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晚播小麦的面积逐渐扩大,而小麦地膜覆盖是解决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的突破性栽培技术措施。为了提高晚播小麦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和探讨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我们于1984年10月布置了小麦地膜覆盖不同揭膜期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设置在三门峡市会兴乡山前村,试验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无水浇条件,前茬绿豆与夏谷间作,绿豆亩产七十五公斤,谷子亩产一百五十公斤。前茬作  相似文献   

2.
陕南中高山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示范中,人们对中高山地膜玉米覆盖有个误区,即误认为地膜覆盖玉米播种用工多,投资大,增产不增收,无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使用地膜覆盖玉米可提高经济效益.据试验:4月11日播种的郧单1号到8月31日收获,生育期143天,经地膜覆盖的活动积温3401.70℃.而同露地的3069.90℃相比,前者增加积温331.80℃,在初盖膜10天内盖膜地要比露地温度增高2.3℃.所以,中高山地用地膜覆盖玉米可适时早播.经调查,地膜玉米相比露地玉米早抽雄15~1 8天.地膜玉米平均百株高度为161.9厘米,茎粗7.2厘米,根系七层65条,总长1431.5厘米,早熟20~25天,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露地玉米平均百株高度111.1厘米,茎粗6厘米,根系6层51条,总长1145.5厘米,两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洋葱平畦地膜覆盖后,3月24日到6月27日8时5厘米地温比对照提高。—3.8℃,3月和4月增温较多,5月和6月增温较少。地膜覆盖后洋蔥叶片、鳞茎和根系的大小、重量都比对照显著增加。在3月20日定植条件下,地膜覆盖亩产2634.38公斤,对照亩产1821.88公斤,处理比对照每亩增产812.5公斤,增产44.6%。这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可大面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兰考县爪营公社三大队,1.24亩花生高产试验田复盖地膜,增产显著,获得亩产900多斤.试验证明,花生复盖地膜的好处是:1.提高地温,出苗快,出苗齐:据观察,花生从播种到出苗15天时间里,盖膜的5厘米地温平均18℃以上,比不盖膜的高2℃,出苗期提早5天,出苗率达99%.收获时测定,比不盖膜的每亩多536穴,1072株.  相似文献   

5.
晚播小麦采用旧膜覆盖,比相同条件下露地栽培的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旧膜覆盖的晚播小麦,其单株性状和产量结果均略优(高)于新膜覆盖,为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是小麦生产中的一项显著增产技术。通过在膜上打孔穴播和垄盖膜际精播的不同覆盖方式、不同带距、不同播量的试验研究,证明在高水肥栽培条件下,两种模式均可获得高产,每公顷产量可达9000kg以上。在不同带距高产栽培中,窄行匀播比宽行播种增产潜力大,产量高;在不同播量中,以每公顷播种105kg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1983~1984年试验研究明确了地膜覆盖植棉是获得棉花早熟高产稳产的有效新技术,二年试验结果,地膜覆盖棉可比露地棉每亩增产皮棉30.6斤~37.7斤,增产率达18.1~20.3%,统计分析可达极显著,值得在我省和长江流域南方棉区推广。地膜覆盖植棉的增产原因在于地膜覆盖畦面改善了棉花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能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降低土壤窖重、疏松土壤,据测定地膜覆盖期间(4月中旬至7月上旬)5~20厘米根区土层日平均温度比露地高2.3~4.0℃,地积温1907.3~2081.7℃比露地增加198.8~364.5℃,由于盖膜使土壤增温、保墒、疏松,可使地膜覆盖棉易获全菌、壮苗,早发、早现蕾、多现蕾,早开花,结铃,从而比露地棉增加伏前桃和伏桃,显著地增加单株结铃数、每亩总铃数和铃重。生理上,地膜覆盖棉比露地棉总光合势和光合效率高,棉株功能叶生理活动旺盛,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合成可溶性糖类营养物质增多。因此能为棉株增蕾,增铃、增铃重,提供较多的有机养料。  相似文献   

