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猪瘟 猪瘟是猪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为猪瘟病毒,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株的毒力有强、中、弱之分。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型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猪重要的传染病,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命性。其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型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1病因分析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猪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病猪直接的传染,还有就是接触一些污染物也可以使猪瘟发生,以下就是对猪瘟产生的原因和他的病因进行的一系列分析。1.1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猪热病。其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国际兽疫局把猪瘟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俗称烂肠瘟,美国称猪霍乱,英国称猪热病.其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亚急性和慢性型除见不同程度的败血性变化外,还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国际兽医局把猪瘟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洪学 《江西饲料》2011,(5):36-38
猪瘟俗称"烂肠瘟","猪霍乱",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相似文献   

6.
猪瘟俗称烂肠瘟,猪霍乱,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7,(3)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型以败血性变化为主,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型则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  相似文献   

8.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的传染病,呈多样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猪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病猪是主要传染源,易感猪与病猪的直接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据调查,猪场由于传染病引起的猪死亡有40%~50%与猪瘟有关。依靠购买仔猪进行肉猪生产的养殖户,猪瘟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1流行特点1.1症状变异、病型增多:(1)典型猪瘟特点:由猪瘟强毒株引起的A类16种传染病之一。潜伏期短的2d,一般为5~10d,最长21d,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相似文献   

9.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率呈散发趋势,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猪瘟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高度传染性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性型和不明显型猪瘟。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病变引起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是影响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猪瘟(Swine fever,SF或Hog 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阻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定为一类传染病。我国每年由猪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数十亿元,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全世界猪瘟以温和型猪瘟为主,呈周期性、  相似文献   

12.
陈征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11):56-5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俗称"烂肠瘟",其特征是急性、败血性症状,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6,(5)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型以败血性变化为主,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型则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变化。猪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  相似文献   

14.
猪瘟防疫的再认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毒病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由于大剂量和高密度的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当前我市范围内急性猪瘟已不多见,而以慢性型和非典型猪瘟为主。但猪瘟仍是目前危害较大的疫病,在不断总结防治经验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减少猪瘟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特征是呈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继发。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高度传染性热性传染病。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型表现为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先天性感染则表现迟发性病症。  相似文献   

17.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是严重威胁养猪业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呈败血性变化,实质性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猪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隐性型。急性猪瘟由猪瘟强毒引起,发病率70%~90%,死亡率较高,在75%以上。而由低毒力的病毒引起的感染,临症状表现不明显。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非典...  相似文献   

19.
猪瘟(CSF),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猪瘟的主要特征是:呈急性、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母猪及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猪瘟的发生率平均可占兽医临床门诊病例的30%.  相似文献   

20.
1猪瘟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病程一般为5~7天。最急性型: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猪瘟流行初期。急性型:病猪精神差,发热,体温在40~42℃,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颤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有的发生呕吐。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黏住,不能张开,鼻流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