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将两种中性盐(NaCl和Na2SO4)与两种碱性盐(NaHCO3和Na2CO3)均按摩尔比9∶1混合,在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盐碱胁迫条件。比较了盐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幼苗中Na+、K+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碱胁迫对小冰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盐胁迫,而碱胁迫对萌发的抑制可能是致死的。碱胁迫对早期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大于盐胁迫,尤其对幼根的抑制作用。碱胁迫明显破坏根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根活力急剧下降。盐碱胁迫均造成芽和幼根Na+含量上升而K+含量下降,Na+/K+也随之升高。但若两种胁迫相比,碱胁迫下Na+含量及Na+/K+比值上升幅度和K+含量下降幅度均大于盐胁迫。小冰麦的Na+、K+含量变化特点表明,碱胁迫造成的高pH干扰了根系选择性吸收K+、Na+的能力,而造成了植物体内Na+、K+不均衡,这可能是碱胁迫对小冰麦的伤害作用大于盐胁迫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混合盐碱胁迫对旱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时丽冉  崔兴国  刘志华  赵凤梧  李慧敏 《种子》2006,25(2):25-27,31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以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处理旱稻种子,模拟中性盐、碱性盐和混合盐碱对种子萌发及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低浓度NaCl促进种子萌发外,其它处理均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脯氨酸含量上升,α-淀粉酶活性降低,危害程度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剧。3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为Na2CO3〉混合盐碱〉NaCl。  相似文献   

3.
温度与盐、碱胁迫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3种变温处理(10~20℃,15~25℃与25~35℃),并分别混合两种中性盐(NaCl∶Na2SO4=4∶1)与碱性盐(NaHCO3∶Na2CO3=4∶1)模拟盐、碱胁迫条件,探讨盐碱胁迫与温度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与发芽速率均不断下降,且在碱胁迫下下降幅度更大。盐胁迫下,15~25℃与25~35℃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并且在25~35℃下发芽速率更高,而碱胁迫下,15~25℃更有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另外,无论是在盐胁迫还是碱胁迫下,10~20℃低温均对种子抑制效应最强。上述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及与温度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明显不同,由于碱胁迫具有高pH值对种子的伤害更大,小麦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在低温下会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4.
混合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四种盐模拟盐碱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表明,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环境pH值的直接影响不大,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以及碱性盐离子CO32-和HCO3-比例的升高,种子吸水能力减弱,生长量减少,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克旱16种子萌发忍耐盐碱胁迫的能力强于喜肥水的品种龙麦26.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桔梗种子萌发在混合盐碱胁迫下所受的影响,并寻求提高桔梗种子在盐碱胁迫条件下萌发力的方法,以桔梗种子为研究材料,将两种中性盐(NaCl, Na2SO4)和两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交叉模拟出20种不同的混合盐碱组合,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不同浓度亚精胺在筛选出的抑制最显著的混合盐碱浓度组合C(1∶9∶9∶1)胁迫下对桔梗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对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相对盐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盐碱浓度是抑制桔梗种子发芽的主导因素。施用外源性物质亚精胺后,低浓度亚精胺可促进桔梗种子在盐碱胁迫下的萌发,高浓度反而抑制,本研究中最适桔梗种子萌发的亚精胺浓度为0.5 mmol/L。本研究可为桔梗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的盐碱地选择及提高桔梗种子耐盐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芬芬  罗雨晴 《种子》2012,31(2):85-87
为探明混合盐碱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纸上萌发法,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 SO、NaHCO3和Na2 CO3混合液对水稻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盐碱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盐浓度的升高和pH值增大呈下降趋势.低盐或低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影响较小,高盐或高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受到严重影响,水稻种子萌发主要受到盐浓度的影响,当盐浓度达200 mmol/L时,各盐组合水稻种子均不萌发.  相似文献   

7.
盐碱胁迫对芸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芸豆根际微生态环境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以HYD和JW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将2种碱性盐Na2CO3、Na HCO3按摩尔比1∶9混合,按混合后占土壤质量分数0(S0),0. 4%(S1),0. 8%(S2),1. 2%(S3)设计4个浓度梯度,研究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对芸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HYD在株高、根长和地上、下生物量等优于JW。在盐碱胁迫处理下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细菌数量高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两芸豆品种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在S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著。在相同处理下,HYD的株高、根长和地上、地下生物量等生长特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均显著高于JW。相关分析表明,脲酶活性与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真菌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在盐碱胁迫条件下,p H值上升,微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导致酶活性改变,间接改变根际土壤微环境。一定量的盐碱胁迫有利于提高芸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促进芸豆生长。  相似文献   

8.
