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疆西昆仑山菊科菊苣族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的鉴定表明:新疆西昆仑山菊苣族植物共有9属41种1变种,占该区菊科植物属、种总数的29.03%和30.83%,为其第二大族,发现本区系新记录植物5种。该区菊苣族植物中单种属(3属)和寡种属(5属)共计8属,所占比例较高,但在种级水平多种属(蒲公英属Taraxacum 1属含17种)和寡种属(5属21种)共计6属38种,占总种数的92.68%,优势明显。本区系新疆西昆仑山特有种有3种,中国西昆仑山仅分布种有2种,显示有一定特有现象。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地面芽)植物为主,有38种,占92.68%,另为一年生植物。该区系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7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及含温带分布的属有6属,占总属数的66.67%,温带性质比较明显。本区与相邻的中国帕米尔高原和中国喀喇昆仑山菊苣族属的相似性系数分别高达58.33%和60.00%,表明与两地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棘豆属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棘豆属植物有98种2变种,占中国棘豆属总种数的67.1%,其中新疆特有种7种,中国新疆仅分布种58种,特有种与新疆仅分布种共占65%,所占比例较高.棘豆属在新疆的11个植被区域中均有分布,最丰富的地区为准噶尔和天山地区,尤以天山山系种类最多,它们是棘豆属现代分布与起源分化中心之一;绝大部分种类(约99%)集中分布在海拔1 001~5 000 m的山区,尤其在1 001~4 000 m最丰富,在2 001~3 000 m分布最多;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达96%,地上芽植物仅占4%.植物区系与其邻近的青海省和西藏关系最为密切,相似性系数分别为28.8%和28.6%,与内蒙古和甘肃联系相对较弱;与邻国哈萨克斯坦关系最密切,相似性系数高达65.2%,其次是西西伯利亚和吉尔吉斯斯坦,相似性系数分别为41.8%和41.0%,与蒙古、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的相似性系数较低,分别为29.2%,22.8%和11.6%,联系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田丽娜  吴玲  阎平  曹婷 《干旱区研究》2016,(6):1235-1241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标本资料,研究表明:新疆西昆仑山豆科植物共计有7族12属67种,分别占新疆豆科属、种总数的25.53%和15.51%。该区豆科植物多生于山地,区系中单种属(6属)和寡种属(4属)共计10属,所占比例较高,但多种属(棘豆、黄耆)2属含47种,分别占属、种总数的16.67%和70.15%,优势明显。植物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多年生草本)为优势,有55种,占82.09%;其他1啊生植物、灌木、半灌木、垫状灌木合12种,共占17.91%,有一定的适应性。该区豆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具明显的温带性质,其区系中温带及含温带分布的属有10属,占总属数的83.33%。本区与帕米尔高原豆科共有属有11属,属的相似性系数高达73.33%,表明两地豆科植物关系密切;而与喀喇昆仑山的相似性系数较低,5个共有属集中于高海拔区,表明两地高海拔区有较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2012年8月与2013年5月两次对研究区域进行野外考察,采集和整理鉴定约200号400余份维管植物标本,对新疆巴里坤北部界山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巴里坤北部中蒙边境界山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植物种类十分贫乏,种子植物仅有29科69属88种。该植物区系中,大科不多,藜科是本地区第一大科和优势科(12属19种),其次是禾本科、菊科、蒺藜科、豆科等(含27属32种);而单属科、单种科所占比例分别高达62.07%和44.83%。该区系含2~5种的寡种属有13属(含32种),而单种属高达56属,占本区植物属、种总数的81.16%和63.64%,是本地区植物属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多数的科与属仅有1种。本区植被稀疏,呈片段式分布,以旱生和超旱生植物为主,个别小区域分布有少量湿生或盐生植物,有小片胡杨。本地区无典型的天山与阿尔泰山的植物成分,与西邻的北塔山也有明显不同,而与准噶尔盆地的植物较为接近。植物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与地中海区系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5.
内蒙大青山高等真菌区系地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大青山高等真茵世界性分布属占66%,种占293%,它们是一些起源古老、生理适应幅宽的种类。欧亚北美分布属占33%,种占43.5%,表明本区与欧亚北美真茵区系上的广泛联系。热带分布属仅占4%,种则未见,可见本区与热带联系很不密切。欧亚分布种占12.9%。东亚北美分布种在11%以上,特别与北美东部联系更为密切,共有种不下10种。中国日本分布种约1.3%,足见本区和日本在真茵区系上有着联系。特有成分2.2%。内蒙古大青山深居北温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本区真茵区系的结构特征。总体上,泛北极真茵成分占优势(在70%以上),充分显示出北温带成分为主的特色。附有该区习见高等真茵名录。  相似文献   

