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 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电能 , 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 同时也为了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质量 , 我局采用在 10kV线路上安装并联电容器组的方法 , 使功率因数得到大幅度提高 , 电压质量也得到改善 , 10 kV考核线损明显下降 . 1 电容器组的接线方法 1.1 3只单相电容器接自动投退装置 , 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1.2 3只单相电容器直接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1.3 3只单相电容器尾端接高压保险丝 , 套保险管 (10~ 15 cm)接入线路 . 1.4 三相电容器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相似文献   

2.
农网10 kV线路的无功补偿就是通过检测线路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自动或手动投切电容器,从而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可见,电容器组起到了线路中间“加油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高压电网通过在线路杆塔上安装电容器实现线路无功补偿。线路补偿方式主要提供线路和公用变压器需要的无功,根据系统电压和无功缺额等因素,通过综合测算,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以达到提高电压质量、改善功率因数及减少线损的目的。该种方式具有投资小、便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适用于10 kV城市配网、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许多县级供电企业中,往往只把电力电容器看作是提高电压的设备,当10kV母线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时,电力电容器即自行退出运行.其实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作用还有很多,如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降低线路损耗等.  相似文献   

5.
安装补偿电容器提高线路功率因数的目的之一是可降低线路损耗,可是如果投入补偿电容器的容量不合理,使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在最佳范围内运行,不但达不到降损的效果,还可能会使线损升高。  相似文献   

6.
论电网中无功功率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运行电压水平同电网的无功功率的平衡密切相关。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中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影响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损失和电压波动,而且关系到节约电能和整个供电区域的供电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已成为电力工业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影响电网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以及对无功的补偿,最后介绍了几种电网中的无功电源。  相似文献   

7.
李军 《农村电工》2006,14(10):36-36
1 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输送 电网在进行功率传输时,电流将在线路阻抗上产生电压损耗△U,假如始端电压为U1,末端电压为U2,则电压损耗计算公式为:ΔU=U1-U2=(PR+QX)/UN 式中 P——线路传输的有功功率,kW; Q——线路传输的无功功率,kvar; UN——线路额定电压,kV; R,X——线路电阻、电抗,Ω。  相似文献   

8.
农网线路中并联动态补偿电容器不仅可以减少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而且可以改善线路上各节点的电压水平。无功补偿的降损效果与电容器的投切方式密切相关。目前国内两种主要投切方式是按功率因数和按电压,它们对应着不同的布点方法。比较两种布点方法的无功潮流,并对线路的降损效果做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配电线路中采用按电压投切方式,更有利于降低线损和提高线路末端电压。  相似文献   

9.
农网线路中并联动态补偿电容器不仅可以减少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而且可以改善线路上各节点的电压水平.无功补偿的降损效果与电容器的投切方式密切相关.目前国内两种主要投切方式是按功率因数和按电压,它们对应着不同的布点方法.比较两种布点方法的无功潮流,并对线路的降损效果做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配电线路中采用按电压投切方式,更有利于降低线损和提高线路末端电压.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滑县电业管理公司10kV配电线路广泛采用大树干、多分支的单向辐射型供电方式,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负荷季节性波动大,配电变压器的平均负荷率低,供电半径长,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大,末端电压质量差。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的高低,关系到电力系统内的电气设备容量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和输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的多少,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设法提高功率因数,减少供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降低线路中的电压损失与电压波动,达到节约电能和提高供电质量的目的。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电网无功功率的传输,降低设备上的电能损耗,改善供电电压质量,可减少用户的电费支出,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在农村电网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 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1 ) 减少线路的有功损失 :当电流通过线路时 ,其有功功率损耗为 :ΔP=3I2 R× 1 0 -3或 ΔP=3× (P/Ucosφ) 2×R× 1 0 -3式中 ΔP——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  k WI——线路通过的电流  AR——线路每相电阻 Ω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  k W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kvarcosφ——线路负荷的功率因数 ;由上式可知 ,有功功率损失和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大量降低线损。当功率因数由 0 .6提高到 0 .8时 ,铜损下降将近一半。(2 ) 改善用户电压质量 :线路电压损失的公式为 :ΔU=(PR…  相似文献   

13.
陈泽华 《农村电工》2006,14(7):41-41
1 管理降损 1.1建立指标管理体系。将高低压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线损率、每条线路和大用户的功率因数、高低压电压合格率以及电能表的校验轮换率、补偿电容器投运率、电能表实抄率和电费核算差错率等指标纳入考核范围,每年由公司用电科统一制定下发分电压、分线路、分台区的指标,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供电所、变电站、线路或台区负责人,进行严格管理和考核,以保证总体指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向阳 《农村电工》2010,18(2):43-43
1误区一:补偿容量越大越好 配电线路分散补偿及变电站的集中补偿不是补的越高越好.而应是补偿得恰到好处,如果在线路负荷低时出现过补,同样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配电线路的补偿是把一定容量的电力电容器分散安装在供电距离远、负荷重、功率因数低的10kV架空线路上,  相似文献   

15.
我区农村10kV配电网,建设在20世纪60~90年代较多,广泛采用大树干、多分支、单项辐射型供电方式。这些电力线路的运行特点是:供电半径长,负荷率低,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的损失高,末端电压质量差。  相似文献   

16.
针对10kV线路功率因数偏低的问题,襄樊供电公司QC小组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提高10kV线路功率因数的一些做法,主要措施是对接触器进行改接,以实现无功功率的定补,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17.
对切除集中补偿电容器来调整电压的看法李家义,王铁民河北省抚宁供电局(066300)几年来,为了加强农网无功电压的管理,提高农网的功率因数和供电电压质量,在35kV变电站达标工作中规定必须装集中补偿电容器,并要达到规定的功率因数。在三为服务和农村电气化...  相似文献   

18.
郭颖君 《农村电工》2003,11(9):38-38
1线路损耗在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中,电流流过线路产生的电能损耗,表达式为:ΔPL=3I2R×10-3=3P3√Ucosφ 2R×10-3=P2RU2cos2φ×10-3=P2+Q2U2R×10-3=P2U2R×10-3+Q2U2R×10-3=ΔPLP+ΔPLQ(1)式中P———线路输送的有功功率;Q———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U———线路电压;R———线路电阻。从式(1)可以看出,线路中的有功损耗和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功率因数越高,线损越小。从式(1)还可以看出,线路损耗可分为ΔPLP和ΔPLQ两部分,前者表示有功功率P在线路上产生的有功损耗,后者表示无功功率Q在线路上产生的有功损耗,在输…  相似文献   

19.
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是补偿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电压质量的重要设备,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的功率因数和受电端母线的电压,减少了线路上感性无功的输送和功率损耗。介绍一起线路故障引起并联电容器损坏的事故,受自身条件和防护措施影响,电力电容器会产生异常和故障,分析认为是设备陈旧、老化所致,加强日常维护,提高对设备的日常维护提高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后变电所及线路标准的提高 ,电力企业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10 k V配电线路多数投运了自动重合闸装置 ,即当线路跳闸后 ,相隔 0 .5~ 1s(本地取 1s)自动将线路断路器重合 ,对因过电压引起的、大风引起的、鸟类或树枝碰导线等暂时性故障 ,由于在间隔时间内绝缘恢复 ,重合成功 ,线路恢复送电。自动重合闸的使用 ,虽然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可能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电容器及不带失压保护的动力负荷的正常安全运行带来影响应引起重视。(1) 电容器 :为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农村低压电网增添了补偿电容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