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同心县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同心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建议,对加快同心县小杂粮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吕梁作为山西杂粮的黄金产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迈上了新台阶。本文通过对吕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加快吕梁杂粮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湖南省特色杂粮产业的思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省杂粮种植面积小而散、杂粮科技投入不足、加工规模小等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发展特色杂粮产业的思路与对策:正确定位,整合资源,区域布局;建立杂粮育种、种子繁育体系;实行产业化经营;建立杂粮专家系统及加强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杂粮生产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的分析,提出武威市杂粮产业的发展途径是:加强优质杂粮品种的选育工作;依靠科技,提高杂粮产业的整体效益;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创新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杂粮产业已成为大同市特色产业之一,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该文分析了大同市杂粮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存在品种更新慢、机械化水平低、品牌意识不强、全产业链开发滞后等问题。要强化杂粮品种科技创新,推进杂粮生产机械化,加快全产业链开发,争创名优特品牌,创新销售模式,以推动杂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杂粮是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产业,但由于耿马县在杂粮生产上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品种退化、引种缓慢,对农民增收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特提出杂粮产业开发的内容及措施,旨在加快耿马县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济南市杂粮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文章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品种优选、机械化提升、基地建设、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快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杂粮是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产业,但由于耿马县在杂粮生产上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品种退化、引种缓慢,对农民增收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特提出杂粮产业开发的内容及措施,旨在加快耿马县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29日-30日北京温都水城·湖湾西区酒店全国杂粮产业大会已在沈阳、天津、北京、长春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五届全国杂粮产业大会将于2012年3月29日—30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全国杂粮经销商与采购商、加工企业、农场、粮机与包装物企业、育种单位与种子经销商、科研院校、各级粮食农业部门的领导、专家、企业家齐聚首都,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光临!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29~30日北京温都水城.湖湾西区酒店全国杂粮产业大会已在沈阳、天津、北京、长春成功举办了四届,第五届全国杂粮产业大会2012年3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届时全国杂粮经销商与采购商、加工企业、农场、粮机与包装物企业、育种单位与种子经销商、科研院校、各级粮食农业部门的领导、专家、企业家齐聚首都,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大会组委会诚邀您光临!大会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杂粮产业已成为全县支柱产业,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进一步发展兴县特色农业产业,当地政府十分重视绿色小杂粮的生产工作。绿豆是绿色小杂粮的重要豆类作物,栽培面积持续扩大。该文介绍了绿豆的植株特性,从种子选择、整地施肥、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小杂粮绿豆高产种植技术,以期提高绿豆种植效益,加快绿色小杂粮产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青海特色小杂粮优势分析入手,阐述了青海省小杂粮加工现状与问题,以及发展小杂粮加工生产的优势,提出了以科学合理的制定小杂粮食品配方、深度研发小杂粮食品微发酵技术及微膨化技术、加快品牌建设,推动青海省小杂粮农产品市场认可度提高、选育食品加工专用型品种,推动小杂粮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四方面的发展小杂粮深加工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中国杂粮产业出现生产蓄势待发、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和流通日趋活跃的新态势,值得高度关注. 1 杂粮生产蓄势待发,前景看好. 表现在:加大重点品种的发展力度、着力发展杂粮优势品种和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吉林地区杂粮产业的探讨,阐述了发展杂粮产业的重要性,明确了杂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并分析了未来杂粮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杂粮是我国特色优质农产品,无序落后的杂粮市场、名优杂粮品牌缺乏是制约我国杂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杂粮生产及品牌建设现状,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培养人们消费杂粮意识等途径创建杂粮名优品牌、推动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杂粮生产面积、杂粮基地建设、有机旱作技术推广、出口平台建设、全产业链开发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从良种繁育体系、杂粮生产条件、杂粮加工销售方面分析杂粮生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开发功能性产品、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培育产业化联合体、打造知名品牌、建设全产业链样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杂粮是白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作物,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加工能力稳步提升,专业交易市场已成规模,但仍存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加工业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应采取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的科研步伐、大力发展杂粮食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等方式发展杂粮产业。  相似文献   

18.
杂粮是白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作物,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加工能力稳步提升,专业交易市场已成规模,但仍存在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加工业严重滞后等问题,提出应采取建立优质杂粮生产基地、加快杂粮的科研步伐、大力发展杂粮食品加工业、拓宽销售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等方式发展杂粮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的要素变化,促进河北省杂粮生产效益提升,根据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杂粮生产调研两方面的信息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河北省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等杂粮作物的生产要素投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杂粮生产总费用呈现降低趋势,主因是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降低了人工使用;杂粮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基本稳定;杂粮的种子投入费用缓慢增长、用量不变;杂粮生产中机械投入增加、人工投入减少。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河北省杂粮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0.
程黔 《农业展望》2008,4(8):17-21
杂粮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既是这些地区的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来源。多数杂粮集药用和食用于一身,能有效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杂粮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杂粮产业的开发潜力日益显现。近两年,中国杂粮产业出现生产蓄势待发、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流通日趋活跃的新态势。逐步构筑生产、流通、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出口产业链是中国杂粮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