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季,活畜禽、畜禽产品调运频繁,候鸟迁徙,病原体在外界环境存活时间延长,畜禽易感易发各种疫病,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的风险提高,畜禽疫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畜禽养殖(场)户应从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消毒灭原等方面入手,认真抓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畜禽发病诱因春天的气候常常是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因此,保持畜禽饲养圈  相似文献   

2.
临近春节,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更加频繁,交易活跃,极易造成病原扩散蔓延。自治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春节期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一、继续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对新补栏畜禽、漏免畜禽和免疫不合格畜禽开展集中补免,确保免疫质量。加强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形式下,由于人们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各类生活所需的基础条件也在不断完善.当前社会人口数量较多,相应的畜禽饲养量不断上升,进而造成部分动物疾病出现的概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在进行动物饲养时,饲养人员不仅需要关注到经济效益的增加,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动物疾病防控,尽可能的避免较多动物感染疾病,所以动物饲养管理工作与疾...  相似文献   

4.
分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很明确的看出,现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质量和效果都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够.想要有效的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效果,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工作理念的更新,并且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防控模式的转变,提升畜禽对传染病的整体抵抗能力,远离疾病的威胁,让养殖户取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从而保障畜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畜禽受环境因素、应激因素、营养因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等的入侵致使动物机体的正常功能受损,动物就会发生疾病.畜禽疾病有两种类型,即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这两种类型对畜禽来讲都有伤害,其中传染性疾病伤害最大.畜禽疾病发生前后,对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该文重点讲解畜禽疾病防控的六要素,以期为养殖行业对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进行,是畜牧业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动物疫病防控现状: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基层防疫人员老龄化,动物强制扑杀标准低等;提出一些建议:提高认识,坚持自繁自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加强灭虫、防鼠,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消毒灭源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推广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中,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在不断提升。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与检疫监督管理,可以解决各种问题与不足,对于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该文主要对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与检疫监督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加强免疫处理、提升动物免疫工作质量、加强畜禽疫病检测、夯实基础防疫工作、积极落实经费以及保障工作有序运转等方式提升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春秋两季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对畜禽最重要的疫病预防控制手段。国家对牲畜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狂犬病等实行春秋两季强制免疫。近些年来,由于流通频繁,畜禽交易市场以及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外良种猪的引进、环境的改变等造成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菌株、毒株不断变异,导致畜禽重大疫病复杂化、多样化。同时,也给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外、国内动物疫情频发,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形势不  相似文献   

9.
在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动物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控工作做得成功与否,事关养殖业成效,直接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人认为要做好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就从平时日常管理做起,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为畜禽提供优异的圈舍环境和优质的饲草料,做好防寒防暑措施,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增强动物个体抗病能力,就会有效地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传染病发生都可以避免;即使发生传染病,也能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做好饲养管理,确保各项生理指标健康,增加个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群体抗病能力,而不是忙于治疗个别病畜,否则会因小失大,会使动物疾病防控工作完全陷入被动局面。为此不难看出,动物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本人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对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涵盖检疫、防疫、监督管理、防控等多方面内容。畜禽检疫、监督管理、防制承担着扑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重任,动物免疫工作至关重要,它能增强动物身体机能,令动物产生免疫抗体,不易被病毒、病菌侵袭,从而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各类传染疾病的蔓延流行。现阶段最麻烦的是并非畜禽通过免疫都能获得有效免疫抗体,比如  相似文献   

11.
<正>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可以减少疾病给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1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1.1强化免疫每年春秋两季,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实行免疫一次,并且,要及时做好补免,新增仔畜也要及时做好免疫措施。1.2疫病监测我们要制定严格的疫病报告制度和疫病应急方案,对疫病防控物资的储备等需要加强,以免延误疫情。当疫情发生,我们就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以来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马龙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在巩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曲靖市、马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要求,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延伸绩效管理,全面实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321"(三苗两点一次完成)免疫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有效降低畜禽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洪涝灾害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及其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强化畜禽灾后疫病防控的相关对策,如加强饲养管理、防控风险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商都县动物疫病防控现状的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系列措施,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防"的原则,继续实施免疫标识制度,给免疫畜禽佩戴免疫标识,规范免疫档案,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严防传染病的发生,按照"全力防堵为主,严格检疫监管和强制免疫为辅"的防控方针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和扑灭工作.在10个乡镇设立了50个产地检验报检点,严格按照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规定实施检疫.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害对动物疫病有严重的影响,可使饲养环境、饮用水资源等遭到破坏,而且使疫病加速传播。本文对灾害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如何开展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作以简要介绍,包括及时处理死亡畜禽、做好灾后消毒、开展免疫检疫、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畜禽饲养管理、重视人员安全防护等内容,以期为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1 做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每年春秋季各进行1次免疫,并及时做好新添槽仔畜的免疫.严格疫病报告制度,制定应急方案,加强防控物资储备.一旦发生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处置.对病死畜(禽),要做到"六不一处理",即不转运、不储存、不宰杀、不出售、不加工、不食用和无害化处理.对畜禽舍、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加工销售场地、仓库、中转场地、畜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饮水源、运输车辆、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清除病源,从而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为了保证我国畜牧业的正常发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健康安全,必须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广大从业人员要重点关注动物疾病的预防和常态化动物健康检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优化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促进畜牧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现阶段畜牧生产行业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思路与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疾病防控工作是协调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兽医及养殖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畜禽疾病防控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确保畜禽健康成长,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分析当前畜禽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做好畜禽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不断促进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业发展势头强劲,与此同时大量动物疾病也相继出现,直接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给畜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从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做好畜禽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的研究及防控工作对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借鉴相关软件设计一个涵盖全市存栏畜禽疫病防控信息动态监控、办公信息传递、数据汇总等综合一体的动物防疫体系自动化办公软件。该软件是以市县乡三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规模化养殖场、村级防疫员为数据输入端,各级依据权限开展不同工作。包括畜禽养殖信息、疫病防控、疫苗管理、疫情预警预报、防疫员管理等十个功能板块,可涵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部分工作内容。该软件还可通过对畜禽的生长信息、免疫情况、出栏率、疫苗使用率等基础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统计,从而改变现有的大量人力资源运作、数据不统一、信息不准确、效率不高等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