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有机肥为主处理,氮肥为副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滴灌条件下砂质土壤春玉米田有机肥和氮肥配施的最佳施用量,为土壤培肥、化肥减施以及提高宁夏扬黄灌区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以有机肥3 000 kg/hm^2配施300 kg/hm^2氮肥处理最高,比不施肥处理增产50.65%;其次为有机肥4 500 kg/hm^2配施300 kg/hm^2氮肥和有机肥4 500 kg/hm^2配施225 kg/hm^2氮肥处理,分别较不施肥增产48.78%和46.83%。根据宁夏中部干旱带扬黄灌区土壤培肥和玉米增产需要,建议推荐有机肥施用量为3 000~4 500 kg/hm^2,配施氮肥用量225~300 kg/hm^2。  相似文献   

2.
施用有机肥对甜菜产质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地布置试验,表明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提高了甜菜的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甜菜的最大产量施肥量是43095.00 kg/hm2,最大产糖量施肥量是30916.67 kg/hm2,表明甜菜的产量和产糖量的最佳有机肥施用量并不一致,为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物有机肥在甘蔗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与等量配施化肥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较等量配施化肥增产甘蔗13.87t/hm2.提高蔗糖分0.02%,增产蔗糖产量2.18t/hm2.增产甘蔗和蔗糖产量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喀斯特地区水稻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水稻宜香优2115为材料,设置有机肥施用量为主区、减氮率为副区的两因素裂区试验,有机肥施用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M0(0 kg/hm2)、M1(低量有机肥,1 673 kg/hm2)、M2(高量有机肥,3 346 kg/hm2),减氮率设4个水平,分别为R1(减氮率0%),R2(减氮率25%),R3(减氮率50%),R4(减氮率100%)。结果表明,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水稻产量随着减氮率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以R3处理最高;在等氮或非等氮条件下,与单施氮肥(R1M0)相比,减氮25%配施高量有机肥的处理(R2M2)产量显著增加。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在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随着减氮率的增大,有效穗数呈持续降低趋势,每穗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千粒质量和结实率虽无明显变化,但均以R4处理最高;在等氮或非等氮条件下,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的结实率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在土壤微生物量方面,在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随着减氮率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相似文献   

5.
化肥减量对麦田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化肥减量和有机培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单施常量化肥(表示为NPK,分别施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251.8、255.7和375.2kg.km-2)为对照,设置不同化肥(不减量、减量30%、减量50%和减量70%)和有机肥(18 000、25 500和34 500kg.km-2,分别用LM、MM和HM表示)配施处理,采用系列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培养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麦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细菌、固氮菌、放线菌等微生物数量,但不影响土壤真菌数量。施肥效果在化肥不减量时随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在化肥减量时以50%NPK+MM处理最佳。说明化肥适度减量和配施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矿物质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矿物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子粒产量及肥料贡献率。与当前施肥水平比较,玉米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750 kg/hm2的条件下,化肥不减量和减量15%生物产量分别为38 647、36 869 kg/hm2,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7.61%和2.66%;子粒产量分别为16 544、15 783 kg/hm2,增产7.56%、2.48%;肥料对生物产量贡献率分别为56.26%和49.07%,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11.05和3.87个百分点,表明在配施矿物质有机肥750 kg/hm2的前提下,将氮、磷化肥施用量在当前水平上减量15%可以保证玉米子粒产量稳定在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与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摸清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2002年在玉溪开展了不同施氮量及施用有机肥对烟叶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和产值有影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90~135 kg/hm2的施氮量之间差别不显著,为生产上控氮提供了依据.(2)施用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产值有影响,产量提高26.76%,产值提高29.33%;不同施氮量有明显的影响,表现为施氮量<67.5 kg/hm2时,叶小、色淡、成熟差;>67.5 kg/hm2时,叶大、色深、成熟好.(3)方差分析表明,施氮量与有机肥没有交互作用,但在一定施氮量的基础上,增施7 500 kg/hm2厩肥和225 kg/hm2饼肥有利于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减施氮肥对不同密度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1002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施肥(N1,复合肥225 kg/hm2;N2,复合肥180 kghm2;N3,控释肥180 kg/hm2;N4,复合肥180 kg/hm2,有机肥1 500 kg/hm2)和两个密度(D1,6万株/hm2;D2,7.5万株/hm2)处理,研究减施氮肥对不同高密植夏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D2处理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24.74%,两个密植条件下N3和N4处理均未造成显著减产。D2处理显著提高吐丝期和成熟期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降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子粒的贡献率,减氮处理对干物质积累特征均无显著影响。N2、N3和N4处理显著提高两个密植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16.00%~22.90%,仅D2N4处理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效率16.32%。夏玉米在75 000株/hm2高密植水平,施氮180 kg/hm2(减氮20%)配施有机肥可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9.