6.
新疆鄯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中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鄯善野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区系地理进行了分析。鄯善共有种子植物48科177属,296种2亚种1变种。科的组成中,就属水平而言,寡属科与多属科构成科结构的主体,所含属数占74.01%,而就种水平而言,则大科和寡种科为主体,所含种数占81.94%;属的组成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构成属结构的主体,所含种数占88.63%。该区新疆特有种与中国新疆仅分布种占26.09%,比例较高。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与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生态型以旱生植物与中生植物占较大优势,占种数的77.92%,与其区系的温带干旱性质相吻合。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系地理成分多样,有11个分布类型和10个变型,温带性质明显,约占72.3%,以北温带为主。  相似文献   

7.
结合标本和实地考察,对喀喇昆仑山菊科菜蓟族植物进行了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菜蓟族植物共有3属17种,其中中国喀喇昆仑山新记录种1种(卵圆叶风毛菊Saussurea ovataBenth.),西藏新记录种1种〔丝路蓟Cirsium arvense(L.)Scop.〕;该区菜蓟族植物分别占中国菜蓟族属、种总数的7.3%和3.9%,占该区菊科植物属、种总数的12.0%和18.7%;多种属风毛菊属Saussurea含13种,占总种数的76.5%,构成该区菜蓟族植物的主要成分;该区与中国帕米尔高原属、种相似性系数分别为42.9%和42.3%,表明两地区联系紧密。本区菜蓟族有青藏高原特有种2种,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昆仑山、帕米尔仅分布11种,两者占76.5%,比例较高,表明该区菜蓟族植物高原分布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高达88.2%,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各占5.9%。  相似文献   

8.
植物种群构件理论认为,植物种群构件生物量是植物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共同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和中国新疆北部荒漠环境中的紫翅猪毛菜(Salsola affinis)和散枝猪毛菜(Salsola brachiata)为研究材料,从构件水平对2种猪毛菜种群构件的生物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布区的2种猪毛菜属植物生长与分配均有规律性的同速生长,各种群构件生物量的比例有差异(P0.01);分布于新疆的2种猪毛菜各构件生物量和个体总生物量均比分布于吉尔吉斯斯坦的大(P0.01);紫翅猪毛菜的各构件生物量和个体总生物量比散枝猪毛菜大(P0.01)。这可能是因为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地理和气候等条件差异以及这2种猪毛菜对特殊环境的适应机制不同所致。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适合于植物种群构件理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自托木尔峰国家级保护区岩面生苔藓植物进行标本鉴定,发现该保护区岩面生苔藓共有128种(含变种),隶属于32科53属。其中苔类8科8属14种;藓类植物有24科45属114种,包括新疆新记录种4个种。优势科为丛藓科、紫萼藓科、提灯藓科、青藓科等,分别占总种数的16.40%、12.68%、7.46%、6.71%;该区地理区系成分丰富并复杂,区系联系广泛,共有10种类型;该区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0%。  相似文献   

10.
猪毛菜属(Salsola L.)是藜科中最大的属之一,在新疆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新疆猪毛菜属32种植物的果时花被片附属物和叶片解剖结构的特征及其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果期花被片附属物可分为两类,其中具翅状附属物的形态更加丰富;②得到4种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包括C3-SYMP型、C3-C4中间型、C4-SALS+H型和C4-SALS-H型。依据叶片解剖结构类型判断,新疆猪毛菜属中C4植物占绝大多数;③在新疆分布的猪毛菜属种类以草本植物居多,其生境主要以旱生和盐生环境为主;④猪毛菜属植物分布在新疆的6个地理分布地区,其中以准噶尔亚地区分布最多,塔城伊犁亚地区分布次之;⑤新疆猪毛菜属植物与国外邻近地区的共有种明显多于国内邻近地区。  相似文献   

