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牦牛主产区牛副伤寒和牛缺硒病,研制出了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经试验表明,该苗以1个免疫剂量免疫6月龄以下牦犊牛,第7 d可产生免疫应答,第15 d经颈静脉用S8002强毒株的2个MLD攻毒,可产生5/5保护,而对照组2/2死亡;免疫后6、13个月强毒攻击均产生100%的保护;同试验动物豚鼠取得的试验结果一致。以3倍免疫剂量肌肉注射牦犊牛,安全性良好。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与牛副伤寒活疫苗在预防牛副伤寒病的性能上一致。该疫苗对2~6月龄牦犊牛免疫,24 h血硒浓度明显上升,且免疫后3个月血硒浓度维持在0.05 μg/ml以上。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在-20℃可保存2年、4~8℃可保存1年、室温下可保存2个月。免疫牦犊牛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牦牛红细胞C3bR花环率。   相似文献   

2.
犊牛缺硒病是硒缺乏引起的肌营养不良,是犊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在农户少见,多见于规模化养牛场.由于养牛场饲料单一,加之青饲料供给不足,使牛缺乏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尤其在缺硒地区,犊牛常发生缺硒病,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笔者在临床上诊治一例以运动障碍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犊牛群发性疾病,经病史分析、临床观察、剖检、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确诊为硒缺乏症,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玛曲县高寒牧区牦犊牛腹泻病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查明了玛曲县引起牦犊牛腹泻病的流行规律、临床症状以及主要病原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  相似文献   

4.
牦牛副伤寒是以下痢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故又称为“犊牛拉稀病”。牦犊牛发病率可达100%,致死率高达50%以上,成年牛发病多以急性败血症出现,病程短促,症状猛烈,死亡率很高。人食用病牛肉可引起食物中毒。二十多年来,我国西北、西南牧区每年都有此病发生,就其危害程度、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对47头周岁含野血牦犊牛和21头当地同龄牦犊牛进行了体尺测定,结果:一岁含野血牦犊牛平均体高90.20cm,平均体长96.90cm,平均胸围117cm,平均管围12.70cm,平均活重93.40kg;一岁当地牦犊牛平均体高86.70cm,平均体长93.30cm,平均胸围115.90cm,平均管围13.00cm,平均活重88.20kg。表明一岁含野血牦犊牛的生长性能优于本地同龄牦犊牛。  相似文献   

6.
含野血牦犊牛,家牦犊牛增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牧场对采用野牦牛冻精人工授精和1/2野血公牛本交两种方法配家牦母牛产生的1/2野血牦犊牛35头和1/4野血牦犊牛48头,跟踪定量观测。结果:1/2野血牦犊牛和1/4野血牦犊牛的平均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提高了7.65%,8.86%,平均18月龄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47.16%,17.22%。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牦犊牛胃肠消化机能障碍和器质性变化的综合性疾病,病的特征是消化不良和腹泻,在临床上可分为非传染性腹泻和传染性腹泻两种。据笔者对本地区历年来犊牛腹泻病例的统计,腹泻的发病率高达47%以上,死亡率也达30%。三月龄内牦犊牛易患本病,一月龄内发病最多,四季都可发病,尤  相似文献   

8.
在秋末枯草期来临,有选择淘汰部分牦犊牛,可提高次年母畜的繁育率和犊牛个体的胴体重.并对影响牦犊牛肉生产的胎次、挤奶强度、牦母牛产犊月份与连产率和犊牛胴体相关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证实犊牛生产作为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鸡渗出性素质病也称鸡白肌病,是日粮中缺乏硒—维生素E引起的一种代谢病,其死亡率不亚于某些传染病。我县属严重缺硒区,部分饲料含硒量的测定结果是:硒平均值为0.019ppm,仅为正常值0.1~0.3ppm的6.3~19%。这就容易导致畜禽缺硒病的发生,近年来,我县犊牛白肌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犊牛缺硒病是由于体内硒缺乏或不足,引起某些器官组织变性、坏死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以生后3~30天多发.现将有典型病征3例病牛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牦犊牛的培育是养牛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以保证牦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1994~1996年在海南州赛什塘牧场对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1/2和1/4野血牦犊牛的初生重分别比家牦犊牛提高7.65%和8.86%(P<0.01),1/2野血牦犊牛在初生时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比家牦犊牛分别提高3.21%,5.57%,5.51%;6月龄时分别提高9.56%,11.46%,3.59%;18月龄时分别提高9.18%,17.55%,7.64%(P<0.01)。  相似文献   

