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稻米》2005,(2):2-2
2005年,农业部明确我国50个水稻主导品种。华南稻区:Ⅱ优128、粤香占、齐粒丝苗、金优253、Ⅱ优15、博优998、博优253;长江流域稻区:早稻为金优402、金优463、金优974、中鉴99—38、湘早籼31号、鄂早18、早籼14.中稻为Ⅱ优725、D优527、宜香1577、Ⅱ优7号、Ⅱ优602、两优培九、  相似文献   

2.
2003年2月 ,农业部发布公告 ,共有121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其中 ,水稻品种有31个。它们是 :博II优15、粤丰占、冈优1577、冈优527、D优527、汕优448、II优718、秀水13(原名 :丙95 -13)、清江1号 (原名 :辐优57)、秋优1025、博优938(原名 :博优9308)、博II优213、中津1号 (原名 :中作9714)、津粳杂2号 (原名 :津优9701)、垦稻98-1、垦育16号、雨田1号、辽粳288、沈稻8718、盐两优2818(原名 :GB028S/C418)、开粳3号 (原名 :开9502)、抚粳4号 (原名 :抚85101)、新生71、九稻27(原名 :九新152)、宁粳23号 (原名 …  相似文献   

3.
日前 ,57个水稻、旱稻品种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这些品种是 :华航一号、菲优多系1号、优优998、T优5537、D奇宝优1号、丰华占、博优253、博优1025、博优998、嘉早312、八两优96(810S×怀96 -1)、中选181、中选972、德农2000(原名 :协优7954)、冈优3551、红优2009、富优1号 (原名 :II优21)、B优827(原名 :803A/527)、中优177、川香优2号、宜香1577(原名 :宜香优1577)、两优932、II优084、K优818、丰优香占 (原名 :25优6547)、I优86、安两优318(安湘S×R318)、威优134、两优363、中优448、湘晚籼10号 (原名 :农香…  相似文献   

4.
安徽评出市场畅销优质米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17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和安徽省粮食局评选出20个市场畅销的优质米品种组合和19个有开发潜力优质稻米品种。市场畅销优质米品种 ,早稻有 :早籼14、早籼65、香两优68 ;中稻有 :协优92、中籼92011、扬稻6号、两优培九、皖稻77、协优9019、绿稻24、西光、III优98、豫粳6号、天协1号 ;晚稻有 :2301S/288、培两优288、晚粳97、皖稻62、武香粳9号、70优9号。有开发潜力的优质米品种有 :金奉8号、淮两优3号、南京16、浪强二号、新香优80、珍珠香、南韩多产稻、中国香米、川香优2号、茉莉香、千里香、湘晚籼5号、丰优162、赣晚籼30、武…  相似文献   

5.
林海 《中国稻米》2000,(1):17-18
由于从200O年起南方早税稻品种将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优质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了较大推广。各地确定的优质稻品种,湖南高档的为湘晚舢2号、3号、5号、9号、10号、11号、中香五号,中档的为中化早5号、中化早81、中鉴IOO、香两代68、培两优288;江西早稻为嘉育948、金优4O2、优14O2、嘉早935、赣早舢37号、香两代68、安两代早25、中鉴IOO,晚稻为中香1号、赣晚讪19号、赣晚税923、江西丝苗、鹰代晚、赣晚舢14号、65002、金优桂99、博优752;湖北优质的有扬稻6号、嘉育948、舟903、金优桂99、常化63、荆优928、金优158、香两优…  相似文献   

6.
《中国稻米》2019,(3):79-79
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9年超级稻确认品种的通知,确认宁粳7号、深两优862、隆两优1308、隆两优1377、和两优713、Y两优957、隆两优1212、晶两优1212、华浙优1号、万太优3158等10个品种为2019年超级稻品种。同时,取消推广面积未达要求的国稻1号、金优299、II优084、II优7954、准两优527、甬优6号、天优122、金优527、D优202等9个品种的超级稻冠名。目前,经农业农村部确认、可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共132个。  相似文献   

7.
江苏评出 18个优质稻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稻米》2001,(3):11
为进一步摸清水稻优质品种资源 ,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 ,江苏省日前举办了首届优质稻谷评比活动。近年来 ,江苏省水稻优质化进程有了较大突破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有18个粳稻样品达到1999年颁布的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其中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稻谷标准的有2个 ,二级的有5个 ,三级的有11个。18个优质品种中 ,适合在江苏省不同区域推广的粳稻品种 (系 )有 :适宜在沿淮及淮北稻区种植的早丰9号 ,淮北稻区种植的97 -1,苏中及沿淮稻区种植的盐粳5号和泗稻10号 ,太湖稻区种植的86优8号 ;可以加快产业…  相似文献   