11.
蒿属(Artemisia)植物种类复杂,分布广泛,形态相似,变异众多,是野外调查中极难辨识的一个类群,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依赖其花果的解剖结构,但蒿属植物花期短,果实形态微小,给鉴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且该属植物中某些种与同为多回羽状裂叶的检疫性杂草——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形态相似,给口岸外来植物监测带来困扰。本研究以蒿属为例,通过大量野外采集和查阅实物标本,对山东地区常见的11种蒿属植物的叶形进行形态描述,总结其变异界限和规律,制作分种检索表以用于营养期蒿属植物和豚草的快速鉴别,并为建立以植物营养器官为特征的口岸外来植物智能鉴定系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及区系成分之间的差异,在吉尔吉斯斯坦随机选择不同的景观,采用夹夜法对啮齿动物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文献资料与中国新疆啮齿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吉尔吉斯斯坦的啮齿动物共有37种,隶属于10科,21属;中国新疆啮齿动物共有86种,隶属于10科,34属。两地啮齿动物种类在区系成分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以适应干旱环境的耐旱种类为主。吉尔吉斯斯坦的啮齿动物区系具有种类组成较简单,地方种类较少,与新疆啮齿动物区系的相似性较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南宁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物种及其分布状况,抽取该市园林绿地系统34个绿地单元,调查其外来入侵植物。结果表明,南宁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共有116种,隶属于32科88属,其中以菊科物种最多,达24属31种,分别占属数和种数的27.27%、26.72%;其次为豆科和禾本科,分别有8属12种和8属9种,种数各位居第2和第3。南宁市园林绿地系统出现频率较高的入侵植物有11种,隶属于5科9属,这些外来物种入侵了30多个绿地单元,鬼针草(Bidens pilos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等为广布种,几乎在每个绿地单元均可见其踪影,表明此类植物极易在南宁市定殖,占据生态位并排挤本地植物。按生活型统计,南宁市园林绿地外来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共有96种,占入侵植物种数的82.76%;其中一年生、二年生草本植物有56种,占48.28%;多年生草本植物有33种,占28.45%;草质藤本植物有7种,占6.03%;木本植物种类较少,共有20种,占17.24%。南宁市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原产于美洲、非洲、亚洲(除中国外)、欧洲和大洋洲。其中原产于美洲的物种最多,有89种,占76.72%;其次原产于非洲的有10种,占8.62%;原产于大洋洲的最少,仅有2种,占1.72%。  相似文献   

14.
北塔山为中蒙边境的界山,地处新疆境内,属典型干旱山区,植物种类贫乏,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1种,隶属16科16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收录6种,新疆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与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及其变型联系紧密,中亚分布类型有微弱渗入;珍稀濒危种水平分布西多东少,集中分布于海拔900~2 000 m,且以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仅有少量中生和湿生植物。  相似文献   

