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对桃形李品质的影响,为浦江县更好的发展规划桃形李产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浦江县的岩-土-果实及其根系土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对比研究不同成土母质区的桃形李品质和岩石、土壤及根系土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结果]浦江桃形李的品质与Ca、B、Zn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中桃形李品质最好,其次为中更新世红土风化物,酸性火山岩类风化物最差。[结论]浦江桃形李适宜种植在中晚更新世红土风化物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兰溪虹霓山枇杷产地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成土母岩,土壤元素组合以及地形地貌等对枇杷的品质具有深刻影响。母岩类型不同,由其发育土壤的类型、质地、pH值亦不同,尤其是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差异很大。研究表明,N,P,K,Mg,Ca,Zn,Mo含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枇杷生长发育,区内以劳村组岩石为母岩的土壤种植枇杷最为适宜。建议发展优质枇杷,宜选择低山丘陵区,以劳村组砂岩,钙质粉砂岩夹凝灰岩风化物为母质的土壤建园。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三种土壤的性质及其分类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武汉市三种类型土壤的形成条件、剖面形态特征,并测定了粘粒部分的矿物组成与化学组成,土壤的交换吸附特性,以及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石质丘陵泥盆纪砂岩残积物、坡积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部分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有一定量的14A过渡矿物,少量的蛭石。平缓丘陵地晚更新统粘土母质(Q_3)上发育的土壤,粘粒部分以水云母、蛭石、高岭石为主,少量14埃过渡矿物。近代河流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粘粒部分以水云母为主,其次为蛭石与高岭石,有少量蒙皂石和绿泥石。它们的硅铁铝率相应地为小于2,2.1-2.2,2.4-2.5;pH值、盐基饱和度分别依次为4.62-4.98、5.43-5.97、7.05-7.60和16.50-35.97%、52-94%、接近100%。近代河流沉积物上发育的灰潮土的粘化现象不明显,晚更新统粘土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表层下有粘化层,志留纪砂岩残积、坡积物上发育的土壤粘化层更为明显;其粉砂粒与粘粒含量比之比值,塑性指数与粘粒的物理活性相应地依次减小,同样地表明它们的发育程度不同。所以,根据土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相结合的分类原则,考虑到武汉市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拟将石质丘陵志留纪砂岩残积、坡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定为红壤;平缓丘岗晚更新统粘土母质(Q_3)上发育的土壤定为黄棕壤;近代河流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定为灰潮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鼠茅作为绿肥间作对桃形李林地水土保持、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绿肥鼠茅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测钎法和环刀法测定土壤流失厚度及容重,并计算土壤侵蚀模数;采用智能数据记录仪测定空气和土壤温湿度;采用随机定点分层取样法,测定林地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养分含量;采用数字糖度计测量桃形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鼠茅间作对桃形李林地水土保持、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果实品质影响显著。与空白对照清耕组相比,鼠茅间作组土壤流失减轻了89.13%,土壤湿度增幅高达134.39%;鼠茅间作提高了林地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以及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速效磷增幅最显著;与豆科绿肥白三叶相比,鼠茅间作对桃形李林地的改良优势更明显。[结论]鼠茅间作经营对桃形李林地水土保持、土壤改良以及果实品质的提高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为绿肥鼠茅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成土母岩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对16种母岩发育的1 087个土壤样品和对应的1 440个烟叶样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母岩发育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很大,种植的烟叶品质也有较大差异。砂岩以及含砂母岩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较低,保肥性能较差;玄武岩发育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凝灰岩发育的土壤氯离子含量低;板岩发育的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低;钙质紫色和玄武岩的阳离子交换量高。在玄武岩、凝灰岩、钙质紫色岩上种植的烟叶具有高糖、低碱的特征;在板岩上种植的烟叶具有高钾、高糖碱比的特征。在白云质灰岩种植的烟叶具有高碱、低糖的特征。从感官质量看,板岩种植的烟叶得分最高,凝灰岩、钙质紫色岩、页岩、玄武岩其次;砂岩以及含砂母岩上种植的烟叶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福建省安溪县、永春县和华安县150个铁观音茶园表层土壤和茶叶中的锌含量.结果表明:供试茶园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平均含量分别为62.40和1.16 mg·kg-1,供锌能力中等略偏低;闪长岩类、英安质凝灰岩类和变质岩类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全锌量较高,而花岗岩类、砂岩类和流纹岩类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全锌量较低;凝灰岩类、变质岩类...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0,(1)
嵊州市金庭镇已连片种植桃形李960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1999年已投产的达6500亩,总产量为300多万千克,总产值超过7000万元。桃形李致富了一方百姓。该镇已被绍兴市命名为桃形李专业乡。金庭镇地处浙东四明山区,麦饭石含量较高的沙性土壤坡地和昼夜温差较大,具有发展桃形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庭镇的桃形李果实似桃形,果皮、果肉呈紫红色,甜度较高,松脆味佳,营养丰富。桃形李单果重40~50克,最大的有65克,价高畅销,被客户称为名果。为发展桃形李,金庭镇已制订了发展万亩桃形李基地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实行了镇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8.
