病鸭出现单侧或双侧失眠。部分病鸭头颈肿胀,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3剖检变化剖解病鸭4羽。单侧眼失眠(2/4),…  相似文献   

12.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长乐市某蛋鸭场饲养4000多羽蛋鸭,150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羽,诊断为鸭瘟,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长乐市某蛋鸭场饲养4000多羽150日龄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在本地鸭场不断发生鸭链球菌病。1998年5月,玉州区仁厚乡某养鸭户的鸭群患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检查诊断为鸭链球菌病,经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现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户已多年在自家鱼塘养鸭,为了扩大生产,1998年4月2日购进当日孵出的樱桃谷鸭苗500羽,按惯例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瘟疫苗,10日龄后喂自配的粉料,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作保健剂。5月15日(43日龄)发现有几只鸭停食,次日死亡3羽,疑为“霍乱”,随即全群注射“新方灭败灵”,第3天又死亡8羽,复用青霉素G…  相似文献   

14.
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经常引起雏鸭死亡,蛋鸭产蛋率下降,部分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发生于某蛋鸭场的1例大肠杆菌病病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2000年12月,某蛋鸭场有1 000多羽母鸭,于产蛋高峰期发病,产蛋率下降30%,每天死亡3~4羽,最高达10多羽,大多数病鸭在发病后2~5d死亡。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鸭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嗜睡,眼、鼻有分泌物,排出绿色或黄绿色稀粪,外观腹部膨胀、下坠。剖检见卵黄破裂,子宫肿大积水,腹腔内积有卵黄,呈腹膜炎,卵巢出血、…  相似文献   

15.
鸭霍乱又称鸭出血性败血症、鸭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常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但也有慢性型或良性经过的病例。2002年11月分宜县苑坑乡龙源村张某饲养的9月龄300羽麻鸭,部分发病,经诊断为鸭霍乱,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7月初,该鸭场存栏的9月龄300羽麻鸭开始发病,部分鸭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随后陆续出现死亡,发病后3天内共有110羽鸭发病,死亡46羽,病死率为41.8%。有的个别病鸭转为慢性。2临床症状病鸭群表现产蛋率下降、体温升高,食欲减少,频频饮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养鸭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鸭病已成为阻碍养鸭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鸭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所处的桃源镇是江苏省樱桃谷种鸭饲养最多的养殖大镇,在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众诚鸭业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带动下,发展成为年孵化苗鸭1亿多羽,饲养种鸭60多万羽,饲养专业户60多户的规模养鸭产业,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我监狱所属养鸭场所饲养的2000只6日龄雏鸭部分发病,3d后逐渐增多,多在发病后3d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里默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 金港镇双山渡口村村民候相才,于2003年9月、10月引进两批苗番鸭,分圈饲养。第一批300羽,年前出售后存33羽;第二批400羽,主诉曾在2003年10月30日左右番鸭发过病,死亡80羽,经过治疗后病情被及时控制,剩下的320羽到D防疫时,番鸭重约3~3.5kg,到了上市的日龄。为防止D疫情传人我市,2004年元月26日,按照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要求,兽医防疫部门对该养殖户的第二批番  相似文献   

19.
鸭窦炎又名鸭慢性呼吸道病,其临床特性是出现眶下窦炎,发病率很高,而死亡率较低,可自愈,但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其病原尚未最后确定,大多认为是鸭霉形体所致。1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1996年7月2日,某鸭场的6000羽3周龄肉鸭中有6%出现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且一侧或两侧眼下窦肿胀,成隆起的鼓包,触摸柔软,有波动感,病鸭时有甩头症状。7月12日发病率已达16%,无死亡。个别病鸭鼓包处有粘液性渗出物,且少数一侧眼睛失明。2剖检变化捕杀5羽病鸭,眼下窦肿胀部位均充满浆液性渗出物,并有大块淡黄色干酪祥物。气囊混浊、水肿。眼和鼻腔…  相似文献   

20.
1雏鸭群免疫(1)雏鸭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