15.
新疆蒿类半灌木牧草资源分布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蒿类半灌木是指以菊科的蒿属(Artemisia L.)和绢蒿属(Seriphidum Poljak)半灌木为主,并包括在生态地理分布和饲用价值上相近的一些其它半灌木,如菊科的亚菊属(Ajania Poljak)中的一些种类、藜科的地肤属(Kochia Roth)、驼绒藜属(Ceratoides Gag-nebin)植物。它们是半灌木类群里牧草饲用价值最高的一类,在新疆各类草地中共有7类、27组、151型,是草原和荒漠草地的重要组成。在其营养成分组成中,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较高,适口性好,耐牧性强,是各类牲畜优良冷季放牧草地中的植物类群。应加强对蒿类半灌木植物的研究、开发、品种驯化及种子的批量生产;适当控制载畜量,有计划地对草地进行封育或轮牧,将有利于新疆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我国沙拐枣属植物分布最多的省份,有19种,约占了82.6%,其中新疆特有种有5个,在北疆准噶尔盆地分布种类最多;从沙拐枣的形态、遗传、物候、抗逆性以及分布格局五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新疆沙拐枣属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深入开展沙拐枣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以及自然植被的科学经营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各类陆栖脊椎动物近 70 0种 ,占中国这一类动物种数的 32 %,其中鸟兽资源尤其丰富 ,计有 42 5种鸟类和 1 5 5种兽类 (哺乳类 ) ,占中国鸟兽种数的 31 %。本文主要以新疆三大山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 -阿尔金山地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多样性及区系分布作综合性介绍和分析。根据实地考察和以往文献资料 ,新疆阿尔泰山区记录在 1 2 4种鸟类 ,其中古北界北方型鸟类 5 1种 (占 41 .1 %) ,中亚型鸟类 31种 (占 2 5 .0 %) ,广布种鸟类 2 7种 (占 2 1 .8%) ,其他类型1 5种 (占 1 2 .1 %) ,显出以北方型泰加林鸟类为主的鸟类区系特征 ;分布的 5 0种兽类 ,区系上以古北界北方泰加林为主 ,即北方型兽类占该山区种数的 5 2 %。天山山区记录的鸟类大约2 81种 ,北方型种类占绝对优势 ,即北方型 1 0 6种 (占 37.72 %) ,北方广布型 76种 (占 2 7.0 4 %) ,中亚型 39种 (占 1 3.88%) ,高地型 1 8种 (占 6.41 %) ,广布型 33种 (占 1 1 .74%) ,东北型 9种 (占 3.2 1 %)。兽类分布有 62种 ,北方型兽类区系占优势 ,有 30种 (占 48.40 %) ,广布型 1 2种 (占 1 9.40 %) ,中亚型 1 1种 (占 1 7.70 %) ,特有种 9种 (占 1 4.5 0 %)。昆仑—阿尔金山地区 96种鸟类中 ,中亚类型成份占 2 8.1 %,高地型成分占 2 6%,北方型成?  相似文献   

18.
新疆沙冬青群落的区系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在乌恰县不同分布地点的新疆沙冬青群落中随机设置10个样方,对新疆沙冬青群落种子植物的科、属、种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沙冬青群落由22科39属62种种子植物组成,群落物种较为丰富,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属的区系以地中海-中亚-西亚成分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古老而复杂.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水平结构,大部分植物以丛生形式在群落中聚集分布,少数植物散生于群落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按生长型可分为2层(灌木层、草本层)和6个层片,构成新疆沙冬青群落的植物,其中草本和半灌木种类较多,所占的比例较大.群落中草本层片占植被总覆盖度的15%~31%,新疆沙冬青群落属于草原化荒漠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9.
对宁都县凌云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的昆虫考查,鉴定出15目176科600属902种.其中鳞翅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28.27%;鞘翅目次之,占总数的24.17%:较为丰富的还有膜翅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的种类,分别占总数的13.53%、11.31%和9.42%.对自然保护区650种昆虫进行昆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区种类为351种,占总数的54.00%;东洋、古北区共有种186种,占总数的28.61%;多区分布的昆虫种类85种,占总数的13.08%;全球广布的昆虫种类有28种,占总数的4.31%.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荒漠地区丛枝菌根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内蒙古荒漠建群及优势植物的丛枝菌根共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观察的16科76种植物中,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植物有61(占79. 8% )种;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被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比例较高,占94. 46%;而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的比例仅65%。须根系植物中菌根植物约占91. 3%,高于直根系(75. 5% )。古地中海孑遗种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棉刺(Potaninia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和强旱生植物半日花(Helianthemumsoongoricum)有一定的菌根侵染。本地区野生植物的丛枝菌根形态结构类型多数为Arum类型,占83. 6%;而Paris类型少,只占3. 3%。丛枝菌根结构类型与植物的生活型、根系类型和侵染率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