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 我国是油菜籽生产大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左右。我国油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油菜播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85%以上,种植方式70%为育苗移栽,30%为直播。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种植面积及总产量的30%左右。根据播种季节不同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冬油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四川盆地,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3.
油菜是我国第一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大。目前,我国种植面积已突破800万公顷,年总产量在1300万吨以上,其中长江流域冬油菜为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产  相似文献   

4.
1.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我国是油菜大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1亿亩左右,占世界总面积的1/4强。但是由于生产手段落后、生产成本高、油菜生产的效益比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我国油菜的生产区域主要是集中在长江流域的冬油菜产区和北方的春油菜产区。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5.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02年以来种植面积突破800万hm^2.总产量约1200万.1300万t.居世界首位。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我国油菜生产的四大产业带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70%以上。一在国家“十五”规划中.农业部叉把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带建设列入到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6.
<正>0前言长江流域是我国双季稻的主产区,也是我国冬季油菜作物的主产区,其中冬油菜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0%。其主要种植模式稻—油连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  相似文献   

7.
1 背景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2002年以来种植面积突破800万hm2,总产量约1 200万t,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1/3,居世界首位.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我国油菜生产的四大产业带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菜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1我国油菜联合收割机行业发展现状我国是油菜生产大国,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666.67万hm2左右,产量1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油菜已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生产区域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油菜生产大国,常年种植面积在700万hm2,产量已突破1200万t,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80%以上。其前茬作物为水稻、棉花,油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作物,与粮食争地矛盾少,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油菜茬后种水稻比小麦茬后种水稻可增加产量15%,油菜已逐步发展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  相似文献   

10.
1概况1.1油菜种植概况我国是油菜籽种植大国,也是植物油消费大国。除几个省不能种植油菜外,全国有15个省市种植油菜。虽然陕西省没有被国家列为优势油菜种植省份,但陕西省安汉阴县油菜种植面积每年在8000hm2左右,主要种植橄榄型油菜,作物秸  相似文献   

11.
<正>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饲料作物、生物能源和蜜源作物,目前有些地方也把油菜作为观赏作物,种植遍及全国。全国常年种植面积在6.67×106hm2左右,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1 200万t,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浙江省是全国双低油菜产业带的重点区域,油菜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但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却在逐年  相似文献   

12.
<正>一、区域特征本模式适用于南方多数制地区油菜产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光资源丰富,以水稻油菜连作为主,也有部分棉花等作物与油菜连作的方式。二、模式概述冬油菜种植面积约为1亿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份,具体包括长江上游优势区(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陕西五省(市)),长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经纬跨度大,地形复杂,海拔差异大,高寒、阴湿、干旱、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极端气候特征明显,适宜冬油菜和春油菜种植,油菜产量、出油率均较高。冬油菜种植区通常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第二年3月初返青,6月上旬开始收获;春油菜区通常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生育期119—152天。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我国常见的油料作物,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将机械化引入油菜种植中。油菜的生长季节多在冬春,而我国北方种植的油菜品种大多为甘蓝型,鉴于北方部分地区的高寒阴湿气候的特殊性,培育抗寒、抗倒伏和高产的油菜种子一直是农业技术研究员重视的课题。笔者结合自身油菜种植研究,对高寒阴湿区油菜的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世界性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我国是世界油菜第一生产大国,油菜常年产量1200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油菜已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然而,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以人工为主的油菜生产方式在经济效益上不断下滑,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一直是芜湖县的主要种植作物。长期以来,油菜生产的耕整地、灌溉、植保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油菜生产的种植、收获、烘干环节大部分是人工进行,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越来越低,油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长期种植小麦,导致土壤地力下降,与之有关的病虫害逐年加重。实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难点重点是油菜种植、收割环节的机械化。2008  相似文献   

17.
油菜生产机械化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农民种植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油菜已成为南通市冬季农业的首选作物,种植面积在10万hm2以上,南通市已成为江苏油菜主导产业的核心区。海门市是南通市主产区,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1亿亩左右,产量1200万吨,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但油菜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手段落后,制约了油菜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油料品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保障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基本供给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加快推进油菜产业化进程,增强油料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水稻和油菜分别是我国主要粮油作物之一。2011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 005.7万hm2、20 100.1万t,占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比例分别为27.18%、35.19%;同期全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734.7万hm2、1 342.6万t,占油料种植面积和总产比例分别为53.03%、40.60%[1]。收获作业是水稻和油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具有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的特点,同时能否适时收获对二者的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因而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全国水稻收获问题基本解决,2011年全国水稻机收水平为69.32%[2]。油菜收获技术装备当今虽已取得重大突破,收获机械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20.
油菜是全球的主要油料作物,是仅次于大豆、排名第二的植物油和油粕原料.我国是世界油菜第一生产大国,油菜已成为我国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浙江省是我国冬油菜的主产区之一,在嘉兴、湖州、绍兴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种植.由于传统的油菜生产方式导致油菜的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因此,近几年来,浙江省大力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在嘉兴、海盐、富阳等地建立了多个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浙江省油菜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