8.
新闻集锦9则     
《中国稻米》2000,(2):40
●农业部制定<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和建设规划> 为使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大力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方向发展,农业部最近又下发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和建设规划>.该规划在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建设现状、主要问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后,着重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总体布局等内容作了阐述. ●专家建议加强种质资源保存利用 21世纪我国将面临人口膨胀、粮食需求增加和环境恶化的挑战,为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我国植物遗传资源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农科院品质所、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和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近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中国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战略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对种质资源工作这种基础性研究要给予全力支持. ●200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中等偏重发生根据病虫发生基数以及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0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其中以迁飞性及钻蛀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为主,发生面积虫害6.55亿亩,病害3.3亿亩.稻飞虱在华南南部早稻区为中等发生,华南北部、江南大部早稻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单季稻区虫口密度仍可能较大;稻纵卷叶螟在东部及西南稻区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其它稻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在长江中下游及江淮流域和江南大部稻区仍可能保持近年来危害加重之势,三化螟在大部稻区继续回升;稻瘿蚊在华南、西南南部稻区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发生面积1500万亩;稻瘟病大部为中等发生,轻于1998年;纹枯病为害将平稳发展,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区域扩大,对水稻的为害将逐渐超过白叶枯病. ●低温储粮将成为现实由国家粮食储备科学研究院立项的"谷物的低温储藏”课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地推出了国内首台粮仓谷物冷却机组,给专业制冷设备测试和大规模实仓储粮降温试验,证明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江西省农业厅优良品种早推荐今年,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好良种推广工作,江西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经过研究探讨,向全省农民推荐34个水稻种植品种,以供广大农民选择.在水稻推荐品种中, 有主推品种18个, 包括早稻:安两优25、香两优68、优I 66、金优402、优I 402、金优71、中鉴100、赣早籼37号.一晚:博优赣28号、两优培九(65002)、II优838.二晚:金优桂99、优I 465、K优7号、汕优647、培两优288、赣晚籼19号(9194)、赣晚籼29号(鹰优晚1号).饲料稻:中组一号、V优56.示范品种16个,包括早稻:安两优402、金优浙3、中9A/71、浙辐910、双优早、丰优早11号.晚:65396、特优D2、江II优63、II优162、923.二晚;中9A/838、培两优茂选、中9A/46、金优198、协优6266. ●湖北请来专家荐良种湖北省政府日前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在武汉举行了首届优质稻米评审活动,共评出21个优质稻米品种(系)加以推广,为加快农业结构起到促进作用.其中,黄梅晚籼天然香稻米优质香型稻米,孝南早籼164等4个品种为一级优质稻米,湖北省农科院两优培九等6个品种为二级优质稻米,应城早籼舟优903等8个品种为三级优质稻米. ●大米市场将继续走低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获悉,2000年我国大米市场总的销售趋势是:市场饱和,供大于求,销路不畅,价格继续走低.我国大米价格走低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为前所未有,导致国内各地大米价格连续3年低迷,价格已降至历年最低水平.业内人士称,我国大米价格走低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扩种水稻面积须慎重,切勿盲目发展,以防"谷贱伤农”. ●联合国粮食局农组织指出三十三国粮食极度匮乏联合国粮农组织2000年2月16日指出,目前全球有33个国家存在粮食极度匮乏问题.粮农组织估计1999年世界谷物产量达到18.72亿吨,略低于1998年的产量.但该组织还说,这一产量低于1999年到2000年的预期需求,因此,4年来将不得下首次动用全球谷物储备.除洪水或干旱这样的自然原因外,经济停滞不前和内乱也被列为食品匮乏的主要原因. ●水稻内移入玉米基因日本的农业科学家成功地将玉米的磷酸烯醇丙酮酸羰基酸(PEPC)基因导入了水稻,结果,使水稻的碳固化率提高了5%~10%,光合作用能力提高了40~100倍,基本上达到了玉米的水平.科研人员认为,虽然光合效率只提高了5%~10%,但把二氧化碳固化为4个碳原子化合物的C4植物除PEPC之外还有两种重要的酶,若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水稻的大幅度增产仍有潜力. (本刊辑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米》2000,(2):23
日前,农业部公告(第107号),全国有24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这些品种是:优Ⅰ66、中农稻1号(原名中作9128)、辽盐9号、辽盐糯10号、垦育12号(原名WD06)、超产1号、辽粳294、优优128、Ⅱ优128、镇稻6号(原名镇稻532)、K优17、K优5号、K优404、山溪占11、优优389(原名优Ⅰ389)、Ⅱ优838、鄂糯7号、特籼占13、Ⅱ优92(原名Ⅱ优20964)、威优402、连粳2号(原名连8671)、宝农12(原名92-12)、特优18、新优赣22号(原名新优752). (本刊)  相似文献   

