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化学打顶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棉花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植株形态、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探讨应用化学打顶剂调节棉花株型、冠层结构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效应,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棉花品种为新陆早45号、45-21(品系),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以人工打顶的棉花为对照,研究喷施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化学打顶株高、主茎节数增加、株宽变小,株形紧凑;不同部位DIFN较大,叶面积指数较高,不同冠层光吸收较人工打顶的均匀,中、下部冠层光吸收率高;不同打顶剂表现为氟节胺处理的棉花产量有增加的趋势.[结论]棉花化学打顶后通过叶片吸收药剂,封顶效应较慢,与人工打顶相比叶面积指数较高;由于对果枝长度控制,使株形紧凑,冠层开度增加,保证了冠层中、下部高的光吸收率,为棉花利用化学打顶控制株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棉花的影响,分析比较化学打顶剂各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间的棉花产量、农艺性状差异,为生产上使用化学打顶技术提供参考。选用新陆早58号,以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3个不同化学打顶时间,比较3个处理的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分析各处理的打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使用化学打顶剂可抑制主茎和叶枝顶芽的生长,增加棉花株高和果枝数,降低叶枝长和节间平均长度,增加铃数和内围铃,纤维品质差别不显著;3个打顶剂处理中,处理2较对照增产,打顶效果最好,打顶剂使用时间影响打顶效果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氟节胺化学打顶对南疆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氟节胺在南疆棉区的封顶效果及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实现植棉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种配方的氟节胺按时间梯度设置5个处理.定点跟踪调查棉花生长特性.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结果]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喷施氟节胺后棉株高于人工打顶,果枝数明显多于人工打顶,籽棉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当,对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6月20日喷施第一次,7月10日喷施第二次和6月25日喷施第一次,7月15日喷施第二次在南疆棉区较为合理.[结论]喷施氟节胺能有效抑制棉花顶端生长,达到封顶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化学封顶对不同果枝数棉田株型和产量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的筛选,分析棉花化学封顶剂摇钱素和向铃转的最佳施药时期,优选化学封顶效果评价指标,为化学封顶筛选应用提供支撑。【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选择化学封顶剂摇钱素和向铃转,分别设置果枝数9台时、果枝数10台时、果枝数11台时、果枝数12台时4个化学封顶处理,测量棉花株高及株高增长量、倒1果枝~倒4果枝长度、有效果枝数、单株果节数、茎粗、主茎节间数、棉铃空间分布和籽棉产量。【结果】与人工打顶相比,果枝数9台时化学封顶处理的棉花株高显著增加,果枝数10台时施用向铃转、果枝数11台和12台时喷施摇钱素后单株果节数增加,化学封顶后主茎节间数增多、倒1果枝~倒4果枝长度变短,果枝数10台时施用向铃转后有效果枝率、化学封顶后茎粗、除果枝数9台时喷施摇钱素后上部铃占比外棉铃空间分布均变化不大。果枝数10台时喷施向铃转、果枝数11台和12台时喷施摇钱素后籽棉产量与人工打顶相比差异不显著。单株有效果枝率(以下简称果枝率)可作为化学封顶对棉花株型调控的评价指标。【结论】果枝数10台时喷施向铃转、果枝数11台时喷施摇钱素后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化学封顶剂不同浓度的增效缩节胺对棉花不同品种的封顶效果,为新疆棉花化学封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陆早61号、新陆早67号、新陆早72号为材料,不打顶和人工打顶为对照,设置低浓度(缩节胺90 g/hm2+助剂60 ml/hm2)、中浓度(180 g/hm2+120 ml/hm2)、高浓度(270 g/hm2+180 ml/hm2)3个处理,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化学封顶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打顶相比,化学封顶有效控制棉株农艺性状;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高浓度处理(270 g/hm2+180 ml/hm2)下株高增加了3.0~8.7 cm、果枝数增加了0.8~1.93 台、株宽降低1.4%~3.4 %、主茎节间数增加了0.7~1.2 节。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产量构成因子各浓度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结论】使用高浓度增效缩节胺封顶具有更好的封顶效应。