复杂盐碱条件对向日葵胁迫作用主导因素的实验确定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将中性盐NaCl和Na2SO4、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 模拟出30种盐度、碱度各不相同的复杂盐碱条件, 并对向日葵苗进行盐碱混合胁迫处理. 测定其日相对生长率(RGR)等7项胁变指标, 并分析各种致胁变因素与诸项胁变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用盐度、缓冲量、 pH和[Cl-]即可代表所有胁迫作用因素. 用此四因素与诸  相似文献   

9.
以甜菜品种KWS0143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4个土壤Na2CO3浓度处理(0,4,8和12酬kg,分别以CK,A,B和C表示),分析Na2CO3胁迫对甜菜幼苗生长、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土壤电导率显著升高,土壤pH显著增大;与对照相比Na2CO3胁迫甜菜幼苗的出苗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7%,13.9%,25.2%,根系的长度、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A处理甜菜幼苗根系的长度、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而B和C处理甜菜幼苗根系的长度、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根系活力显著受到抑制(P<0.05),说明低浓度的盐碱促进了甜菜幼苗的生长,提高了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崔玮  张芬琴  李玉兰  李彩霞 《种子》2006,25(4):66-69
对黄瓜种子在Na+浓度依次为0、25、50、75、100、150mmol/L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Cl+Na2CO3)溶液中的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观测盐溶液对常用发芽指标及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盐溶液处理下,Na+浓度高于50mmol/L时,黄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随N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Na+浓度高于25 mmol/L时,活力指数随Na+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1);黄瓜种子在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下萌发的适宜值、临界值和极限值(Na+浓度)分别为73.57、126.59、179.61 mmol/L和51.94、86.07、120.20mmol/L;经测定,随盐溶液中Na+浓度的增高,呼吸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总量、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则呈上升趋势,相比之下,碱性盐处理下的上升和下降幅度均大于中性盐处理.经分析,中性盐和碱性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蛋白质的分解影响较小,而对新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碱性盐胁迫效应大于中性盐.中性盐对黄瓜种子胁迫由Na+造成,碱性盐对黄瓜种子胁迫除主要由Na+作用外又增加了高pH的作用,即盐碱胁迫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3种盐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讨土壤盐分含量与小麦生长的关系,选用永良4号,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盐分离子种类NaCl,Na2SO4,NaCl Na2SO4,7个盐分水平(0.1%,0.2%,0.3%,0.4%,0.5%,0.6%,0.7%)条件下小麦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出苗率、株高均有所下降。NaCl对小麦的胁迫作用最大,NaCl Na2SO4次之,Na2SO4最小。低浓度盐胁迫对小麦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分对根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但作用均比较小,并且与地上部分相反。试验结果将对盐渍化耕地小麦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小麦品种芽期耐盐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在芽期的耐盐性,本研究以6 种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NaCl (盐浓度分别为0%(CK)、1%、1.5%、2.0%)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并分析小麦芽期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小麦的发芽率、芽长、根长、芽鲜重都随之降低。其中,在高盐(1.5% NaCl)处理下,‘宁春4 号’、‘Drasdal’在芽期比较敏感,‘红芒麦’、‘毛火麦’在芽期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宁春27号’、‘山融3号’表现出比较强的耐盐性。因此,在高盐胁迫下‘宁春27号’、‘山融3号’芽期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长作为指标,用不同浓度NaCl及Na2CO3+NaHCO3对3个玉米基因型进行苗期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基因型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及苗长随NaCl和Na2CO3+Na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都呈下降趋势,但两种处理对不同玉米基因型的萌发胁迫存在差异,Na2CO3+NaHCO3对玉米萌发的抑制作用比NaCl强烈,各项指标都随浓度增加锐减,而NaCl在低浓度时甚至有刺激种子萌发的作用,丰禾1在60mmol/L NaCl处理下盐害指数为负值,发芽率比对照高24.44%且达到显著水平,而在(30mmol/L+30mmol/L)Na2CO3+NaHCO3丰禾1的发芽率却比对照减少了40%,并且高浓度NaCl对玉米萌发的胁迫效应也轻于同浓度的Na2CO3+NaHCO3。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水稻根系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寒地粳稻牡丹江30(MDJ30)与龙稻5(LD5)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活力、根干重、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根干重均显著下降,且随盐浓度增加下降幅度不断增大。相同盐胁迫处理,耐盐品种LD5的相对根长、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系活力、相对根干重均大于盐敏感品种MDJ30。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根冠比不断下降,且灌浆期S4处理的根冠比显著下降。