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河道综合整治的几种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道综合整治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分析城镇河道现存问题及国内外河道整治现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城镇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河道整治的原则,提出了我国城镇河道整治的生态护岸工程措施、水质修复治理措施和河道景观工程措施,力求为我国城镇河道的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淤积严重、断面形态遭到破坏、水质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的原则和方法,探索了河道护岸和堤防、河岸植被生态设计理念和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方法.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黑臭河道综合整治等当前热点问题,从多目标生态水系修复理念与技术出发,阐述整治黑臭水体的技术体系,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意义与效用.并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岸线的基本理念、功能与实践.针对新形势,树立创新理念,开发环保清淤等新技术,发展新型生态护岸,并介绍了几项新型专利生态护岸型式,以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欠缺、水质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揭示了城市河道开展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内涵及原则,探索了河道纵向线形、护岸、断面以及生态景观设计思路,提出了实施人工增氧、修复人工湿地、修建生态浮岛、实施生物调控与水量补充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本研究可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生态格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护岸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析新农村河道生态护岸型式及选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生态河道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河道护岸的治理是生态河道建设的关键。生态护岸的类型繁多,其中包括:自然草木类、砌石类、生态混凝土类等。其各自的水利特性、工程特点、经济造价和适用条件亦不相同。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河道建设中,应根据农村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型式。文章通过国内外生态河道治理思路的发展历程,对生态河道的护岸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详细介绍,并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提出了新农村河道护岸选型的自然性、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的治理原则,以及建设生态自然、人水和谐的新农村生态河道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河道护岸,挡墙工程是河道生态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城市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河道工程的结构形式,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市品味,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论述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根据刚性硬质护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工程措施,通过综合整治来恢复河道生态,提高城市水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改善武夷山市大布小流域综合农场和鸭母洲河段岸线杂草丛生、沿岸线倾倒垃圾、局部河道渠化、硬质护岸、河道亲水性体验差、占用河滩开垦菜地等河流现状入手,浅析生态水系治理理念和措施:即从大布小流域的河水、河床、河滩、河岸等四个方面切入,以改善流域水生态、水质,维护自然弯曲岸线,营造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等为目标,采取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河床修复措施,对改善小流域污染,促使水系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提升水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性,营造河道亲水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河道中护岸形式的探索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人类的思想的不断的转变与提高,人类越来越追求“自然”,追寻与自然的亲近。与此同时,河道也在经历着演变,从纯粹的防洪河道逐渐的向生态河道转变,从纯粹的水利向生态水利转变。不仅仅一味的追求防洪的效益,而是从防洪效益的基础上,讲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长远的、潜在的效益。但是生态河道所要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将一一摆在我们面前,首先还是来研究一下生态河道的护岸形式。生态型护岸也是在九十年代兴起,是一门软性结构与硬性结构的结合产物,同时也是结构与美学、景观园林结合的产物。新型护岸,即生态型护岸在中国将面临着一个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生态护岸是一种集防洪、生态、景观、自净等效应于一体的新型护岸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对传统护岸工程与生态护岸进行对比,总结了生态护岸功能及技术现状,介绍了生态护岸技术的常用措施及应用,以促进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河道的生态功能与目前生态河道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河道建设的原则,并结合苏南某农村地区河道的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河道在生态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截污治污、底泥疏浚、活水工程、深化处理以及护岸工程五个方面规划了生态河道建设所采用的工程措施,为农村相似地区的生态河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镇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除具有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就近供水、交通航运、泄洪滞涝等功能外,还具有生态环境功能。除因过于重视防洪而造成的河道渠化问题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剧增,中小河道填埋的发生对城镇现有河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重了河道的水污染、频繁引发洪涝灾害。分析了城镇河道现存问题及其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在参考和总结国内外有关城镇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城镇河道生态环境建设中河道生态护坡和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的作用,并探讨了生态护坡建设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河道水质恶化既是一个水污染问题,也是一个水生态失衡的问题,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河道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是2个不同概念,生物修复是城市河道水污染控制的手段,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延续,而生态修复则是通过创造适合于各类生物生存的生境条件,形成各种生物群落配比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系统稳定的城市河道良性水生态系统,重建受损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针对深圳市河道现状,提出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河湖护岸工程技术的对比,阐述了生态护岸技术的优点,并通过沈北新区长河城市段治理工程,介绍了该项技术在长河城市段河道治理工程上的实际应用,为东北小型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仿真草皮和三棱柱砖块模拟生态护岸,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变流量和变底坡工况下梯形河道中护岸糙率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非均匀流及不同宽深比情况下护岸糙率对河道水面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河道综合糙率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大,符合对数分布规律,改变流量或底坡对护岸糙率值影响不大;均匀流与非均匀条件下,河道水深均随着护岸糙率的增大而增加;非均匀流条件下,沿程综合糙率与沿程水深呈正相关;护岸糙率较大范围的变化,对宽深比较小的河道水深有较大影响,而对宽浅河道的行洪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河道规划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生态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须对城市河道建设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本文从我国河道规划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基于生态水利工程对河道进行规划设计探究,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健康河流"结构相对稳定和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正常"的内涵,以常熟市的典型圩区——苏白圩为例,对其进行水系功能调整。应用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将圩区现状及规划方案下的河道功能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水系结构性调整后,圩区内部河道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对河道护岸建设、水质生态修复、湖荡景观建设进行了研究,为打造城市健康河流奠定了基础,对研究人类活动约束下的河网水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传统治水的反思及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开展,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治理技术逐渐得到发展。结合深圳市葵涌河生态修复工程,基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及现场中试试验,就一种典型的复合生物砖护岸结构的抗冲刷能力及生态景观效果进行了总结。利用有压管道产生高速水流,建立了护岸结构冲刷物理模型试验,对复合生物砖护岸结构单元的原体冲刷表明,浸泡12 h冲刷12 h后,生物砖结构不会被完全破坏,形成不超过5.5 cm冲刷坑,抗冲性能良好。复合生物砖护岸结构在深圳市葵涌河现场试验表明营养土可以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及根系密度。狗牙根草在生长3个月后可以覆盖复合生物砖护岸结构的水泥砖部分并形成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生物及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饶胜 《节水灌溉》2007,(4):61-62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水利工程中的水生态环境元素也成为工程技术中不可忽视的层面,各地在河道整治中注重实施河道的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也就成为大势所趋.河道生物修复是一类低耗、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生物技术, 是国外流行的最新治污技术之一,特点是能对污染环境进行原位处理,勿需基建投资,效果理想且无副作用.将生物修复技术与水工工程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恢复工程实践在国内尚属探索起步阶段,结合石井河流域均和涌整治工程实践,介绍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流综合整治工程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浙江省河流生态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提出了本省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论述了应用植物措施和生化技术进行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果,并结合浙江河道建设实际,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旨在推动全省“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