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浙江农业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农业的主要灾害之一,明确洪水灾害的各种致灾因子及各因子的权重有利于加强农业洪水灾害的防御和管理工作.本文由15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将浙江农业洪水风险指标分为5类共23个因子,构建研究基本模型,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量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和农业自身因素对浙江农业洪水风险的影响程度较高,梅雨气候、农业生产种类和台风暴雨是位居前三位的风险指标.因此,应该从做好针对恶劣天气的防洪预案,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加强洪水频率较高地区的灾害管理,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人手,做好农业洪水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不同类型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因其复杂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山洪灾害发生最为密集的地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分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长江流域大尺度(跨省级)区域的山洪灾害易发性研究可为长江流域及相似区域的山洪灾害评价研究以及规划、部署、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合考虑影响山洪灾害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以县域为评价单元,构建各类山洪灾害易发程度指标体系,基于Matlab,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类山洪灾害易发性指数。据此,利用ArcGIS自然间距分类方案将长江流域划分为4个山洪灾害易发区,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非防治区。结果表明:溪河洪水灾害呈现由东向西灾害易发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在流域的中东部地区;滑坡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上游干流附近滇北和陇南山地,尤以四川盆地以东地区最为集中;泥石流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流域西部,其中以断裂带发育的第一、二阶梯过渡带最为密集。划分结果显示各类山洪灾害在流域内的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不同类型山洪灾害的历史发生次数在高易发区的集中程度均在80%以上,表明分区结果能够较好反映各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热带雨林地区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模糊数学法的支持下,建立了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洪水灾害人口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洪水灾害人口风险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模糊数学法能较好地分析洪水灾害人口风险,利用模糊综合评价GIS模型评价洪水灾害人口风险是可行的.确定栅格数据层模糊子集分级的间隔值和构建模糊隶属函数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4.
正历经近2个月的持续强降雨,我国长江流域严重的洪涝灾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洪水风险客观存在,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在农业防洪救灾理念和技术上不断改进,发展出了诸多有效的防控手段。"在主要农作物涝渍灾害防控关键技术方  相似文献   

5.
洪水等级是描述洪水大小的简易指标,根据重现期,洪水可以划分为12个等级.根据宜昌站和汉口站洪水资料,对长江流域干流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等级标准进行了探讨,对长江干流1998 a洪水等级进行了推究.结果表明:1998 a在长江干流上洪峰等级不大,但30 d洪量和60 d洪量为4~6级的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蓄滞洪区和灾害信息传播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蓄滞洪区洪水灾害信息传播的涵义,并说明其传播的一般过程。从洪水灾害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洪水灾害信息传输与扩散以及洪水灾害信息反馈和信息共享4个方面对蓄滞洪区洪水灾害信息传播的机制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机制运行与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蓄滞洪区和灾害信息传播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蓄滞洪区洪水灾害信息传播的涵义,并说明其传播的一般过程。从洪水灾害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洪水灾害信息传输与扩散以及洪水灾害信息反馈和信息共享4个方面对蓄滞洪区洪水灾害信息传播的机制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机制运行与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做了界定,在综述国内外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得性原则,依据城市洪水灾害形成机制,构建了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旨在为城市洪灾损失评估和灾害补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即从形成洪水灾害的机理出发,首先建立研究区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模型,然后再建立研究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江河众多、海岸线较长,由此导致的洪水灾害给我国造成了较大损失。本文简单梳理了国内学者关于我国洪水灾害的文献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应该创新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方法,加强生态工程在洪水灾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引导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参与到洪水灾害风险分散体系,适时发行相关巨灾债券,尽可能把国内洪水风险引渡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mall temperate lakes (<20 square kilometers) indicates that the mixing depth or epilimn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light penetration measured as Secchi depth. Clearer lakes have deeper mixing depths. This relation is the result of greater penetration of incident solar radiation in lakes and enclosures with high water clarity. Data show that light penetration is largely a function of size distribution and biomass of algae as indicated by a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ex of plankton size distribution (slope) and Secchi depth. Larger or steeper slopes (indicative of communities dominated by small plankton) are associated with shallower Secchi depth. In lakes with high abundances of planktivorous fish, water clarity or light penetration is reduced because large zooplankton, which feed on small algae, are reduced by fish predation. The net effect is a shallower mixing depth, lower metalimnetic temperature and lower heat content in the water column. Consequently, the biomas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 can change 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heat content of small lakes by modifying light pene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