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两种栽培模式梨园的成本与效益,省力化栽培模式梨园实行宽行密植、机械化作业、肥水一体化管理、生草制、树体圆柱形、以夏季修剪为主、花期放蜂授粉;传统栽培模式实行窄行密植、人工施肥、大水漫灌、果园清耕制、树体开心形、花期人工辅助授粉。666.7m^2产量均为2000kg条件下,省力化梨园比传统梨园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2030元,节省物质及机械租赁等生产成本431元,产值增加1512元,效益增加3941元,节本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密植省力化栽培技术是目前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中的一次技术革新,树体早期整形技术是省力、高效、丰产的基础。该研究对密植省力化香梨树体的基本结构和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库尔勒香梨新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和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5—2010年我们在甘肃省庄浪县开展短枝型富士苹果矮砧密植栽植试验,采用"宽行密植+全园覆沙"栽培模式,应用沃土养根、穴贮肥水、拉枝下垂简化修剪、花果精细管理、病虫害无害化控制等先进实用栽培技术,实现苗木栽后第5年丰产,第6年每667 m2平均产量3 516 kg。探索出一套适宜黄土高原旱作栽培的苹果双矮密植早果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1果树省力化栽培的起源、目的和意义果树省力化栽培也叫低成本栽培。主要采取矮化密植、生草栽培、自控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大枝修剪和山地单轨运输机、上下双层喷雾机等省力高效栽培技术,使用安全、高效、新型农药和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果树的高品质、高效益管理。达到高产、优质、大果、高糖、矮化、完熟、调节产期和防止隔年结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贵虎 《广西园艺》2010,(6):19-20,28
1果树省力化栽培的起源、目的和意义果树省力化栽培也叫低成本栽培。主要采取矮化密植、生草栽培、自控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大枝修剪和山地单轨运输机、上下双层喷雾机等省力高效栽培技术,使用安全、高效、新型农药和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果树的高品质、高效益管理。达到高产、优质、大果、高糖、矮化、完熟、调节产期和防止隔年结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高效、优质、省力栽培模式成为当今果树生产发展的趋势。果树冬季简化修剪技术就是高、优、省栽培模式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简化修剪,易懂易学、操作简单、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劳动用工。砀山酥梨优质果要求果形端正,果点小,果面光洁。通过冬季简化修剪使树势保持中庸健壮,是生产优质砀山酥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修剪改善梨园群体光照及个体光照条件,改善梨园通风透光条件,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达到连年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既是一种新型栽培制度,更是一项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矮化密植栽培是世界苹果现代栽培技术发展的方向(全世界苹果主产国都在全面推行苹果矮化栽培技术)。矮化密植栽培是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省力化栽培的必然选择。1 苹果矮化密植园优点1.1 早结果、早丰产 苹果乔砧稀植一般6~7年开始结果,10年丰产,而矮化密植2~3年开始结果,6~7年丰产,具有明显的早果性、丰产性。表现早结果、早丰产,单位面积产量高。1.2 品  相似文献   

8.
<正>果树省力化栽培起源于日本,也叫低成本栽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工业经济的逐步发达,日本果树生产者老龄化、妇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日本选择了省力化栽培作为果树生产的突破口,研究和推广了矮化密植、果园生草、简化修剪、自控灌溉、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生物防治、机械化等一整套省力高效栽培技  相似文献   

9.
许燕  洪飞 《现代园艺》2014,(3):35-36
<正>梨树在江苏如东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近年来果农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从2008年开始,如东县科技人员对主栽品种翠冠和丰水梨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推广,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并为广大果农接受的梨树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1选择合理的栽培密度20世纪80年代如东县商品梨生产中大多实行矮化密植栽培,新建梨园667m2栽67~111株,虽然早结丰产,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密植梨园的弊病也逐渐显  相似文献   