盐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均下降,相同盐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的根系相关性状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盐胁迫下根系生长受抑制不利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小麦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为小麦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提供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以40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与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研究盐胁迫对40个小麦品种萌发期各项形态指标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第一片叶长及胚芽鞘长在PCA下载荷量最大;根据SOM聚类分析结果,‘德抗961’等4个小麦品种属于高度耐盐品种,‘济麦22’等14个小麦品种属于耐盐性品种,‘济麦20’等16个品种属于中等耐盐性品种,‘鲁麦21’等6个小麦品种属于盐敏感性品种。发芽势、发芽率、最长根长、第一片叶长、胚芽鞘长能够作为萌发期小麦耐盐性筛选的主要评价指标,并且结合主成分、SOM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小麦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更为科学、方便。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高以盐渍化为代表的中低产田的产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小麦总产量的主要途径,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依据300 mmol/L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和水培苗期在200 mmol/L和400 mmol/L两个盐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株高、根长、根数变化,对选自不同生态类型区的21份冬小麦资源及育成品种进行了耐盐性鉴定,并依据盐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率和苗期植株变化对供试材料的耐盐力进行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了1级耐盐材料3份;2级耐盐材料3份;3级耐盐材料5份,丰富了小麦耐盐种质资源。该方法与田间盐池鉴定方法相比,具有工作量小、速度快的优点,且鉴定结果与田间表现吻合度高,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进一步提高盐渍化土壤小麦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赤霉素结构类似物异甜菊醇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拟开发一种提升小麦抗盐性能的新型植物生长激素。采用滤纸培养法,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用10-10~10-7mol/L异甜菊醇水溶液预处理小麦种子,设置对照组CK(无盐胁迫)和模型组(无预处理)。培养7d后,测定小麦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异甜菊醇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的生长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其中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SOD活性提高最显著。100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10-8mol/L异甜菊醇对小麦的抗盐性能提高最佳,与模型组比小麦幼苗根鲜重提高了89.7%,SOD活性提高了53.3%;150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10-9mol/L异甜菊醇对小麦的抗盐性能提高最佳,与模型组比小麦幼苗根鲜重提高了80.8%,SOD活性提高了203.9%。综上可知,异甜菊醇可通过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胁迫对早期小麦幼苗的生长胁迫,且最适宜异甜菊醇预处理浓度会随盐胁迫浓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乙酰化葡萄糖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乙酰化葡萄糖(Ac-G)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其对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小麦品种山农129为材料,设置7个处理:W(蒸馏水)、CK(碱胁迫液)、T1(碱胁迫液+1 mmol/L Ac-G)、T2(碱胁迫液+2 mmol/L Ac-G)、T3(碱胁迫液+3 mmol/L Ac-G)、T4(碱胁迫液+4 mmol/L Ac-G)、T5(碱胁迫液+5 mmol/L Ac-G),测定了小麦幼苗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缓解胁迫的最适剂量为4 mmol/L乙酰化葡萄糖,碱胁迫液的p H值可降至7.44;随着乙酰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株高、根长、根冠比、幼苗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b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T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着乙酰化葡萄糖剂量的增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强;在T4处理下,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达最小值。结果可为今后盐碱地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小麦生理特性及TaNHX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鲁原502和青麦6号2个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50,100,150,200 mmol/L NaCl胁迫下测定2个小麦品种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质膜透性、MDA含量、Na~+含量等生理指标,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小麦耐盐基因TaNHX1在根部和茎基部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0 mmol/L以上浓度NaCl胁迫下青麦6号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鲁原502;低浓度NaCl胁迫对青麦6号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150 mmol/L NaCl胁迫下青麦6号幼苗鲜质量显著降低,而鲁原502幼苗鲜质量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就开始显著降低;高浓度NaCl胁迫下鲁原502根系活力下降幅度显著大于青麦6号;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鲁原502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青麦6号,说明NaCl胁迫对青麦6号叶片细胞质膜伤害较小;高浓度NaCl胁迫下青麦6号根部和茎基部Na+含量均显著高于鲁原502,说明青麦6号根部和茎基部的拒Na+能力显著大于鲁原502,可以有效限制Na+向地上部运输;鲁原502和青麦6号的TaNHX1基因分别在100,150 mmol/L NaCl胁迫下达到最高表达量。以上结果说明青麦6号比鲁原502更耐盐,鲁原502的最高耐盐浓度为100 mmol/L,青麦6号的最高耐盐浓度为150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