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白痢为雏鸡养殖常见病,此病多数源自种蛋传播.成年鸡同样有感染的可能.目前,此病的发生流行面广,分析诱因,与:带菌母鸡垂直感染率高,刚出生的雏鸡此病感染机率更高;水平传染途径面广,污染饲草、饮水、用具等,间接传播感染此病;而且,成年鸡多数为隐性感染病例,成为潜在的传染源不易被发现.总结多年此病防病经验,早发现早治疗,结合药敏试验,遴选高敏药物:磺胺脒,磺胺甲基嘧啶,链霉素等等,皆为不错的选择.而此病的预防,应注意:种蛋、种鸡挑选;加强消毒管理;严格引种检疫,净化鸡群,科学防病.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因致病性微生物感染所致,致病菌源为猪丹毒杆菌,作为重要的人畜共患病,此病目前被高度重视。调查此病流行,多数呈地方性流行,而传播感染,可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传染媒介而感染。作为重要的条件疾病,此病的发生受饲养密度、卫生管理、气候变化等的影响同样很大。临床施治期间,经药敏试验证实,青霉素治疗疗效最佳,有过敏反应的,用链霉素、复方磺胺嘧啶钠等同样效果不错。同时,注意加强病猪护理,饲喂优质料草。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注意改善管理条件、切断传染源、重视此病防疫、合理搭配用料等等,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文章就对此一一阐述介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由冠状病毒属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经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播感染.其中,哺乳期仔猪为易感群体.而架子猪和育肥猪,多数为隐性经过,一旦外界条件变化,机体抗病能力降低,将导致机体大量排毒,诱发感染.文章分析此病发病机理,阐述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剖检病变,为诊断此病提供依据.在基础上,介绍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猪喘气病属慢性呼吸道疾病,可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多数经呼吸道分泌物接触而被感染。此病发生,与条件应激相关、寒冷、潮湿、卫生条件差、管理不佳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分析此病的危害性,主要是体现在:导致猪体免疫抑制、导致猪体慢性消耗、导致呼吸道综合症的发生,并最终体现在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利用率。针对此病的危害性,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鸡球虫病,为养鸡危害最严重的常见病之一,是有一种或几种球虫寄生肠道内而造成的病害.此病目前流行世界各地,雏鸡15~20日龄,发病率最高.而致死率,高达80%以上.痊愈的雏鸡,长势弛缓,康复情况不理想.成年鸡感染后,多数为带虫者,对增重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成为此病传播感染的重要源头.文章就此,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肉用仔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做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于鸡感染滑液囊支原体(MS)而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是通过人工授精或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同时也可以经呼吸道或传播媒介进行水平传播。感染严重的种鸡群发病率可达100%,群内病死率可达30%。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是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沃尼奥林等,此病可通过采取低剂量金霉素持续饮水、疫苗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7.
鸭大肠杆菌病为致病菌大肠杆菌感染鸭而诱发的急性败血型疾病,此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此病在冬春季节多发,3~6周龄鸭易感,病鸭和康复带菌鸭为病源,多数经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随规模养鸭的兴起,此病的防控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结合多年此病防治经验,本着"防重于治"的理念,提出了预防措施建议:搞好鸭舍卫生,注意改善卫生,严格消毒管理;改善饲喂条件,加强营养配置,提升鸭群营养水平;加强应激管理,尽量封闭化管理,加强鸭群护理;接种防疫疫苗,经地方发病鸭群分离菌株,接种防疫后效果更好。而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早隔离施治,结合药敏实验,选择高敏药物治疗,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确保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包常明 《兽医导刊》2016,(16):162-16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因支原体感染而诱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的传播可经飞沫传染给呼吸道,或经污染饲草后经消化道感染,污染传播面积广。而且,自受感染群体比较,不分日龄、性别、季节等牛只,都有感染的可能。随健康养牛意识的增强,此病的防治渐渐被提上日常。结合多年此病防治经验,“防重于治”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日常重视管理,改善饲喂条件,坚持自繁自养,注意圈舍消毒,接种防疫疫苗,确保牛群健康体质。一旦有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初期,用新胂凡纳明治疗,效果要好些。后期,可尝试中西药合治,文章将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养羊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日趋多见,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此病因支原体感染而诱发的高度接触性疾病.典型症状:高热、咳嗽,伴有肺炎和胸膜炎.此病接触性较强,多数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感染,四季皆发,3岁下感染率尤高,致死率较高.认清此病的传播流行特点,针对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于降低此病的发病率意义显著.结合多年的防病经验,笔者提出了:严格引种,严格检疫,接种防疫.改善管理,严格消毒,改善通风、清洁卫生等基本的防控措施,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而一旦有疑似病例出现,病羊积极隔离,对症施治,严格消毒,确保疗效.早期症状较轻,用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土霉素、四环素等等,重症病例,用葡萄糖注射液、碳酸氢钠、乳酸红霉素等效果不错,同时,注意采取对症施治疗法,确保治疗效果,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1 病原 犊牦牛大肠杆菌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多数为O8、O78、O119;犊牦牛副伤寒病原为沙门氏菌属的肠炎杆菌和伤寒杆菌. 2 流行病学 2.1 沙门氏菌病 对产后30~40 d以后的犊牦牛最易感,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他们可由粪便、尿液、乳汁以及流产胎儿、胎衣及羊水排出病菌经消化道而感染或牦牛与带菌牦牛交配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呈一定的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当环境污秽、潮湿、圈舍拥挤、粪便推积;饲料或饮水供应不足,饲养管理不佳均可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牛、羊和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侵害家畜生殖系统,母畜感染后可引起流产,人也可因接触病畜或食用受染牛奶或奶制品而感染。1流行和传播特点 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消化道是病菌的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主要表现为孕羊流产,开始仅少数病羊流产,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1次,病羊排菌可长达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2.
