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平原冬春少雨雪,冬小麦常因干旱影响生长,甚至减产。在冬季和早春对小麦进行锄划可以疏松地表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去除杂草,起到松土保墒的作用。传统小麦锄划是人工用锄头或三齿钩进行锄草、松土,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为实现小麦锄划机械化,河北省邯郸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成功研制了"旋转式"和"齿形锄铲式"两种小麦中耕锄划机,并就两种机型分别申请了专利。这两种锄划机可以明显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的水分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中耕深松属于机械化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在干旱地区或季节,中耕深松可切断表土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减轻土壤干旱程度,同时可消灭杂草,防止水分和养料的消耗,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要点之一。为此,论述了中耕深松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蓄水保墒的作用,指出了1HS-1.2中耕深松机械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第三讲现代地下灌溉机械设备(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 现代地下渗灌系统与设备。3.1 特点与应用范围。3.1.1 现代地下渗灌技术。是将微压水通过埋在地表下作物主要根区的透水管管壁微孔(缝)向外渗出,即与土壤毛细管对接.将水分扩散直接变为土壤水.使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先进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2012,(23):42-44
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进行锄草、松土叫做中耕。中耕可以使土壤的表层疏松,防止水分蒸发,使空气流通,提高土壤温度,加速肥料的分解,消灭杂草,从而促进作物生长。中耕拖拉机主要用于中耕作物行间管理,也兼用于其他作业,其特点是轮胎较窄、离地间隙较高,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转向操纵性和视野。20世纪20年代,中耕拖拉机开始出现,用来代替马匹和骡子等畜力,有效提高了小型农场的生产力,减少了雇  相似文献   

5.
非标准状况下作物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作物系数是计算作物需水量必不可少的参数。对非标准状况下,FAO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综述。计算作物系数的非标准状况分四种情况;(1)水分胁迫(缺水);(2)自然植被、稀少植物和非原始植被;(3)不同管理水平状态;(4)非生长季节。最后提出,非标准状况下作物系数的确定比较复杂,实际应用时,应首先区别于标准状况的各项因素,然后推求作物系数。  相似文献   