13.
李华德 《四川草原》2005,(12):58-58
<正>牦犊牛的培育是养牛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以保证牦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1 做好接犊工作母牦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黏液进入气管。接着,将牦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cm处剪断,用 5%的碘酒浸泡1~2min,进行消毒。牦犊牛身上其  相似文献   

14.
犊牛消化不良主要症状是由于消化机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症的犊牛疾病,为犊牛常发病之一,多发生在出生后1~25日龄。可造成犊牛生长缓慢,体质下降,抵抗力下降,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死亡,给农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对天祝白牦牛犊牛腹泻病的调查,初生牦犊牛平均发病率较高,约占21.6%,死亡率9.8%。  相似文献   

15.
牦犊牛腹泻病病因分析与防治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寒阴湿牧区(玛曲县)牦犊牛腹泻严重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运用现代科技从流行病学、痛原检测、母畜营养状况、饲养管理及圈舍卫生、母乳中维生素、血、毛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寄生虫的侵害等因素,多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查明了不同地域,引起牦犊牛腹泻病的病因,总结出了切合当地畜牧业生产实际的防病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牛副伤寒病病原及其免疫学特性兀征,张晓明(甘肃省动物检疫总站兰州730030)(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牛的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牦牛发病率最高,主要感染牦犊牛,肉牛和奶牛也有发病,黄牛则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代乳料饲喂45头牦犊牛,每头牦犊牛饲喂量0.4 kg/d。经过160 d试验,6月龄公、母牦犊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比同期对照组公、母犊牛分别增加了10.34 cm和6.76 cm、5.32 cm和4.94 cm、12.34 cm和10.00 cm、0.3 cm和0.2 cm,体重分别增加了7.4 kg和7.3 kg,除管围外均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8月龄公、母牦犊牛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比对照组公、母牦犊牛分别增加了6.3 cm和4.9 cm、8.0 cm和6.7 cm、11.1 cm和12.2 cm、1.3 cm和1.0 cm,体重分别增加了15.2 kg和14.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发情率26.7%,对照组8.9%,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文章旨在为甘南州尕力巴犊牛的育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牦尕力巴犊牛、普通黄尕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为素材,对0~6月龄犊牛分5个阶段进行放牧兼舍饲育肥,[结果]表明:牦尕力巴犊牛与普通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体重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但1月龄~5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显著(P0.05);牦尕力巴犊牛与改良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6月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普通黄尕力巴犊牛与改良黄尕力巴犊牛相比,初生~5月龄体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体重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普通黄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0~6月龄育肥效果好于牦尕力巴犊牛,而普通黄尕力巴犊牛和改良黄尕力巴犊牛育肥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畜禽缺硒病在很多地区屡有发生,特别在严重缺硒地区对畜禽危害更大。目前,关于对动物缺硒病的研究面很广,研究人颇多,但对牛给硒后血硒浓度的变化研究尚未见有报导。我们从防治动物缺硒病的目的出发,探求其最佳给硒途径和最适宜给硒间隔时间,为准确高效的防治动物缺硒病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的选择取本县农户家养5—6月龄临床健康断乳公奶犊牛六头,采用常规的相同的饲养管理方法,每  相似文献   

20.
硒缺乏症是以心肌、骨骼肌变性、坏死为特征的一种新陈代谢病,因以心肌炎为明显特征而得名。因其病变肌肉退色,呈煮肉样或鱼肉样外观,故又称白肌病。该病是由于采食饲料缺硒元素引起,以1~3月龄犊牛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