土壤剖面设置在北京妙峰山低山凝灰岩母质上。在本项研究工作中,对土壤剖面的形成条件、剖面形态、理化性状、微形态特徵和粘土矿物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北京低山凝灰岩上的土壤,根据我国现代土壤分类属于淋溶褐土。不过此类土壤在我国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均称为棕壤。本项研究根据现代土壤分类中棕壤的特微,对北京妙峰山凝灰岩上发育的土壤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证明它具有棕壤的性状和特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雷山县清水江组分布区茶叶种植区的矿质元素特征,进而判断研究区茶叶种植的适宜性。【方法】采集雷山县分布较广的清水江组分布区典型茶园的基岩、土壤和老茶叶样品共19份,分别测定了各样品矿质营养和潜在有害重金属共20个元素的含量。【结果】雷山县下江群清水江组分布区的基岩主要以变质岩中的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和板岩为主。这些基岩风化形成母质后,其发育的土壤以壤土为主。土壤继承了基岩中大多数元素的特征并富含Al,且潜在有害重金属元素As、Cd、Cu、Cr、Hg和Pb的含量均在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 5020-2001)限定值范围内。老茶叶中大多元素主要继承了土壤和基岩的元素特性,且对Ca、K、Mn、P和S等富集能力较强。老茶叶中As、Cd、Cr和Hg等含量均远低于标准(NY 659-2003)的限定值,其Pb含量远低于标准(GB 2762-2012)中的限定值。【结论】研究区下江群清水江组分布区的土壤能够为茶树生长提供充足的矿质营养元素和安全的土壤环境,适宜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10.
晋陕蒙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风化煤和砒砂岩添加对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在晋陕蒙矿区建立了沙黄土(L)、沙黄土+砒砂岩(LS)、沙黄土+风化煤(LW)和沙黄土+风化煤+砒砂岩(LSW)4种新构土体。4年后通过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组成,分析了新构土壤的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沙黄土中添加砒砂岩和风化煤能够增加力稳性团聚体中<0.25 mm的含量,提高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粒径的平均质量直径与几何平均质量直径,减小土壤分形维数,分别达到0.843、0.751 mm和2.803。LSW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21.45 g·kg^-1)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60.41%),团聚体破损率(30.85%)达到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晋陕蒙矿区排土场沙黄土中添加风化煤与砒砂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稳定性。而单独添加风化煤后,虽然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却降低了土壤稳定性。研究阐明了添加风化煤和砒砂岩对矿区新构排土场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对土壤质地恢复和水土保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三峡库区万州段具有代表性母岩和土壤作为研究样点,测定了土壤和母岩中Si、Al、Fe、K、Mg、Ca、Na等几种风化成土元素的含量,探讨了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发生学意义。研究表明:母岩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为:Si>Al>Fe>K>Mg>Ca>Na,其中Fe、Ca、Mg、Na、K高于中国和世界元素背景值,而Al介于中国和世界元素背景值之间,Si的平均含量则低于背景值;灰岩区上的土壤中,Ca、Mg、K元素最高,砂岩母质区的土壤风化素含量较低;而碎屑岩类中,泥岩区土壤风化元素相对较高,粉砂岩区土壤风化元素含量介于泥岩与砂岩区之间;母岩的淋失强度为Ca>Mg>Al>Si>K>Fe>Na,Na元素的迁移程度小,是由于母岩中Na元素对土壤的不断补充。因此以土壤中风化元素含量为基础计算的风化指标,难以反映亚热带温暖潮湿地区的成土风化过程,常用的土壤分子硅铝率和硅铁铝率也不能指示所有土壤的风化成土作用程度,只适用于判断风化初期或成土作用早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黏土发育土壤的特性,以贵州省作为样区,通过路线考察和典型剖面的采样分析,对其风化成土特点及土壤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的厚度明显高于我国东南地区第四纪红黏土的,但其风化及红化程度低于后者的。研究认为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不完全是由碳酸盐岩直接风化形成的,是周边山体提供物源多次反复堆积形成的。