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采收期对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HS-SPME),提取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不同采收期果实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在10月18日、28日的果实中分别检测出51种、48种香气成分,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7.75%和98.36%.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以酶类、醇类、醛类为主.在两种采收期果实中,除酯类物质呈下降趋势外,醇类、醛类、羧酸类及酮类等香气物质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甜瓜香气成分,旨在为甜瓜品种选育和风味评价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网络时代3号甜瓜果实香气进行分析,共鉴定出香气物质62种,其中酯类25种、醛类5种、醇类8种、酮类4种、酸类5种、烃类10种、含硫化合物2种、其他类物质3种.网络时代3号的香气成分主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9个燕山板栗品种为材料,分析燕山板栗在成熟时的果实香气构成特点及品种间差异,探索影响板栗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育种和贮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板栗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个品种共检测到36种化合物,其中酚类物质7种,醇类、烷烃类和酯类物质各5种,酸类4种,酚类3种,醚类和酮类物质各1种,其他物质5种,9个品种都是以醛类物质为主。确定了每个品种主要香气物质,9个燕山板栗品种的特征香气成分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燕山板栗成熟时的特征香气物质以醛类为主,然后是醇类和酯类。癸醛是9个品种都含有的香气物质,而且相对含量均较高。9个燕山板栗品种成熟时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是癸醛、壬醛、棕榈酸甲酯和肉豆蔻酸异丙酯。  相似文献   

4.
乔宇  谢笔钧  张弛  张妍  潘思轶 《果树学报》2007,24(5):699-70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3种柑橘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叶尾张温州蜜柑、锦橙和酸橙果实中分别检测出73、71和66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85.9%、85.12%、79.82%。主要成分为烃类、酯类、醇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烃类在大叶尾张温州蜜柑中含量最高,酯类物质在锦橙中含量最高,醛类和醇类物质在酸橙中含量最高。3种果实有31种相同的香气成分,独有的香气成分,大叶尾张温州蜜柑15种,锦橙24种,酸橙17种。3种柑橘果实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大叶尾张温州蜜柑的重要特征香气是γ-松油烯,丁酸乙酯和3-羟基己酸乙酯可作为锦橙的重要特征香气,芳樟醇可作为酸橙的重要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迪庆德钦、山东烟台莱山和河北怀来沙城3个产地成熟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研究比较了3个产地葡萄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产地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3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醛类物质12种,醇类物质5种,酮类物质4种,芳香族类物质7种,萜烯类物质6种,酯类物质4种;3个产地酿酒葡萄"赤霞珠"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的物质组成基本一致,香气物质的含量各具特点;云南迪庆德钦产地C6醛类物质含量较低,醇类物质和芳香族类物质含量较高;河北怀来沙城产地含有较多的萜烯类物质,香气物质总量为3个产地最高;山东烟台莱山产地在特殊气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上区别于其它2个产地。  相似文献   

6.
以'丰香'和'罗莎'两个风味品质差异显著的草莓品种为试材,采用气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中芳香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含量,同时采用DTNB比色法测定果实中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结果表明:'丰香'成熟果实中的芳香物质以酯类(32.18%)、醛类(19.55%)和酮类(16.82%)化合物为主;'罗莎'成熟果实中的芳香物质以醛类(41.51%)和酯类(23.25%)化合物为主。随果实发育,'丰香'和'罗莎'果实中酯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而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则呈下降趋势。'丰香'果实红熟期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是粉熟期的4倍,醇类化合物则由粉熟期的54.35%降至5.17%。随着果实发育,'丰香'和'罗莎'中AAT酶活性显著升高,'丰香'果实各发育期的AAT酶活性显著高于'罗莎'。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达赛莱克特’草莓果实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与含量特征,揭示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香气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水培‘达赛莱克特’草莓绿果期、白果期、转色期、粉果期、全红期5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EM)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各样品中香气组分。【结果】从‘达赛莱克特’草莓中共检测出70种物质,主要成分为醛类、酮类、酯类和萜烯类。其中绿果期和白果期以醛类为主,转色期出现少量的酯类,粉果期以酯类和醇类为主,全红期酯类和醇类较粉果期多。