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水是人、畜、禽的生命之源,参与机体细胞和组织的构成,有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其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
一、肉牛的营养三.肉牛需要哪些营养物质?答:要养肉牛,必需知道牛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以及哪些饲料内含有这些营养物质。牛维持生命、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可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2蛋白质对肉牛有什么用处?答:蛋白质是牛维持生命、生长和繁殖不可缺乏的物质。牛体的一切组织,如肌肉、皮肤、内脏器官、血液、神经、被毛、蹄、骨骼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在牛的生长发育、长肉、产奶等过程中,这些组织都要不断地利用蛋白质来增长、修补和更新;精液的生成、精子和卵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大部分营养物质在瘤胃中消化,然后被消化道吸收利用。因此,为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对瘤胃内环境的调控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瘤胃在反刍动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神经内分泌对瘤胃代谢的调节以及影响瘤胃内环境的人工因素。  相似文献   

4.
水是除空气之外对生命最重要的成分。‘它是构成鸡体血液、细胞间质、细胞内液和鸡蛋的基本物质,在养分的消化吸收、代谢、废弃物的排泄、血液循环、体温调节以及免疫、投药、冲洗、净化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生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替代的首要营养物质。但在鸡群生产中,由于水容易取得,往往被养鸡生产者所忽视,以致鸡体水分失衡,从而影响生产性能,损害鸡体健康,甚至引起鸡群死亡。一.水是鸡体首要的营养物质1鸡体的水分布:水是构成鸡体、鸡蛋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又是重要的体液调节剂;水通过控制pH、渗透压、…  相似文献   

5.
霉变饲料对伊萨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林树茂,黄承德,彭桂英(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饲料霉变是相当普遍的现象,饲料一旦发霉,不但其营养物质遭受破坏,更严重的是其中所含的大量霉菌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会对鸡群产生长期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毒害,造成严重的经...  相似文献   

6.
早喂初乳。初乳是母猪分娩后5~7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和正常乳的化学成分不同,对初生仔猪有特别的生理作用。因为初乳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维生素丰富,并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又有镁盐,有轻泻作用。可促使胎粪排出,而且初乳酸度较高,有利于消化道蠕动。初乳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内几乎全部被吸收,有利于仔猪增长体力和产热,使仔猪从母乳中摄取免疫抗体不可取代的营养物质。因此,在仔猪出生后半小时内尽早吃到初乳,以增加免疫抗体,恢复体温,补给水分。  相似文献   

7.
黄富 《畜牧市场》2010,(1):50-51
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户搞起了养殖。但在饲料贮存过程中,往往有些害虫、微生物和螨类在饲料中进行繁衍,它们不但消耗饲料中的大量营养物质,而且还会降低饲料质量及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也可能给养殖户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养殖安全,饲料安全是关键。其具体的是:  相似文献   

8.
黄富 《中国猪业》2010,(2):63-64
为了提高家庭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户搞起了养殖,但往饲料贮存过程中,往往有些害虫、微生物和螨类存饲料中繁衍,它们不但消耗饲料中的大量营养物质.而且还会降低饲料质量及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同时,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也可能给养殖户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养殖安全,饲料安全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初乳是指母牛产犊牛后5~7天以内所分泌的乳。初乳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多种酶类、抗体、免疫体,具有轻泻作用的物质。初乳具有特殊的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对犊牛具有重要作用。是新生犊牛惟一的,不可代替的营养物质。正确哺喂初乳是保证犊牛正常出长发育和健康的关键。1人工哺喂初乳技术1.1人工哺喂初乳的方法采用人工挤奶,定时定量饲喂犊牛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奶牛场。人工哺乳使用的工具有哺乳桶和哺乳壶。在使用哺乳桶初次哺喂犊牛时,要引导犊牛喝奶。其方法是把刚挤出的新鲜热牛奶,放入清洁的奶桶中让犊牛…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红豆草在武威地区表现为半冬性发育类型,产量高,适口性好,易于栽培管理,营养物质含量高,是各种家畜喜食的优质牧草。红豆草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能力,一次种植可利用1~4年,与其他豆科牧草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牲畜食后不得臌胀病,适宜在山区及高寒牧区引种推广,特别在干旱地区是不可代替的一种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1.
如何养好蝎     
近几年,蝎子市场一路看好,许多地方形成了养蝎热潮,但养蝎技术要求相当高,若饲养管理不当,很可能会惨遭失败。山东省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在研究实践中,根据各龄蝎的生活能力、特点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总结了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1、一龄蝎的饲养管理 由于一龄蝎的捕食能力差、口器小、活动范围小,限制了对饲料营养的摄取,所以在守食时,对一些体型稍大的活体昆虫,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及,更谈不上捕食。所以,要做好一龄蝎的保育,就必须供给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 适口性饲料,如蚂蚁、蛾、肉蛆,剁成肉泥的…  相似文献   

