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对于水稻常见的稻瘟病、纹枯病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5%井冈霉素水剂等生物药剂喷雾,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浅谈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泰宏 《现代农业》2009,(11):30-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对于水稻常见的稻瘟病,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5%井冈霉素水剂等生物药剂喷雾,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水稻恶苗病药剂浸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了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2.5%精甲·杀螟丹悬浮种衣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对水稻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显著,防效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4.
白粉病是三门峡紫叶黄栌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危害轻重主要取决于环境的空气湿度,药剂防治表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做好整枝修剪,优化树体枝条分布,确保林间、树体通风透光,可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花生疮痂病的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8种药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单株结荚数多,果饱、果大,增产幅度最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在定西市安定区采用4种无公害药剂进行单施和不同组合交替喷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2 025 g/hm2交替喷施3次的防治效果最佳,相对防效达90.26%,比对照增产95.7%;其次为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2 025 g/hm2交替喷施3次,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58%宝大森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交替喷施3次,其相对防效分别为87.71%、88.23%,比对照分别增产93.9%、93.1%。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稻移栽田杂草发生情况,研究了常用的4种除草剂(22%苄·乙可湿性粉剂、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剂和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对移栽稻田稗草、马唐、鸭舌草、野慈菇、莎草、四叶萍等主要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供试4种药剂对多数杂草的防效较好,防治马唐效果最好的为4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98.4%)和22%苄·乙可湿性粉剂(98.2%),防治稗草效果最好的是22%苄·乙可湿性粉剂(91.5%),防治野慈菇效果最好的是22%苄·乙可湿性粉剂(85.2%),防治莎草、四叶萍和鸭舌草4种药剂均可。4种除草剂处理后,22%苄·乙可湿性粉剂的水稻产量最高,为10 080.00 kg/hm2,因此22%苄·乙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水稻移栽田杂草最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抑菌植物筛选及杀菌剂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带药平板涂布法测定了32种植物甲醇提取物、1种植物精油和13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植物甲醇提取物中,杠板归、老虎刺、广东蛇葡萄、细叶按、枫杨提取物的MIC值分别为4 000、6 000、6 000、10 000、10 000 mg/L;其余植物提取物的MIC值>10 000 mg/L.在13种杀菌剂中,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2%加收米可溶液剂抑菌活性较高,MIC值分别为12.8、15、48.3、80 mg/L;其次为53.8%可杀得水分散粒剂和20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MIC值分别为134.5、400 mg/L;其余杀菌剂的活性较低,20%噻唑锌悬浮剂和72%农用链霉素可溶粉剂的MIC值分别为2 000、4 311.4 mg/L,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种药剂在稀释100倍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杜冰 《油气储运》2005,(3):10-10
黑星散(60%可湿性粉剂);灰霉散(60%可湿性粉剂);霜霉散(60%可湿性粉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3%金雷多米尔-锰锌水分散粒剂与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2.2%普力克水剂,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的500倍液均为防治日光温室大棚辣椒疫病较理想的药剂.其中以53%金雷多米尔-锰锌及72%杜邦克露的药效表现最好,第3次施药后10天的病指防效分别达76.14%、71.93%.显著优于同剂量的其他药剂.这几种药剂防治日光温室大棚辣椒疫病7~10天1次,连续灌根3~4次,病害基本可以控制.在推荐剂量下,对辣椒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1997~ 1998年对大樱桃叶部主要病害———褐斑病和细菌性穿孔病在烟台地区的发生流行规律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两病的症状表现、侵染途径、发病时期及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在发病初期喷施 12 0 0倍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 0倍 80 %大生M - 45可湿性粉剂或 10 0 0倍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连续防治 2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40%灰核宁可湿性粉剂、80%大生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最高,达78.2%。为避免农药残留和烟株抗药性,建议生产上交替使用上述药剂防治烟草赤星病。  相似文献   

13.
生物杀虫剂锐星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 :锐星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保苗、杀虫效果 ,10 5 0g/hm2 处理的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分别为82 .74%、77.89% ,优于 90 %杀虫单 75 0g/hm2 的防效 ,作为无公害生物杀虫剂 ,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一、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防治稻瘟病、稻曲病是我省目前水稻的主要病害;白叶枯病在局部区域发生严重。针对这三大病害,建议选用菌立停1%水剂与美生80%可湿性粉剂或农力托25%可湿性粉剂混用,可有效治疗并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1.菌立停1%水剂所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及安全性,特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稻飞虱,且对水稻安全,使用剂量以有效成分60~75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再生稻稻田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和40%氧乐果乳油进行药效对比试验,以及用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在再生稻大田进行防治示范,验证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对再生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并简要阐述其应用技术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进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飞电)防治水稻褐飞虱示范研究,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褐飞虱有理想的防治效果,持效性好,用量以36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7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种药剂田间喷施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g/hm2、68%金雷水分散粒剂1 225 g/hm2和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960 g/hm2、72%克露可湿性粉剂2 000 g/hm2、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2 050 g/hm2、80%大生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和58%露速净可湿性粉剂1 050 g/hm2,对水750 kg喷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相对防效为74.45%~87.46%,比对照增产21.2%~27.5%,7种药剂可以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与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生理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显著地降低了水稻的株高和鲜重,使用剂量越高,降低程度越明显,且高剂量 (9. 0kg/hm2 )使稻叶出现畸形症状;施用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 0. 375 ~1. 500kg/hm2 对水稻的株高和鲜重没有明显的影响;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与 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混用后引起的水稻株高和鲜重降低是由前者单独引起的,而与后者无关。  相似文献   

20.
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3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3种药剂均能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复配、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20%噻菌酮悬浮剂复配2种药剂防治效果要显著好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单剂的防治药效,可作为生产上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