氮素不同用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的不同用量对甜菜的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均有一定影响。通过试验得出,当甜菜施氮量达到180kg/hm2时,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最高,分别为35038.5kg/hm2、17.2%、5073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磷营养水平对甜菜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N、P施用量对甜菜的光合速率表现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不论何种施磷处理,施氮在0-180kg/hm^2范围内,光合速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不施氮磷与施氮180kg/hm^3,磷450kg/hm^2比较,光合速率提高了46.8%。在施氮0-240kg/hm^2各水平中,光合速率均随施磷量增加而提高,在不施氮条件下,不施磷的光合速率比施磷450kg/hm^2提高了18.9%。光合速率与块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含糖率呈显著负相关,与产糖量正相关,但不显著,获得光合速率最高值时的氮磷施用量大于获得较高甜菜产质量时的氮磷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1 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用 选用当地高产质优的主栽大豆品种. 1.2 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用量 有机肥至少22 500 kg/hm2;秸秆还田3 000kg/hm2;其中,有机肥主要做基肥或底肥使用.农家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农家有机肥用量保持在4 500~9 000 kg/hm2为宜.秸秆机械粉碎时,要求玉米秸秆含水量大于30%,粉碎长度小于10 cm.秸秆还田数量控制在4 500~7 500 kg/hm2.秸秆粉碎还田后,加施尿素150~225 kg/hm2,进行旋耕或深耕耙地灭茬,耕深应达到20~25 cm.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在施用化肥基础上配施“肥力高”,对甜菜有明显的增产、增糖、增收效果。其中以常规化肥施用量加“肥车高”15kg/hm^2处理(“肥力高”做基肥、追肥各半)效果最好,分别较对照提高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16.1%、2.2度和31.7%,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增施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为获得最佳的马铃薯减肥增效生产技术,综合考虑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数量及使用时期等因素,共设置5个处理:处理1(复合肥1 500 kg/hm~2+硝酸钙镁225 kg/hm~2)、处理2(复合肥1 200 kg/hm~2+生物有机肥1 500 kg/hm~2+硝酸钙镁180 kg/hm~2)、处理3(复合肥900 kg/hm~2+生物有机肥2 250 kg/hm~2+硝酸钙镁135 kg/hm~2)、处理4(复合肥900 kg/hm~2+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硝酸钙镁90 kg/hm~2),处理1~4施用微肥30 L/hm~2+硫酸钾225 kg/hm~2,处理5为对照(复合肥1 800 kg/hm~2+生物有机肥1 200 kg/hm~2+硝酸钙镁150 kg/hm~2),每个处理面积667 m~2,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测定株高、单株结薯数、产量、商品薯率、块茎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处理2是合理减肥条件下最高效的绿色生产技术方案。另外,施用生物有机肥较未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12.7%;当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至2 250~3 000 kg/hm~2时,马铃薯单株结薯数较未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平均增加1.16个;当复合肥施用量大幅减少时,即使增施生物有机肥(处理4),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也会显著降低;当追肥施用N较多时,会导致马铃薯淀粉含量下降,处理1、2、3较处理4和处理5的淀粉含量平均减少0.79 g/100 g。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防治马铃薯早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2011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有机肥防治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品种‘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667 m^2施有机肥1 500-5 000 kg及667 m^2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化肥50 kg均对马铃薯早疫病有显著的防治作用,防效为38.8%-68.8%,特别是667 m^2施有机肥5 000 kg、667 m^2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化肥50 kg防效更加显著,增产21.2%-27.8%。667 m^2施有机肥1 500-5 000 kg及施有机肥1 500 kg+复合化肥50 kg比施复合化肥50 kg提早出苗1-4 d不等,品种‘费乌瑞它’提早出苗更明显,但施用或增施有机肥对2个品种出苗率无影响。施用有机肥为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化肥过量使用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探索燕山丘陵区春玉米田化肥减量配施技术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以赤单218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NPK)、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氮20%(RN)、RN基础上有机肥替代总氮量的20%(RN+OM)、RN基础上缓控释肥替代总氮量的20%(RN+CRU)、RN基础上秸秆全量还田(RN+SR)和RN基础上生物炭基肥替代总氮量的20%(RN+BC)等6个施肥处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缓控释肥、秸秆和生物炭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生物炭与化肥减量配施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氮配施有机肥、缓控释肥和秸秆还田处理均可增加氮肥利用率,其氮肥偏生产力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了40.31%、39.42%和38.24%;水分利用效率以秸秆还田处理最高,其次为减氮处理、减氮配施缓控释肥处理和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增加幅度为6.63%~11.06%。