羊链球菌病是严重危害山羊、绵羊的疫病,它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链球菌病危害山羊、绵羊已久,此病多发冬春寒冷季节,多数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感染.典型症状:咽喉肿痛,下颌淋巴肿痛.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此病的防治,应落实到日常饲养管理,注意加强护理、清灭体内外寄生虫、严格消毒管理;出现疑似病例,病羊、可疑羊,隔离分开治疗,尝试用抗生素疗法.  相似文献   

13.
猪支原体肺炎,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而诱发呼吸道疾病.此病典型症状:咳嗽、气喘.在调查的易感病例中,此病多数为接触性感染,多数为慢性经过,发病率高,致死率低.被感染病猪,多数长势迟缓,影响育成率,为僵猪形成的重要诱因.文章就此阐述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点,同时就治疗和预防措施,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犊牦牛副伤寒为沙门氏菌感染诱发的人畜共患病,典型症状为败血、肠胃炎、母畜流产等等。相比较成年牦牛,犊牦牛感染此病的几率尤高,一经感染后可迅速传播开来,多数呈流行性经过。此症诊断,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的观察,基本可确诊。在此基础上,综合阐述此病的防治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猪流行性腹泻病例在国内相继有报道病例,而且,发病率、致死率均有高升趋向.此病多数经病猪及污染物传入猪场,在短时间内迅速波及传播开来,危害极为严重.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单靠单一方案防治往往效果不佳.在此,建议用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强饲喂管理,紧急免疫接种,严格隔离消毒,及时施治用药,确保降低此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在规模化养猪场,猪传染性胃肠炎为常见多发病.近些年,此病呈明显的季节性,每年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为高发期.感染病例,多数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就流行态势,新疫区传染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场.老疫区,母猪形成抗体保护仔猪.但在断奶后,将成为易感猪群.临床诊断此病,根据10日龄内仔猪,呕吐腹泻和脱水症,基本可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病原分离鉴定.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早期预防预控是关键.建议:早期引种,注意隔离,加强护理.猪场保温、猪群饲喂、猪场消毒等,制定严格管理措施.母猪接种疫苗,经母源抗体保护仔猪.发病病例,对症施治.注意,补液,补充水源,防酸中毒和脱水,防继发病感染,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鸡败血霉形体是一种脆弱的微生物,在宿主体外不能长期存活。所以感染鸡群与非感染鸡群之间的水平传播一般采用隔离或有计划的管理等方法以控制此病,但这种方法不能解决经蛋传递的垂直传播。国外很早已采用药液浸蛋法或高温处理法来消灭蛋内的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呼吸症状的一种重要病原,此病主要经空气传播,通过呼吸道或胎盘感染,主要侵害种猪、繁殖母猪及仔猪,传播迅速,传播率高,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  相似文献   

19.
禽脑脊髓炎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以运动失调、头颈震颤为特征性临床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此病的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广泛,可以经蛋进行垂直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水平传播。确诊此病要通过实验室检测,常用的诊断方法有鸡胚接种法、血清中和试验、雏鸡感染法、荧光抗体试验。由于禽脑脊髓炎暂无特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预防来减少此病的发生。预防此病主要通过免疫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提高鸡群自身抗病能力,降低鸡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舒长潘 《兽医导刊》2016,(16):99-99
猪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此病经飞沫借呼吸道传播,流行季节能在1~2d时间迅速传播全群,带来的危害极大。此病临床诊断,极易与急性猪肺疫相混淆。咳嗽,发热等有着类似之处,应注意鉴别诊断。此病的防治应以“防”为重点,日常改善养殖管理,改善营养补给需求,清洁卫生养殖环境。发现患病猪,及时隔离施治。尝试用中西药治疗,同时,积极对症施治。并且,注意预控继发感染,尝试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基本上能有效预控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