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黔东南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稻纵卷叶螟的虫源性质、迁飞发生规律、测报工具改革和防治策略的多年研究,明确了稻纵卷叶螟在黔东南州发生规律及其种群数量变动与生态因子的内在联系;改进测报工具,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提出主治第三代,控制第四代,放宽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提高天敌控制能力的防治策略,减轻其灾害损失,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一种食叶性害虫,该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田间大面积的白叶,使水稻严重减产,且影响稻米品质。近几年常熟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较为严重。2003~2005年稻纵卷叶螟连续大发生。为此,笔者于2005年使用专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低毒农药——叶不卷对稻纵卷叶螟进行了防效试验,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贵池区1年通常发生4代稻纵卷叶螟,常以2、3代最为严重,个别年份4代在双晚上发生情况也较重。现主要阐述稻纵卷叶螟2015年在贵池区发生情况,根据贵池区2012—2015年稻纵卷叶螟的调查资料,分析2015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原因是大量迁入的虫源、优质而丰富的食料、化学农药施用不当、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方面,且提出了稻纵卷叶螟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汪文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98+3929-3898,3929
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通常一年发生4代,其中以三代最重,二代次之,少数年份在双晚上也发生较重.主要阐述了稻纵卷叶螟在青阳县发生情况,根据青阳县2004 ~ 2009年稻纵卷叶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2004 ~ 2009年连续6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原因是大量迁入的虫源、优质而丰富的食料、化学农药施用不当、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农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方面,且指出了青阳县在稻纵卷叶螟防治对策中所使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3,(15):34-35
一、纵卷叶螟1.发生规律江苏省初始虫源均来自南方稻区,夏季成虫随西南气流迁入。稻纵卷叶螟在江苏省年发生2~3个世代,四(2)代和第五(3)代为主害代,暖秋年份、迟熟单季中晚粳稻六(4)代危害也较重。四(2)代成虫均由外地迁入,常年主降区为江南和江淮南部,波及江淮北部和淮北。五(3)代成虫前期虫源以外地迁入为主,迁入范围遍及全省,后期虫源以本地繁殖、羽化的成虫为主。六(4)代成虫大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当地初次迁入最早4月中旬,最迟5月上旬。初次迁入蛾量少,危害轻,是组成第一代虫源的基础。第二次迁入最早5月中旬,最迟5月下旬,是组成当年第二代的主要虫源。迁入量的大小与第二代(主害代)危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由于异地虫源迁入量大,当地的气候、天敌和水稻品种等生态环境适宜,稻纵卷叶螟发生明显回升,自2003年徐州市大发生以来,2005年再次大发生,五(3)代(指全国第五代,江苏省第三代,下同)成虫迁入持续时间长,蛾、卵量之高为历年罕见。1发生特点1.1峰  相似文献   

8.
<正>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虫害有三化螟、稻飞虱、纵卷叶螟和稻蝽蟓等,粤东地区的水稻病虫害较为严重的是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别称为苞叶虫、卷叶虫等,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在粤东地区除为害水稻外,还可取食甘蔗以及狗尾草、蟋蟀草、茅草、芦苇等杂草。1生物学特性1.1发生代数稻纵卷叶螟一年发生代数,因纬度和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食叶性害虫,该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田间大面积的白叶,不仅使水稻严重减产,还影响了稻米的品质.近几年常熟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较为严重,2003~2006年稻纵卷叶螟连续大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食叶性害虫,该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田间大面积白叶,水稻不仅严重减产,还影响稻米品质。近几年常熟地区稻纵卷叶螟连续大发生、危害较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重大威胁。为寻找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长效药种,我站于2007年进行了骄子乳油对稻纵卷叶螟防效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取得理想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2003年迁入量特大,给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为寻找新型、高效、低毒药剂,应对稻纵卷叶螟突然暴发,受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委托,笔于2005年8月在三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时进行了田间药剂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泸州水稻生产上的三大最主要害虫。在泸州,水稻二化螟1年发生3代,主要为害中稻和再生稻,常造成枯心和白穗;稻纵卷叶螟是迁飞性害虫,1年发生4代,幼虫取食叶肉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稻飞虱是泸州的常发性迁飞性害虫,1年可发生7代,常造成"冒穿"(即通火),造成水稻减产甚至绝收。福戈在泸州水稻上应用4年以来,对水稻主要害虫的全程解决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此项技术,现将其特点及使用技术总结如下。一、杀虫效果"事半功倍"福戈是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2008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指出境外虫源迁入量大、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是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了对其大发生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又名稻纵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迁飞性害虫。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稻纵卷叶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成为长汀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在1000~1333万hm^2。笔者通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适合水稻生产实际的稻纵卷叶螟综合防治技术,将该虫的为害损失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达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为我县无公害优质稻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稻纵卷叶螟 1.危害症状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以幼虫纵卷水稻叶片,啃食叶肉,剩下透明的表皮,剥开里面有虫粪,严重时水稻上部叶片一片白色。 2.防治技术稻纵卷叶螟在我县的第二个主害代防治主要区域是600m以上区域及600m以下的迟熟田块。关键时间可是8月5~15日,在此期间田间百丛小虫苞达到15~20个时(即田间成虫减少,刚刚出现小虫苞,开始出现白叶时),  相似文献   

16.
巫晓云 《农技服务》2011,28(3):285-287
稻纵卷叶螟是皖南山区水稻迁飞性害虫之一。2010年皖南山区四(2)代稻纵卷叶螟迁入迟,迁入量略多,属轻发;五(3)代中等发生,四(2)代残虫量大,五(3)代前期外迁虫源量大,造成田间蛾量高,卵量高,后期由于持续高温、降雨少等因素抑制了卵的孵化,减轻了危害。  相似文献   

17.
稻纵卷叶螟难治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性害虫,在苏北沿海中部的大丰市稻区,通常是三个代次和两个代次发生危害。经调查,从近20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看,1991、1997年大发生,其中六(四)代(国内六代本地四代,下文同)重发生,2000年后发生频率变高,2003、2005、2006、2007年均达到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已由偶发性害虫变为常发性害虫,且大发生几率变得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州2001-2012年共12a水稻稻纵卷叶螟发生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影响湖州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气象因子气温、降水、风速、湿度、日照等,考虑前期气象条件和虫源数,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用本地气象台发布的未来10d天气预报结论,结合前期天气实况和当前虫源数,对未来10d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气象条件等级进行预报。预报模型紧密联系预报产品特点和预报服务实际,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稻纵卷叶螟在山区水稻连续大发生,尤其是2004、2005年,未治田的稻纵卷叶螟2代、3代为害白叶率达100%.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必须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20.
锐劲特对多种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锐劲特对多种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初探薛智华张夕林张谷丰张建明张洪进(通州市植保站226300)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三化螟是通州市水稻中后期的主要害虫,三代纵卷叶螟、三代稻飞虱和二代二化螟、三代三化螟常年在8月中下旬发生,防治适期基本接近,这是开展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