10.
梨树密植省力化栽培是当前梨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采用矮密化、标准化、机械化、省力化的生产模式,树形一般选用圆柱形省力化树形,圆柱形具有树冠小,通透性强,利于花果管理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早果丰产,树体结构简单,修剪技术容易掌握,便于机械作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是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也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与传统乔砧密植栽培相比,以矮砧宽行密植为基础的现代苹果栽培模式,具有便于实施果园生草制、机械化作业、肥水一体化、高光效、省工省力等诸多优点,能够实现早结果,早丰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16-2020年在湖北省潜江市吉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翠冠’梨“双臂顺行式”棚架梨省力化轻简高效栽培试验。经过5年的栽培实践,实现了梨园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树修剪等用工量少,幼树第3年结果,达到了轻简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陕西宝鸡苹果产区红富士品种栽培面积占苹果总面积的70%以上。随着这一品种的引进及栽培制度由稀植向密植的变革,苹果树形管理技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整形修剪技术和修剪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已不能适应生产形势的需要,在树形管理上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趋向。1矮化栽培,宽行密植矮化宽行密植栽培作为新的栽培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前我们大都采用2 m×3 m或3 m×4 m的株行距,造成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  相似文献   

14.
正宽行密植,是果树省力化栽培的新模式之一。梨树传统栽培模式,树形高大复杂,管理劳动强度大,封行后也不利于机械进入,生产成本高,效益差。为此必须从规范化生产入手,充分利用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进行宽行密植标准化栽培,提高果农收益。1宽行密植建园1.1品种搭配1.1.1品种选择主栽品种:玉露香;搭配品种:红香酥、秋月梨、圆黄梨、早酥蜜等。1.1.2授粉树配置授粉树占比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1矮砧密植园与传统果园修剪上的不同点现代矮砧密植果园往往采用自根砧分枝大苗建园,通过宽行密植的方式培养出"墙式"结构,配套相应的机械设备,实现省力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目的。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栽培模式,传统管理方法不再适应,从树形到修剪,都应当随之而变。1)树形不同。传统果园采用单干小苗建园,最终培养的目标树形往往是大冠树形,所以幼树期以促进生长为主,生产上主要采用冬季修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过去植苗建园前期株数少、效益低、产量不高的传统模式,在枣园播种酸枣,成苗后嫁接优良品种直接成园,并采用疏密整形栽培模式,嫁接当年确定永久株与临时株,为不妨碍永久株丰产树形(小冠疏层形)的培育,在嫁接第3~6年逐渐间伐临时株,同时对永久株进行修剪,以培养树形为主,兼顾当前结果。采用疏密整形的密植直播枣园,嫁接当年就硕果累累,嫁接第3年开始大量结果,第6年实行控产,667 m2产量控制在800多kg,且果实品质优、效益显著。疏密整形枣园前期依靠密植丰产,还可获得苗木收益,后期依靠丰产树形高产,实现了持续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慧娣 《果农之友》2014,(5):12-12,15
促花控冠是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实现早结果、早丰产、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管理技术措施,也是苹果夏季修剪及其管理的重要内容。该技术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北京高效节水新技术在现代化果园的主要特征、表现,以及高效节水新技术在苹果生产实践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取得显著效果。实践证明,实施该项技术,简化了修剪方法,提高了肥水利用效率,实现了省力化栽培,果品生产优质安全,农民增收效益显著,适合在果树领域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宽行密株省力化栽培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在梨、苹果等树种上广泛采用的果树栽培模式,具有结果早、丰产性好、果实品质好、树相园相好、适宜机械化操作和省工省力等诸多优点。1株行距安排宽行密株模式采用细长圆柱形树形,行距较宽,果园通风透光好,便于机械作业,还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北方地区如河北、陕西等地区,树体生长量小,行距  相似文献   

20.
亚特猕猴桃以其早熟、丰产、味甜、抗病、果大、耐贮运等优良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生产者关注,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如何栽好管好亚特猕猴桃,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观察,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栽培宜密植 一是密植栽培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早期产量,迅速回收投资成本。一般提倡按4米×1米或3米×1.5米行株距栽植。初果期结束后(3~4年生),隔1株间伐,变为4米×2米或3米×3米行株距。二是亚特品种抗旱性相对较差,密植栽培,有利于提前遮荫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