8.
<正> 在农业生产上,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明显,但覆盖不同的色膜更会有奇妙的增产效果。 1 盖黑膜 黄瓜苗期用黑色膜覆盖几天,可以促使早日现蕾开花。在杂草严重的地块或高温季节栽培夏萝卜、白菜、菠菜、秋菜、黄瓜、晚番茄,用黑色膜覆盖效果较好。 2 盖红膜 甜菜含糖量增加,胡萝卜直根长得更大,韭菜叶宽肉厚,收获期提前,产量增加。棉花盖红色膜育苗,可使棉苗株高茎粗,根系长,侧根多,生长健壮,病害少。小麦盖红膜,可加速生长,产量增加,比晚播小麦增产1倍以上。 3 盖黄膜 用黄色膜覆盖黄瓜,可促进现蕾开花,增加产量0.5~1倍;覆盖芹菜和莴苣,植株生长高大,抽薹推迟;覆盖矮秆扁豆,植株节间增长,豆类生长壮实;覆盖茶树,茶叶品质上乘、产量高。  相似文献   

9.
我县不少社队地势高,水源缺乏.1981—1982年进行了水稻旱种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不论春播或夏播稻均表现早熟、省水、省肥、灭草、高产.1982年15.3亩麦茬水稻旱种地膜覆盖试验田,平均亩产837.1斤,比不覆盖每亩增产142.6斤.一、地膜覆盖的效果1、提高地温,促进早熟。根据两年试验测定,地膜覆盖的在0—40厘米土层中均有增温效果。1982年5月7日13时在桑庄  相似文献   

10.
晚茬冬小麦是指播种适期过后播种的冬小麦。目前,晚茬冬小麦的播种比例较大,并随着间套复种的发展有扩大的趋势。过去晚茬麦的单产较低,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晚茬冬小麦增产技术有了新突破,现将成功的增产技术总结如下:一、地膜覆盖增产技术晚茬麦地膜覆盖栽培法是在播后随即覆盖地膜,或播后适时盖膜,春季适时揭膜的栽培方法。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冬季光热条件,扩大温度利用范围,变晚为早,充分利用土、肥、水资源,是晚茬麦夺取高产的有效途径。盖膜比不盖膜可推迟播种期30天左右,每亩可增产100公斤左右。(一)增产原因第一是延长了晚…  相似文献   

11.
<正> 晚茬麦地膜覆盖比同期播种的露地麦有显著增产效果,这已为许多试验和生产实践所证实.但覆膜麦的晚播极限与旧地膜的增产效果迄今尚未见详细报道.1987~1989年我们在惠民地区中肥水条件下,研究了覆膜小麦的晚播极限和旧地膜的增产效果,探讨了有孔地膜的利用前景.一、晚茬麦旧膜覆盖的增产效果1988~1989年度设置了新、旧膜对比试验,以不覆膜为对照,每亩播量均为7.5公斤和15公斤.试验设在邹平县西店村,试验地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探讨芝麻地膜覆盖技术和增产效果,1983——1984年进行了芝麻地膜覆盖试验,现简要总结如下: 试验设三个处理,1、平播,2、播后盖膜,3、定苗后盖膜。重复三次.品种为郑芝一号.等行距种植,行距1.1尺,株距5—6寸,密度为每亩9500株。同时还进行了覆膜方法试验,设四个处理;1、平播,2、平播盖膜、3、埂播,4、埂播盖膜。重复四次。品种为周80—01和郑芝一号。等行距种植,行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们作了小麦分层施用磷肥的试验,试验分100斤过磷酸钙撒垡头、掩底,70斤掩底和30斤撒垡头三种方法,与不施磷肥作对照。得到的平均试验结果是:30斤撒垡头和70斤掩底的产量最高、单产560.8斤,比对照不施磷亩产320.8斤增产74.8%;比100斤撒垡头亩产448.4斤增产25%;比100斤掩底亩产484.2斤增产15.8%,通过磷肥分层施用,增加了产量,提高肥效,100斤磷肥分30斤  相似文献   

14.
夏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局(276600)陈效东1984年,莒南县首次在夏直播花生上进行了盖膜试验,通过三处试验表明:盖膜的平均亩产荚果222.75公斤,比未盖膜的平均亩产157.8公斤每亩增产64.95公斤,增产41.16%。较好...  相似文献   