10.
<正> 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87年3月审定通过了七个水稻新品种,并命名推广。这些品种有:秀优57、盐粳1号、铁粳2号、中花9号、丹粳1号、抚粳2号、辽糯一号,现分别介绍如下:高产、优质、耐旱水稻新品种"秀优57" "秀优57"水稻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全国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组织了华南早籼组、早籼早中熟组、中籼迟熟(A、B)组、晚籼早熟组、晚籼中迟熟组、双季晚粳组7个熟组的区试以及华南早籼组、早籼早中熟组、中籼迟熟A组、双季晚粳组4个熟组的生产试验。供试品种(组合)67个,试验点次127个。经对试验资料的总结分析,有11个品种(组合)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并推荐全国品种审定,现介绍如下:(1)优优8821: 三系杂交组合,广东农科院水稻所选育。1997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华南早籼组区试,平均产量6655.5kg/hm2,分别比对照七山占(CK1)、汕优桂99(CK2)增产10.3%、7.3%,达显著…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3年1月在长沙审定通过了20个新品种,认定了4个品种。 审定合格的新品种有:水稻品种“湘早籼13号”(原编号“怀4077-2”)、“湘早籼14号”(原名“怀早5号”)、“湘早籼15号”(原编号“86-70”)、“余水糯”、“威优77”、“I优323”(优IA×323)、“协优432”;大麦品种“湘皮2号”(原编号“1902”);小麦品种“湘麦13号” (原编号“湘1201”);玉米品种“掖单51”;绿豆品种“中绿1号”;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3.
云粳4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高产中间材料云粳14号/云粳优3号为母本、优质中间材料云粳优3号//云粳优4号/云粳优1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11代系统选择育成的优质香型粳稻新品种。从F3代集团单株选拔开始,同步进行稻米品质、丰产性、抗病性、耐寒性等特性鉴定,育成的云粳48号具有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综合优良性状。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云南省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450~1 85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类似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早稻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晚稻威优644、金优207、培两优210、汕优46、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功能叶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化酶(SDPS)与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等碳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实际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和金优402,晚稻金优207和汕优46其净光合速率较高;早稻湘早籼29、金优402、湘早143和晚稻金优207、湘晚籼10号、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sPS活性较强;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新香优80其功能叶和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较强.考种计产结果也表明,早稻湘早籼29、湘早143、湘早籼24和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10、新香优80具有大穗型、高结实率和粒大的特点,因而产量较高,适宜作高产水稻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996年5月13日,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组合)有9个,即皖稻61号、皖稻59号、皖稻28号、皖稻30号、皖稻32号、皖稻34号、皖稻36号、皖稻38号和皖稻40号。(1)晚稻61号(原名213选):系安徽省巢湖地区农科所从早籼213中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籼水稻品种。经1992~1994年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浙辐802、二九丰、早籼213和8B40)增产4.7%~10.6%。一般单产约6000kg/hm2。该品种茎秆粗壮,株形紧凑,株高约86cm。每穗总粒数近110粒,结实率75%以上,千粒重24g,米质中等偏上,腹白较大。全生育期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米》2001,(2):22
2000年全国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共有13个,现将其品种名称和选育单位介绍如下: 川丰2号(原名冈优364)(四川省种子站、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四川省江油市种子公司)、D优68(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中心)、Ⅱ优16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优优8821(广东省肇庆市农科所)、粤香占(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嘉早935(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中组1号(中国水稻研究所)、武运粳7号(原名9522)(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9优418(原名9A/418)(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津星1号(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富源四号(原名吉96D10)(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九稻22号(原名九9432)(吉林省吉林市农科院)、九稻23号(原名九9423)(吉林省吉林市农科院) (本刊)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段传嘉 《作物研究》1991,5(2):45-45
“七五”期间,湖南“常规水稻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进展。五年间共育成水稻新品种27个,其中早籼14个,他们是:湘早籼4号、湘早籼5号、湘早籼7号、HA79137-4、卡青90、早香17、衡早籼2号、衡早籼3号、郴早籼7号、岳早籼3号、邵早籼1号、娄早籼1号、娄早糯1号、益早香1号;中籼2个:湘中籼2号、湘州号;晚籼8个;湘晚籼1号、余红1号、84-177、衡晚籼1号、岳晚籼2号、益晚籼1号、娄晚籼1号、212;晚粳3个:桂武糯、益晚粳1号、娄玉稻。这些新品种,“七五”期间累计推广1944万亩,增产稻谷4.5亿kg,创经济效益3亿多元。另外,还培育出了一批有苗头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9.
于2012年选取潜育化典型田块为试验田,研究了部分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早晚稻的耐潜性。结果表明,耐潜型的早稻品种为湘早籼45和金优458,敏感型的早稻品种为中嘉早17和湘早籼3号;耐潜型的晚稻品种为湘晚籼13,敏感型的晚稻品种为黄华占和天优华占。通过翻耕及垄畦栽培的方式可提高潜育化稻田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综合信息     
2006年国家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续一编号国审稻200603020060312006032200603320060342006035200603620060372006038200603920060402006041200604220060432006044200604520060462006047品种名称宜香527宜香481金优11三香优410内2优6号科优8377绿丰20K优52Ⅱ优1259冈优188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