增效缩节胺化学封顶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替代人工打顶,且产量、品质不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陇棉3号为材料,观察了新型化学打顶剂不同打顶时间和剂量对棉花农艺性状、新生节间长度、新生果枝长度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学打顶剂能够降低棉花株高,较人工打顶能够增加果枝数、降低上部果枝长,增加果节数,并能有效抑制新生节间和新生果枝长度,对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和绒长无明显影响。与人工打顶相比,同期喷施750 mL/hm~2该化学打顶剂,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可以起到替代人工打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北疆早熟陆地棉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新疆北疆早熟棉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化学打顶效果,筛选适合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的试剂类型及处理方式。【方法】本研究以自选育的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的陆地棉(代号为589)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化学打顶剂(缩节胺、氟节胺、土优塔、打顶剂)与人工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打顶方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株高性状上,不同打顶剂处理后都表现出高于人工打顶处理,株型更加紧凑;在果枝数、铃数性状上都表现出能够增加铃数,果枝数与人工打顶相当;在铃的空间分布上,不同打顶剂处理都表现出中下部铃及内围铃高于人工打顶;在铃重、籽棉重、皮棉重、衣分性状上,不同打顶剂处理与人工打顶相比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差异都不显著;在绒长性状上,缩节胺、打顶剂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分别表现出减小和增加绒长,而其它打顶剂处理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目前已推广的几种化学打顶剂在改善北疆早熟陆地棉的农艺、经济性状等方面各自存在着利弊,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完善,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起到打顶效果,实现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为了探索氟节胺对棉花免打顶的应用效果,我团开展了项目示范,进一步了解氟节胺在我地棉花上的封顶效果、适宜使用时间、用量以及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顺利推广化学免打顶技术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25%氟节胺。2.供试作物棉花新陆中35号。3.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施用氟节胺,6月22日喷施配方1,667米2用量100克;7月8日施用配  相似文献   

9.
不同化学打顶剂对棉花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6种不同化学打顶剂,对常规棉和杂交棉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合理应用化学打顶剂提供参考.[方法]选用金棉、土优塔、氟节胺、智控先锋、西域金杉、棉打顶等6种化学打顶,常规棉金丰905和杂交棉中抗2号2种棉花材料.共设置8个处理,其中6个化学打顶,1个未打顶对照和1个人工打顶.试验重复3次,收获期测定不同棉花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差异及其产量差异.[结果]6种不同化学打顶剂在农艺性状方面均能降低株高,减少果枝数,缩短倒一至倒六果枝长度、叶柄长度,减小倒一至倒六主茎叶叶宽;在经济性状方面影响也明显,化学打顶剂与对照相比均能提高产量,与人工打顶效果无差异.其中化学打顶剂金棉增产最明显:中抗2号提高14.8;,金丰905提高20.41;.[结论]化学打顶能有效控制棉花株高,控制果枝数,提高产量;不同化学打顶剂对不同棉花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影响有差异,应选用相应药剂和相应密度下的品种才能更好的发挥打顶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小云  郭刚  马盾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6):1046-1055
【目的】 研究免打顶对陆地棉半矮秆突变体sd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对培育棉花免打顶新品种实现植棉全程机械化。【方法】以新陆早17号及其半矮秆突变体sd为材料,在未打顶化控处理下,比较分析未打顶对半矮秆突变体sd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未打顶化控处理下,突变体sd与其在打顶化控、打顶未化控和未打顶未化控处理下的株高差异显著,而始果枝高、始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平均长度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未打顶化控条件下,突变体sd株型表现稳定,成熟期时平均株高65 cm,后期茎尖生长趋于停止,表现为免打顶效果,而且突变体sd的吐絮集中,敞开度适中,霜前花率高,株型紧凑,始果枝高18 cm以上,主茎节间长度在5~6 cm,平均结铃5.5个,多分布在中部果枝。突变体sd的这些株型特征符合机采棉形态要求,可作为棉花株型育种重要的种质,为培育株高稳定株型适宜的免打顶机采棉品种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