12.
王志杰 《中国家禽》2004,26(17):21-22
影响种蛋孵化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种禽日粮结构不合理,某种营养物质缺乏或含量过多,而导致种蛋营养物质的量和比例失调,致使胚胎发育期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和代谢障碍的一种疾病。它往往是多种营养因素所致,因而在防治时,也应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 利用豆腐渣、啤酒糟和潲水等,副产品养猪,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这些副产品通常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用于喂猪,在饲喂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1 豆腐渣豆腐渣是以大豆为原料加工豆腐的副产品,营养丰富,但大量单纯用豆腐渣喂猪,容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应注意的问题有:不可直接生喂,因为豆腐渣含有抗营养物质,喂猪前应将豆腐渣加热15分钟,以破坏抗营养物质,增强适口性,还可提蛋白质吸收利用率。此外,不可单喂豆腐渣,要和其他饲料配合,且喂量不应超过饲料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14.
瘤胃在反刍动物营养代谢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大部分营养物质在瘤胃中消化,然后被消化道吸收利用。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是保证瘤胃微生物正常发酵的前提条件。本文综述了瘤胃内环境的特点、调控措施以及评价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粮纤维对家禽消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纤维对营养消化的不良影响 根据纤维的溶解性可以把它们分为二类,一是不可溶性纤维,如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二是可溶性纤维,包括果胶、树胶、胶浆和存在的许多糖质.这两类纤维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当然它们的作用机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1 改变消化道内容物 的 流动纤维根据其形成胶体能力的不同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或降低消化道各段的通过速率.总的来说,不可溶性纤维有提高通过率的趋势,而可溶性纤维则有降低通过率的趋势.通过速率的提高会使营养物消化吸收的有效时间减少,这可能是营养物质利用率受到…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天然中草药植物添加剂与抗生素类添加剂竟相媲美,且具有抗生素不可替代的功能。天然中草药植物中有效成分极为复杂,其作用表现在,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抑菌消炎,驱虫抗病毒;增进食欲.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促生长;增强抗应激功能;无毒无污染,改善和提高畜产品品质。中草药添加剂具有保健促生长和治疗家禽疾病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7.
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其它动物一样,均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也称无机盐)等五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是鱼类生长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评价一种饲料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脂肪是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是供给鱼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物质。维生素是鱼类营养所必需的一些有机物质。矿物质对于维持鱼体正常内在的环境、保持物质代谢和正常生理活动也是不可少的。1鱼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鱼类生长所需能量约为陆上动物的50%~60%,而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却比较高,一般是哺乳动物的2~4倍。不同种类鱼对…  相似文献   

18.
如何养好蝎     
山东省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在养蝎研究与实践中,根据各龄蝎的生活特点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总结了一套饲养管理方法。一龄蝎的饲养管理:一龄蝎的捕食能力差,口器小、活动范围小,限制了对饲料营养的摄取。在守食时对一些体型稍大的活体昆虫。基本上是可望不可及,更谈不上捕食。所以,要做好一龄蝎的保育工作,就必须供给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适口性饲料,如蚂蚁、蛾、肉蛆。剁成肉泥的肉食,也可用乳、蛋类,拌和适量的肉粉、蛋黄粉等进行饲喂。为了增进一龄蝎的消化能力.在天气偏冷时,还应采取适当地保温措施。在饲养…  相似文献   

19.
(一)肉鸽日粮的原料要求 肉鸽的饲料必须新鲜、干燥,不可饲喂发霉变质和发芽的饲料;被鼠吃或被虫蛀过的饲料,其营养物质已损失,且带有病原菌或毒素,若被鸽子采食会导致发病或引起中毒。另外,若发现饲料中有玉米棒的外皮、豌豆荚、小麦壳及尘土等,则应将其除去后再喂肉鸽。  相似文献   

20.
1营养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高,除用于维持生理活动营养物质外,更需要大量产蛋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