综合分析,化肥减量配施不同肥料可以改良土壤、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甜菜膜下滴灌高产优质农艺栽培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对膜下滴灌甜菜主要栽培措施密度与生物有机肥、N、P2O5、K2O以及对甜菜产量和产糖量间的量化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建立产量和产糖量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影响甜菜产量和产糖量的关键因子及实现膜下滴灌甜菜高产优质高效优化栽培的综合农艺措施。结果表明:5个因素影响甜菜产量大小顺序是:氮肥生物有机肥磷肥钾肥密度;5个因素对产糖量影响大小顺序是:生物有机肥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实现甜菜块根产量在4000~4500kg/667m2的最优农艺组合是:密度5000株/667m2,生物有机肥33.0kg/667m2,氮肥9.4kg/667m2,磷肥11.30kg/667m2,钾肥6.2kg/667m2;甜菜产糖量650kg/667m2的最优农艺组合是:密度5350株/667m2,生物有机肥36.0kg/667m2,氮肥9.5kg/667m2,磷肥11.5kg/667m2,钾肥6.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膜下滴灌追施酵母浓缩液液体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用底肥750 kg/hm2甜菜专用肥基础上,分别在甜菜叶丛快速增长期和块根膨大期追施0(CK)、75、150、300、450和600 L/hm2不同用量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300 L/hm2),测定其对甜菜品质、块根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追施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可增加甜菜叶片SPAD值,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增加了甜菜地上叶丛及地下块根干鲜重;比CK增加块根产量3.15%~20.50%和产糖量3.85%~24.31%,提高含糖率0.12~0.59度和原汁纯度0.01~0.89个百分点,提高了甜菜块根单产和品质;合理追施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能够增加农民收益。综合分析表明,以底肥+300 L/hm2酵母浓缩液体肥和底肥+300 L/hm2复配液体肥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比CK分别增加3 600元/hm2和4 203元/hm2。因此,在甜菜追肥过程中可合理追施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提高甜菜单产和品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化学氮肥减量配施稳定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磷流失风险,为洞庭湖双季稻区化肥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CF)、减氮20%配施硼硅肥(0.8CF+B/Si)、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0.8CF+0.2OM)、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氮肥增效剂(0.8CF+0.2OM+N-serve)、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硼硅肥和氮肥增效剂(0.8CF+0.2OM+B/Si+N-serve)共6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氮配施对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有机肥替代处理早稻产量较CF均有一定下降,而晚稻产量提高2.02%~5.03%。田面水中总氮、铵态氮、硝态氮浓度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氮素流失风险也增大。与CF处理相比,化肥减氮配施处理早晚稻季田面水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分别降低8.08%~35.05%、5.88%~34.22%和5.02%~18.06%,有效降低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其中以0.8CF+0.2OM+N-serve处理效果最好。施氮肥后一周是氮素流失的高风险时期,随后各处理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研究区当家甘蔗品种台糖22(ROC22)、柳城5136(LC5136)、粤糖236(YT236)为材料,设5个不同氮肥施用量,研究施氮量对不同品种甘蔗生长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增加,3种甘蔗的茎重和产量先增加后无显著变化。ROC22和LC5136在施氮量为351.9 kg/hm2时较为适宜,而YT236在234.6 kg/hm2时较适宜;ROC22的产量最高,分别比LC5136和YT236增产8.6%和40%。(2)随施氮量的提高,LC5136和YT236的产糖量呈先增加后无明显变化的趋势。ROC22的产糖量在施氮量为351.9kg/hm2时显著大于无氮处理的,但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ROC22的平均产糖量分别比LC5136和YT236高20%和57%。(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ROC22和YT236的氮肥利用率呈递减趋势,施氮量为117.3kg/hm2时利用率最高。而LC5136的肥料利用率呈递增趋势,施氮量为469.2 kg/hm2时利用率最高;ROC22的氮肥利用率比LC5136和YT236的均高出10个百分点。综合考虑甘蔗产量、产糖量、氮肥利用率的情况,氮肥用量为351.9kg/hm2时,对ROC22和LC5136较适宜,而在234.6kg/hm2时,对YT236较适宜。在研究区种植甘蔗ROC22明显优于LC5136和YT236。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氮肥减量和替代确保水稻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的。试验设计不施氮(N0)、3种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和3种减氮配施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施肥模式,以当地施肥水平为对照,研究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及不同减氮比例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模式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早、晚稻的平均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模式,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模式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氮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4. 3%,表明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减量化肥是可行的,是一条化肥减量和水稻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