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村、组调解组织建设。完善调解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规范行为。强化村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调整充实村、组调解组织,保证一般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调控。  相似文献   

2.
沂蒙山区的沂源县立足于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在村级探索建立了以党员为主体的家族调解员、村民小组调解组、村(居)调解委员会“三层”调解网络,建立完善“五项”工作制度,实现了村内矛盾纠纷化解的无缝隙覆盖,基本实现了“家庭矛盾不出门、邻里矛盾不出组、社会矛盾不出村”的目标,筑牢了维护农村稳定、社会和谐的坚强防线.  相似文献   

3.
家庭矛盾不出门、邻里矛盾不出组、社会矛盾不出村,‘三层调解’让乡亲们气顺了,纠纷少了,和谐多了,这个法子真好啊!山东省沂源县南麻镇埠下村60多岁的村民白咸增乐呵呵地说。南麻镇构建第一道防线,筑牢大调解格局的成功做法,引来了广大村民的赞誉。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矛盾纠纷时有发生,是全县出了名的穷村、“乱村“。从2006年开始,该村实施矛盾纠纷预防机制,连续3年无矛盾纠纷激化,无上访案件,无刑事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无民转刑案件,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纠纷调在家门口”的目标。该村先后被评为省市县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安全文明建设先进村,国家级文明古村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许某今年三月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矛盾,原因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允许许某将他承包的土地出租给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承包经营合同中并没有规定这一条,请问许某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解决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6.
为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有效化解基层矛盾,推进任丘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7.
(续第2期第39页) 三、调解制度 调解是我国解决民事争议的传统方式,通常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彼此信任的第三人从中斡旋,通过相互谅解、让步,达成一致,解决纠纷.乡村组织调解,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的一大特色,也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制度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有62万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502万个组级集体经济组织、2.26亿家庭承包农户,农村土地承包量多面广,情况复杂.赋予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职责,有利于把纠纷解决在当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开辟了属地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8.
张萍 《农技服务》2022,(6):106-108
在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是保障土地流转有序进行和农户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为更好推进开远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提供参考,总结开远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措施,指出其中存在处理矛盾纠纷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不足、人员队伍力量不足、仲裁...  相似文献   

9.
赵善 《农家致富》2010,(1):56-56
进出要随手关门啊。谁家的车放在外面啊,快推进去。每天早晚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京泰路街道宫涵村的胡建国等43名治安中心户长拿着喇叭在村子里巡逻。宫涵村委会负责人孙正坤说,自从有了这批‘户长’,大矛盾不出村,小纠纷不出组鸡毛蒜皮的事也都能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0.
薛平 《甘肃农业》2011,(1):45-45,47
近几年,由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而引发的权属纠纷,承包经营权纠纷,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纠纷等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新机制,已成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的纠纷与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构,依据法律条款,结合土地承包政策对纠纷进行仲裁调解,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2.
正因势利导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二轮土地承包时,土地不俏,延包工作不完善。现在土地俏了,有利于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我们要因势利导,把调解土地纠纷与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结合起来,把调解土地纠纷与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结合起来,做到调解一例纠纷,完善一批农户的手续和合同。  相似文献   

13.
因势利导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二轮土地承包时,土地不俏,延包工作不完善。现在土地俏了,有利于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我们要因势利导,把调解土地纠纷与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结合起来,把调解土地纠纷与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结合起来,做到调解一例纠纷,完善一批农户的手续和合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土地纠纷案件屡见不鲜,这些纠纷主要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调解,个别矛盾纠纷不能有效解决。今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云南农业》2023,(11):17-19
<正>随着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滇东粮仓”曲靖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且流转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因土地流转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多。通过对曲靖市土地流转基本情况系统研究,分析土地流转所产生的矛盾纠纷状况、形成原因、特征类型等,提出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和工作机制、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调解作用等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化解的对策建议,从源头上防止此类纠纷发生和扩大。  相似文献   

16.
赵善 《当代农业》2010,(1):56-56
“进出要随手关门啊。”“谁家的车放在外面啊,快推进去。”每天早晚,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京泰路街道宫涵村的胡建国等43名治安中心户长.拿着喇叭在村子里巡逻。宫涵村委会负责人孙正坤说.“自从有了这批‘户长’.大矛盾不出村.小纠纷不出组,鸡毛蒜皮的事也都能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房屋拆迂、企业改制、涉土纠纷等容易引发重大矛盾的突出问题,新安县信访局实行“源头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信访专职后备干部和群众工作特派员的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建立矛盾纠纷防范化解制度和县乡村三级联动制度,切实做好化解防范工作,坚决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力争大事不出县,小事不出村,确保新安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广东省东莞市的麻涌镇为例,纵观该镇的主要问题并做出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该镇矛盾种类多,主要有土地征用纠纷、劳务纠纷、民间琐事纠纷三类。虽然解决方式多样,包括调解、集体上访、仲裁、诉讼,但主要还是以村委会调解为主。村委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被动,有限的调解效果,不完善的法律顾问制度,使得许多问题也不能得到解决。笔者实地走访了麻涌镇多个村落的民委员村会,在对村委会负责人的询问中了解了本地区村居社会矛盾类型和解决方式并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至今已经有10年时间了,农民的土地纠纷案件解决的方法也由政府解决为主逐步转向由法制解决。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实施,更加规范了土地纠纷处理的程序。多年来经过全体经管干部的共同努力,广泛宣传土地承包的政策法规,规范村集体资源发包的程序,县乡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配齐土地流转资信审查员和合同签定鉴证员,土地流转都已经依法有序开展,近几年来因土地纠纷上访人数逐年减少,但解决起来难度都很大。上半年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全县进行了专题调研。2010年末全县仲裁部门和乡镇调解  相似文献   

20.
最近,浙江省杭州市正在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以此来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的合法权益。杭州市政府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调解工作要在调解人员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