【结论】基于香气阈值,共鉴别出‘达赛莱克特’草莓特征香气17种,其中己酸乙酯、(E)-2-己烯醛、丁酸乙酯、γ-癸内酯、DMMF、D-柠檬烯、β-金合欢烯等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以不疏果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研究了疏粒和疏穗处理对葡萄果实挥发性物质种类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的"赤霞珠"葡萄果实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7种醇类、12种醛类、3种酮类、6种芳香族类、6种酯类、2种萜烯类和2种有机酸,其中,醛、酮和醇类为葡萄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在不同负载量调控下,葡萄果实中的醛、酮、醇类物质的含量均为对照高于疏粒处理,疏穗处理最低;在不同疏果处理方式下,疏粒处理的醇类香气物质种类较疏穗处理多,且1-戊醇、2-壬醇、1,10-癸二醇仅在疏粒处理中检出;对葡萄果实进行负载量调控,改变了葡萄树体的库源关系及葡萄果粒间的微域环境,从而对葡萄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产生了一定影响,且不同的疏果方式对葡萄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亦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索1-MCP处理对冷藏后常温条件下‘南果梨’香气变化的影响,【方法】在最佳食用期对不同处理果实的香气进行GC-MS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MCP处理对‘南果梨’香气成分的种类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处理果实中检测到的香气成分较CK果实减少了5种,而且受到抑制的香气成分均为酯类物质;1-MCP处理果实香气物质的总生成量明显减少,仅为CK果实的42.05%;CK果实检出的香气物质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为68.11%,萜类为16.15%,醛类为9.01%,醇类为0.92%,1-MCP处理果实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降低了4.39%,萜类降低了7.99%,醛类升高了4.34%,醇类升高了0.05%。【结论】1-MCP处理抑制了‘南果梨’冷藏后货架期果实香气的生成,致使果实香气变淡。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方法,对品质差异较大的山农黄金1号、Sweet delight(美国)和Takami(日本)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厚皮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组成和相对含量不同。山农黄金1号、Sweet delight和Takami果实成熟过程中共分离出156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醛类和醇类等化合物。山农黄金1号甜瓜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近成熟时醇类、醛类物质含量急剧降低,酯类物质含量迅速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物质为主。Sweet delight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醇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醇类物质含量逐渐降低,醛类、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Takami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醇类、醛类物质为主;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醛类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9个菠萝蜜品系香气成分及特征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品系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和特征香气。【方法】以9个菠萝蜜品系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9个菠萝蜜品系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30种,其中含有71种酯、16种醇、19种醛、8种酮、3种酸、6种烃类和7种其他物质。9个品系都是以酯类物质为主,醇类物质次之,酸类物质最少;采用聚类分析将‘海大2号’‘20号’‘四季’‘28号’‘45号’‘红肉327’‘305’和‘湿苞’8个品系聚为一类,‘92号’单独为一类;9个菠萝蜜品系的特征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菠萝蜜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酯类为主,醛类次之;不同品系的香气成分不同,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也不相同;特征香气存在差异,经过OAV值法分析,异戊醇是9个品系都含有的特征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2.
以"王林"苹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常温(20℃)、低温(0~2℃)2种贮藏温度下果实的香气成分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王林"苹果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醛类、醇类和酯类物质。不同贮藏温度下"王林"苹果香气物质组分不同,常温贮藏下"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1-己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低温贮藏下"王林"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是己醛、2-己烯醛、1-己醇、6-甲基-5-庚烯-2-醇、己酸-2-甲基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贮藏温度下"王林"苹果香气成分均表现出醛类物质相对百分含量下降,醇类、酯类物质含量上升的规律,但低温贮藏抑制了醛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及醇类、酯类物质的生成,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13.
正芳香物质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决定苹果风味和典型性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文献记载,苹果果实挥发性成分有350多种,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等成分的混合形成了苹果独特的香味。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杏果实香气成分组成的差异,该文以淡香型黄肉品种、浓香型黄肉品种与浓香型白肉品种3种不同基因型的杏品种为材料,通过固相微萃取法(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褪绿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基因型杏果实中,共鉴定出111种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黄肉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明显高于白肉型品种。浓香型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以萜烯类、酯类与醇类为主,在果实成熟早期以醛类挥发性化合物积累为主,后期则酯类与萜烯类含量明显增加。黄肉型果实与白肉型果实间的呈香物质与代谢途径存在着差异,由于不同呈香物质成分间的代谢途径与嗅觉阈值差异,不同杏品种果实形成了其特有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15.