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标准,可把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土壤划分为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下分6个亚纲、11个土类和14个亚类。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发育土壤的性状及其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碳酸盐岩分布区第四纪红黏土发育土壤的特性,以贵州省作为样区,通过路线考察和典型剖面的采样分析,对其风化成土特点及土壤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的厚度明显高于我国东南地区第四纪红黏土的,但其风化及红化程度低于后者的。研究认为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不完全是由碳酸盐岩直接风化形成的,是周边山体提供物源多次反复堆积形成的。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标准,可把贵州省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土壤划分为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3个土纲,下分6个亚纲、11个土类和14个亚类。  相似文献   

15.
莆田枇杷园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营养价值高,作医药功效大,作食品用途广,在我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主要产区,产量约占全国的60%。莆田枇杷黄似橘,尤以果大、质优、量多而闻名遐迩。莆田枇杷产业具有地方特色,是山区果农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莆田枇杷园土壤母岩系凝灰岩,成土母质以坡积物为主,土质疏松,抗蚀性较弱,土壤基础肥力较低。这对枇杷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有较大的制约作用。本文对莆田市枇杷主产地城厢区、涵江区和荔城区的各乡镇的枇杷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市枇杷园的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样品采自莆田枇…  相似文献   

16.
<正> 紫色土是在紫色岩风化物上发育形成的土壤。紫色岩是侏罗纪和自垩纪时期厚度较大的湖积物,其风化特点以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弱,因此,风化物的性质与母岩相近。形成的土壤肥沃,富含磷、钾及微量元素,是四川省的主要农业耕作土壤。多分布于全省低中丘陵地形区域。黄壤是湿润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四川省的黄壤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台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黔中地区六种不同岩性(石英砂岩、含煤系砂页岩、紫色砂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灰质白云岩及变余砂岩)土壤上的5年生日本柳杉生长情况调查研究,所得结果表明,岩性不同,所发育形成的土壤理化性质和营养不同,因此在其上生长的日本柳杉生长情况也各不相同,各土壤对日本柳杉生物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143-144
桃形李是浦江县地方名果,在县内经济影响因素中占重要地位,桃形李种植大户不断研究推广新技术,通过对浦江县桃形李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扩散的影响因素追踪分析,提出必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强浦江农村社会社区建设,加快提高区域生产专业化水平与规模化步伐,积极构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新型扩散模式,加强农民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 X 射线衍射谱上高岭类矿物001衍射峰的特征讨论了福建富铝化土壤(包括少数紫色土)中高岭的结晶度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电镜观察结果讨论了结晶度与埃洛石含量及与高岭石形态的关系.酸性岩类及变质砂岩发育的土壤和风化度高的土壤高岭结晶度较高,基性岩发育的及风化度低的土壤高岭结晶度较低.结晶度差的高岭中一般含有较多的埃洛石,但有例外.结晶好的高岭中之高岭石一般颗粒较大,形态较完整,但在结晶度很差的山地黄壤中也发现了颗粒大、形态较完整的高岭石.  相似文献   

20.
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们在土壤的养分和物质循环、形成和发育、肥力维持与提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的群落结构与功能极易受土壤、水分、温度、植被、污染物质的影响。本文综述各种环境条件变化对土壤微生物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对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健康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