15.
小麦拔节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在此前几天追施拔节肥,能提高产量。例如,1960—1961年我們試驗,品种为南大二四一九,3月20日拔节,在拔节前的3月16日每亩追施硫酸銨十斤、过磷酸鈣二十斤,結果亩产四百六十七点四斤,較不施的亩产四百三十点四斤增产8.6%。1961—1962年試驗,品种为吉利麦,3月19日拔节,于拔节前的3月2日每亩追施硫酸銨十斤,結果亩产三百五十六斤,比不施的亩产三百三十九点六斤增产4.8%。施拔节肥为什么能增产?它对小麦的生育起着怎样的影响?作者就1961—1962年試驗結果来說明这个問題。合肥地区自3月上旬以后,气温逐漸升高,小麦一般都在3月上旬到中旬先后进入拔节期。进入到拔节期,标志着它与前期生  相似文献   

16.
1982年,金县四十里公社东三十里大队第三生产队地覆膜盖土豆0.83亩,亩产5951.8斤,比相同条件下0.17亩不覆膜土豆亩产3817.6斤增产55.6%。覆膜栽培主要好处是:1.地温高、出苗早。从3月20日播种到4月13日的25天调查,覆膜的10厘米累计地温是347.9℃,日平均地温13.9℃,比不覆膜增加79.9℃,日平均地温提高3.2℃。由于覆膜地温高,土豆生根发芽快,出苗、现蕾、开花和结薯也早,覆膜土豆4月11日出苗,比不覆膜提早16天;5月7日现蕾,比不覆膜提早13天;5月15日开花,比不覆膜提早13天。2.上市早、收入多。覆膜土豆6月20、25、30日分三次收获(比普通栽培提早一个月左右),平均单价0.13元,覆膜亩产值777.65元,扣除地膜、除草剂费用为737.65元,比不  相似文献   

17.
<正> 晋中平川地区,水肥条件较好,但光热资源较差,棉花、甜菜、白菜等收获较晚时,复播冬小麦就不能适时播种,往往推迟到10月下旬,这种情况难以取得高产。平遥县达蒲乡桥头村自1986年以来,连续4年对特晚播冬小麦采取以地膜覆盖为主的综合措施,获得理想的效果,见表1。从表1看出,特晚播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4年平均亩产343.32公斤。这一措施甚至比露地适时播种还有增产作用。1990年10月20日至12月2日播种的,由于采取地膜覆盖,比9月23日(秋分)播种亩产315.2公斤还增产10.8%。一、特晚播地膜覆盖冬小麦栽培要点 1.要选择壤土或中壤土,播前要浇足底墒水,每亩施农家肥60—80担,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8.
催芽、覆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皖麦38、内乡188和周麦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各设崔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幼穗分化时间延长,亩穗数提高11.2-13.9%;穗粒数增加23.2%-39.4%,千粒重提高7.4-9.7%,增产幅度达50.9-73.7%,说明在连阴雨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下,催芽盖膜播种是较为理想的增产措施,但从投入和环境角度看,催芽不盖膜种植既简便易行,又能显著增产,是一种现实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据试验,冬前用地膜覆盖的草莓,青株率和绿叶面积达80%,成活率100%,比不覆膜的草莓提前10天开花结果,每亩可增产40%以上。草莓地膜覆盖可于11月封冻前进行。覆盖前要浇一遍水。5~7天后将草莓植株上的枯叶剪掉,然后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压严,膜上再盖上7-10厘米厚的麦糠。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们选用柽麻作短期绿肥,在全省各地进行了示范试验。通过试验,明确了以下几种茬口可以短期插种柽麻: 一、春玉米茬插种柽麻 宿迁县农业科学试验站,利用春玉米茬插种柽麻,8月13日插种,9月29日掩青,柽麻株高1.4米,亩产鲜草2340斤。第二年插种柽麻的小麦比不插种的增产11.4%。麦收后又栽种水稻,插种柽麻的水稻亩产1072斤,比不插种的增产2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