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64种,隶属25科40属;依其生态类群和群落特征划分为4个生活型26个主要的植物群丛.同时,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问题及其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温带地区重要的河口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具生态保护价值的关键区域之一。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退化趋势,识别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关键生态问题,明确各种湿地类型的重要修复目标,提出针对不同类型退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通过生物组分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综合生境修复等技术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物多样性。最后,针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出建议,为区域自然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域,区内拥有河海交汇、湿地生态、石油工业和滨海滩涂景观等黄河三角洲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崔广州  张绪良  张朝晖  徐宗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99-12600,1268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典型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景观破碎化、植被退化、污染、物种减少、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等变化,影响了黄河三角洲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环境,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加强对湿地的综合保护治理,减缓湿地退化,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利用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玉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45-1746,1787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阐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全面调查了湿地中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的湿地类型和众多的生物资源构成了中国最美的六大沼泽湿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湿地以其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广阔,生物资源丰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维持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网络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特点,确定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三大系统,选取20项对湿地环境有影响的指标,运用熵值法,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权重,获得各个系统的最终评分,结合评价标准,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潘莹  许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42-1644
在参照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生态类群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64种,隶属25科40属,含3种以上的9个较大科构成了区系的主体,共24属44种,占总属数的60%和总种数的68.75%,其中以挺水植物为主要生态类群,共有32种,占总种数的50%;区系中单种属多,属的分化程度较高;从分布区类型来看,世界分布属最多,温带分布属次之,热带分布属亦较多,区系总体表现出明显的温带特征,并具有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黄河两岸植被的差异性,更好的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植被资源,在黄河两岸分别选取较为典型的地区,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黄河北岸的物种多样性略高于南岸.根据重要值、生态位宽度以及生态位重叠几个指标的计算,可以看出芦苇在两岸的群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两岸调查区域内的群落主要构建种.黄河北岸的植被主要以盐生植被为主,由于在黄河南岸实施恢复工程,南岸的植被中则出现了香蒲等物种,代表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物质量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对于推动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实践、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滨海湿地物质量补偿的理论体系,包括物质量补偿的定义、补偿原则及特点、主要补偿方式,以及补偿主体和客体等;并阐明了物质量补偿与生态修复之间的区别,对补偿参考系和补偿率等概念做了详细阐述。构建适用于我国产权机制的物质量补偿运行模式,将受损滨海湿地列入主要补偿客体,并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提出对策建议:实行物质量补偿与价值量补偿相结合的多层次补偿模式;构建补偿率核算方法,开展物质量补偿评估试点;加强市场化交易模式,建立多元化补偿运行方式;完善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立法和管理工作,保障政策有效性;增加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投入资金,加强滨海湿地科普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刍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阐述了三江平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江平原温地变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湿地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气候恶化;水土污染等;指出三江平原湿地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区域气候的变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口的压力等。提出了该区域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建立三江平原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加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理好工业、农业、城市化与湿地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淇河湿地保护及其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57-12659
以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湿地为例,介绍了湿地在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流湿地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相关时策,即以保护为主、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等。  相似文献   

14.
王进琼  邓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4-20245,20255
在正确识别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重点,尽快实施湿地分区对于巨大的碳储存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乃至对全球环境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湿地生态功能区划是进行湿地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途经。根据银川市现有湿地资源不同区域明显的自然特征,尤其是与湿地形成有关的水文和地质地貌特点、湿地功能差异性、保护和合理利用途径的相似性、行政区域和流域的连续性及实际的可操作性,对银川湿地生态功能区划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湿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湿地效益评估方法入手,运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等7种方法,较全面地评估了大庆市的扎龙、龙凤、小黑山等6个典型湿地资源的用途效益、生态功能效益和属性效益,并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了大庆市典型湿地资源的效益为10 142 297 921.9元。从评估结果表明,大庆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大庆市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大庆市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沧州东部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是候鸟南北迁 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也是东北亚内陆和太平洋西岸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越冬 地和繁殖地。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然降水锐减,温度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干旱情况加重,沧 州地区东部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就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受到的影响状况 以及相关的积极保护行动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并从生态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远景规划等 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主要调查了常熟市沿江湿地的植物、动物资源,分析了湿地植被特征分布。研究发现,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湿地面积减少、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3个方面的问题。结合常熟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常熟市沿江湿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开展实施湿地保护和恢复示范工程,加强湿地动态监测,发展湿地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9.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湿地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目前所处困境,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生态过程和湿地可获得的价值。环境影响的识别应包括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境功能等八个方面,影响因子的识别应考虑对湿地水质、湿地生境和湿地水文功能有影响的三类因子。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对于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