6.
作物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土壤过酸或过碱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作物缺素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7.
高梁[Sorghum bicolor(L.)Moench]起源于贫瘠的非洲大陆,恶劣的生存条件铸就它具有抗逆境的秉性,广泛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这一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成为世界上第五大谷类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水稻和大麦(http://www.fao.org),被视为干旱和盐碱土壤农业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主要作物。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分利用率与光合速率的温室作物需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融合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和光合速率的温室作物需水模型构建方法。在获取不同温度、光量子通量密度、CO2浓度和土壤含水率嵌套条件下番茄净光合速率和WUE的基础上,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构建光合速率和WUE预测模型;继而获取不同环境嵌套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曲线,利用 U弦长曲率法获取光合速率约束下的土壤含水率调控适宜区间;在此区间内,基于WUE预测模型,以水分利用率最大为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获取土壤含水率调控目标值;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建立作物需水模型。结果表明,需水模型的训练精度为0.9969,测试精度为0.9788,均方根误差为0.23%,拟合效果良好。与单一考虑光合效率最优的模型相比,本模型WUE平均提高15.22%,土壤含水率平均下降12.76%,光合速率平均下降4.05%。说明融合WUE-光合速率的需水模型能兼顾作物需求和经济效益,可为温室土壤含水率的精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再生水充分灌(A1)、再生水适宜灌(A2)、再生水轻微干旱胁迫(A3)、再生水中度干旱胁迫(A4)4种水分处理的田间试验为基础,结合水量平衡方程、Penman-Monteith公式、作物系数(KfC)和需水系数(A)的计算方法及当地1955--2002年气象资料,研究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早熟禾的耗水特性、结构组成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水量与早熟禾(Poapratensis L.)生育期的总耗水量、耗水强度、灌溉水的消耗比例呈明显正相关,与降水消耗比例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呈负相关,与剪草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4种水分处理下,早熟禾的耗水量60%以上来自降水,A4处理的降水消耗比例达69.09%;作物系数与作物需水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与灌水量呈明显正相关,在7、8月份最大达1.91~1.73(4种水分处理)。最后推荐出了25%、50%、75%和95%4种水平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生物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是反映作物长势和作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为实现农业精准管理,本文以不同水分处理的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探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平台结合作物生长模型估测青贮玉米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可行性。首先,将基于高时空分辨率无人机多光谱图像估测的关键作物参数蒸腾系数kt输入到简单的水分效率模型中,来拟合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然后,采用拟合的WUE、WP*估算相同水分和不同水分状况下的玉米生物量,并进行验证;基于高时空分辨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图像获取了大田尺度上的WUE、WP*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气象和土壤水分数据计算的实际蒸腾量∑Tc,adj和∑ktkswkst(ksw、kst为环境胁迫因子)与玉米生物量具有极显著(P<0.001)的相关性,不同水分处理下WUE的决定系数R2均不小于0.92,WP*的R2均不小于0.93。在同一水分胁迫下,使用拟合的WUE和WP*对生物量的估测精度几乎相同,玉米V-R4生育期估测精度较高,WUE的RMSE为126g/m2,WP*的RMSE为91.7g/m2,一致性指数d均为0.98,但在R5-R6生育期内精度不高。在不同水分胁迫下,使用WUE和WP*估测生物量时,WUE容易受到水分胁迫影响,精度较低(RMSE为306g/m2,d=0.93),而WP*的精度较高(RMSE为195g/m2,d=0.97)。研究表明,将无人机遥感平台与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能够很好地估测大田玉米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冬季或早春气温较低,作物施肥有诸多讲究:宜施碳铵冬季气温低,碳铵不易挥发分解,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属于典型的“速效肥”,可及时为作物提供氮素营养。有:人做过试验,冬季麦田追施碳酸氢铵,其效果比在高温季节‘施用提高1~1.5倍。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不同灌溉方式春玉米耗水特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地表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并存。为寻求更加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设置畦灌、沟灌和滴灌3种不同灌溉方式,并在沟灌和滴灌下设置高、中、低3个灌水水平,以传统畦灌为对照,分析了春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响应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畦灌下平均有10%的灌水通过深层渗漏而损失,而滴灌低水处理每个生长季有10.5~29.0 mm的地下水通过毛管上升进入根区而被作物吸收;滴灌条件下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响应系数Ky(0.684)小于沟灌(0.821 5),说明因作物耗水量的减少所引起的减产幅度更小,这更易于在潜在干旱胁迫下维持较高的作物产量;相对于传统畦灌,沟灌高水处理可以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和净收益,中水处理可以在保持产量和净收益持平的情况下,节约灌溉水31%;滴灌条件下,维持土壤水势-10 k Pa和-30 k Pa以上的高水和中水处理相对节水分别为19%和57%,且提高春玉米籽粒产量分别为21%和15%,提高净收益分别为28%和22%,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因此,综合考虑黄河引水情况、地下水状况和农民接受程度等因素,建议将沟灌中水处理或滴灌中水处理作为替代传统畦灌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富尔磷钾菌肥是由黑龙江省富拉尔基农业科研所研制的无公害生物菌肥。它具有高效补钾、补磷作用,1.5kg本肥相当于20kg氯化钾和25kg的普通过磷酸钙,并能将土壤中无效磷、无效钾转化为作物可直接吸收的速效钾和有效磷。固氮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作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氮,为作物生长补充丰富的氮、磷、钾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倒伏性、抗病性,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定水分应力对果园的水分吸收模型和作物实际蒸腾蒸发量(AET)的影响,本项研究对五年树龄的桃树进行两种喷灌处理(分别为按计算的最大腾发量(MET)的50%和100%进行灌溉)。AET的估算是采用一种根据排出的水量和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之间关系而产生的简化水量平衡法。测量仪器选用中子仪。灌水充足时,桃树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量来自于地表0~60cm厚的土层。如果土壤含水量减少,则吸收的水分趋向来自于深层土壤,这是因为深层土壤水分上升到表层,或是由于增加了深层根系吸水量。两种处理比较,其中50%MET处理的AET值从7月到9月是减小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气孔关闭的缘故。50%MET处理从6月到9月不见出现排水,而100%MET处理大约有1mm/天的排水,并延续到8月底,直到9月份土壤干旱时才停止。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条件下作物生态吸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农田灌溉是污水处理回用的主要目标,研究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种植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污水灌溉重金属(Pb)污染条件下,玉米种植对铅吸收的效应问题,其中包括不同生育期玉米根、茎、叶含铅量的分布,成熟期玉米主要部位对铅的吸收作用,成熟期玉米籽实对铅的吸收,玉米对土壤中铅吸收的分异特性,以及土壤中铅的迁移分析等。研究成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污灌水资源,减轻土壤污染,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播种时间 有作物残茬覆盖的土壤与裸露土壤比,其春季的地温较低,如果播种过早,在低温下种子的发芽率降低,种芽的生长变慢,在通透性较差的土壤上,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在免耕情况下,使土壤地温上升很困难。在免  相似文献   

17.
在冬小麦生长期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作物系统中水分运动及不同形态氮素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有机氮的矿化、铵氮的硝化与挥发、硝态氮的反硝化以及土壤吸附、作物吸收等多种影响因素,利用溶质扩散──对流方程模拟了冬小麦生长期田间水分、铵氮、硝态氮含量及其分布的变化。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比较说明,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田间的实际情况。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水定额情况下,60mm/次的灌水量就能基本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且几乎不造成深层渗漏。增大灌水定额,作物吸收水量的增加十分有限,却可能导致大量水的深层渗漏损失,溶解在土壤水中的硝态氮亦随土壤水往深层移动,作物吸收的氮量有所减少,并且随土壤水的下渗,硝态氮的深层渗漏损失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续)赤峰市农机局阎杰,于振起,林新民,张远生(上接第3期)5机械耕作可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水分是作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陈代谢活动的重要条件.种子的发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土壤里的养分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农作物的根系...  相似文献   

19.
第三讲作物的生理节水及需水关键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节水灌溉》1999,(1):35-37
传统的农田灌溉理论曾简单地认为,任何生育阶段、任何程度的水分亏缺都将造成作物产量降低,因此整个生育期都必须保持充分供水,即充分灌溉。而近代水分生理学的研究认为,适当地水分“干、湿”交替对于促进群体的高产更为有效。作物本身具有生理节水与抗旱的能力,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不同,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同,需水的高峰期并不是对水分的最敏感期,即需水关键期。正像一个人饭量最大的时期并不是生长最快的时期一样,究竟作物的生理节水能力怎样,需水关键期在哪里,近几年我们作了较深入细致的探讨,但还需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节约大量的灌溉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考虑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PAC)的基础上,在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设定了不同的最佳土壤湿度;同时通过天气环境参数来预测作物的腾发量;最后根据土壤湿度、作物腾发量以及作物的生长阶段来模糊决策作物的灌水量。结果表明在考虑土壤、作物和大气的综合作用下,根据多因素对作物灌水量进行模糊智能决策,比根据单一参数预测作物的灌水量,预测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