以‘秋蜜’‘绿巨人’‘库库瓦’和‘龙成二号’4个软枣猕猴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软枣猕猴桃品种果实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巨人’的单果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达到37.13 g,比‘库库瓦’重342.02%,比‘龙成二号’重38.03%;共检测到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烯类和其他类六大类香气物质,‘秋蜜’‘绿巨人’‘库库瓦’的醛类物质在所测香气成分中占比最高,酯类是‘龙成二号’中占比最高的香气物质;‘秋蜜’的芳香物质种类最多,达29种,且以醛类物质为主,其中反式-2-己烯醛的含量是‘库库瓦’的1.72倍、‘龙成二号’的3.75倍。由此可见,‘绿巨人’和‘秋蜜’可分别作为优质软枣猕猴桃大果和抗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薄皮甜瓜品种类群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主要构成成分的异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甜瓜果实中的芳香物质,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仪(GC-FID)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大类群薄皮甜瓜代表品种玉美人、龙甜3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果实成熟时香气以酯类物质为主,同时含有少量醛类、酮类、醇类、酸及其他物质。其中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己酯和乙酸苯甲酯是各品种果实中共有的酯类,其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种中占总芳香成分的49.71%~84.95%。同时,各品种甜瓜均含有特有酯类。对这4种酯类物质的定量分析表明,乙酸乙酯在各品种中含量均为最高,龙甜3号和香沙蜜果实中4种酯类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种。各香气成分种类、含量和相互之间构成比例的差异是导致薄皮甜瓜果实风味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坐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蓝果忍冬果实所包含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烃类和醛类为主。2个品种(系)的蓝果忍冬果实在3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出78种香气成分。随着蓝果忍冬果实成熟,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检测到2个品种(系)成熟期主要以二丁基羟基甲苯、(E)-2-己烯醛、己醛、α-松油醇、1-丁醇、三甲胺-硼烷、辛烷为主。【结论】蓝果忍冬不同品种(系)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香气成分构成明显不同,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香气成分由以醛类为主,逐渐变化为以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各时期‘长白山1号’比‘蓓蕾’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果实香气成分的构成及变化。【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 L.)‘蓓蕾’和‘长白山1号’2个品种(系)果实坐果期、转色期、成熟期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蓝果忍冬果实所包含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烃类和醛类为主。2个品种(系)的蓝果忍冬果实在3个生长时期共检测出78种香气成分。随着蓝果忍冬果实成熟,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并检测到2个品种(系)成熟期主要以二丁基羟基甲苯、(E)-2-己烯醛、己醛、α-松油醇、1-丁醇、三甲胺-硼烷、辛烷为主。【结论】蓝果忍冬不同品种(系)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香气成分构成明显不同,从坐果期到成熟期香气成分由以醛类为主,逐渐变化为以烃类、醇类和醛类为主,各时期‘长白山1号’比‘蓓蕾’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厚皮甜瓜新品种A69、鲁厚甜1号和A74×75成熟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3种不同品种厚皮甜瓜共鉴定出13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63种酯类、22种醇类、9种醛类、12种酮类和19种烯类,它们占测定芳香物质总数的91.9%,相对含量占总峰面积的86.72%~87.95%,为参试甜瓜主要香气成分。(2)A69号、鲁厚甜1号和A74×75检测到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类型分别为97种、40种和71种,以A69号香气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其香型与品尝口感和外观评价相一致。(3)3种厚皮甜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品种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及厚皮甜瓜品种香型划分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雪花'梨香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雪花'梨汁经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物质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73种,其中酯类物质38种、醛类10种、醇类8种、酮类9种、烷类3种、萜烯类2种和其余3种挥发物质等。'雪花'梨汁中芳香物质总含量为72.428 mg/L,其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50.620 mg/L,占总香气成分的69.89%,在'雪花'梨的香气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