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12年山东省齐河县和乐采摘园进行油桃大棚栽培,栽后第2年春每667m2产量500~800kg,第3年春达到2150kg,第4年春达到2650kg,667 m2收入达到3~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在生产实践中,从建园、建园后管理、扣棚后管理、采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大棚桃树丰产栽培技术,为大棚桃树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桃树生长快、芽早熟等特性,我们在生产中采用斜栽密植栽培,获得较好的效果,达到第2年株产15kg,第3年株产30kg的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桃树高密、早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县桃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我们于2003年春在南官庄村建起试验示范园,对桃树高密度主干形栽培技术进行了摸索.该示范园面积667 m2,属平川井灌区,栽植半成苗,株行距1 m×2 m,共栽330株,品种为富山香桃、中华寿桃、早丰王、萧国圣桃.品种间呈带状间隔栽植.通过精细管理实现了当年成花,第2年见效,第3年丰产,第2年667 m2(亩)产量突破500 kg,第3年达2 500 kg.现将桃树高密、早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过几年试验,打破了桃树开心形、Y字形栽培模式,成功开发出了桃树圆柱形高密植新技术。此项技术特别适合栽培加工型桃,具有以下优点:1)成形快、结果早。传统树形需要3年才能成形,第4年稍有产量,采用圆柱形高密植技术,第1年成形,第2年每株平均结果5kg,667m^2产2220kg,第3年667m^2产5000kg,第4年667m^2产6000kg。提前3-4年进入盛果期。4年后667m^2可比传统模式增产2000kg。  相似文献   

5.
桃新品种重阳红果实个大,外观艳丽,早实丰产,栽培适应性强.我市于1999年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该品种,经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栽培技术措施,使之栽后第2年平均株产4.2 kg,第3年平均667 m2产量1 378 kg.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4—2017年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彭楼镇进行了桃品种"中桃5号"顺行V形密植简化栽培试验,试验园"中桃5号"第2年开始结果667 m~2产量782kg,第3年667m~2产量2 142kg,第4年进入丰产期667m~2产量3 742kg,667m~2收益15 000元,并且采用顺行V形栽培树体矮化,节省了劳动力投入,取得较好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经过几年的试验.我们成功开发出了桃树圆柱形高密度栽培新技术。此项技术特别适合栽培加工型桃树品种。1技术优点1.1树形成形快、结果早、见效快传统树形需要3年才能成形.第3年稍有产量.采用圆柱形高密植栽培.第1年成形.第2年每株平均结果5kg,每667m2产2220kg,第3年产5000kg,第4年可达6000kg。把进入盛果期时间提前了3~4年。  相似文献   

8.
大棚设施化栽培桃树是当今桃树栽培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桃根中含有较多的扁桃苷,同时危害桃树根系的根线虫也会分泌出大量的扁桃苷,使连作后的桃树出现叶色失绿、流胶、产量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桃树的连作。为提高单位面积桃的产量,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我们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了计算机智能控制气雾栽培方法,目前已实现了产业化的生产。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香宝 《河北果树》2005,(6):20-20,30
近几年来,桃保护地栽培在乐亭、昌黎等老果品产区发展势头迅猛,经济效益可观.2000年汉沽管理区曾引进试栽,结果失败.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汉沽管理区地处沿海,属滨海潮土类型,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黏重,透气性差,盐碱含量高,不适合桃树生长.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2003年又引进玫瑰露、沙子金红2个优良毛桃新品种进行温室栽培,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活性、起高垄栽培、疏通排灌系统、地膜覆盖、根外补铁等综合技术措施,改良了土壤理化性质,使其达到了桃树生长的要求,试栽推广取得成功,为滨海盐碱地区发展设施果树生产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0.
黄金梨是韩国育成的优良绿皮梨品种。1999年引入滦南县程庄镇程式庄村进行试栽,面积10hm^2。经过5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栽培技术,使之栽后2年见果,第3年平均667m^2产量1000kg,第4年进入丰产期,平均667m^2产量达到2500kg。  相似文献   

11.
日光节能温室桃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月20日,在区苗圃进行半成苗桃树温室栽培实验,试验面积400m^2,共294株,品种有瑞光5、早红珠、早红和棚桃1号。经过科学管理,2001年5月中旬收获鲜桃600kg,比露地栽培早熟60多天,并摸索出一整套的桃设施栽培技术,在全区推广后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现将日光节能温室桃树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秋从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春雪桃进行试栽,经过5年的栽培试验,表现为早熟、早果、产量高、丰产稳产,栽植第2年开始结果,栽植第5年平均每666.7m2产量2835kg.果大色艳、品质优、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宜在酒泉市经济林种植区域内推广.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桃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山东省桃生产现状1.1面积与产量20世纪80年代,桃在山东省水果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1989年全省桃的栽培面积、产量分别占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6.59%和3.90%。1990年以后,其比重逐年提升,到2005年分别达到12.66万hm2和201.2万t(吨),占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6.48%和16.74%,成为山东省位于苹果之后的第二大水果。临沂市是全省桃树的主要产地,2005年面积和产量分别为4.09万hm2和69.3万t(吨),占全省桃树总面积、总产量的32.34%和34.44%,其次是潍坊市和泰安市。在全省果品生产中,桃已形成产量优势,创造了较大效益,成为全国桃树生产的第一大省。1.…  相似文献   

14.
外观美、市场欢迎、价格高的欧亚种葡萄“美人指”,在南方栽培因长势极旺,花芽分化不易,早期产量低等问题,影响其推广。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后,采用适宜该品种的架式,利用夏芽副梢多次摘心快速成形,叶面追肥与土壤施肥相结合等措施促进花芽分化,结合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栽后第2年每667m^2产量达到1500kg。  相似文献   

15.
桃花粉生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靖王政李静尚霄丽方庆王珂近年来,桃树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但是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没有昆虫的活动和设施内空气湿度大,常导致桃授粉受精不良,产量较低,因此桃树设施栽培不仅需要配置授粉树,而且需要采取昆虫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丰产。设施栽培的桃树比露地栽培的开花早,如果栽培的桃品种花粉不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就必须提前1年采集露地栽培桃树的花粉,研究桃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贮藏条件在桃设施栽培中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巴旦杏又称巴旦木,植物学名扁桃(Amygdalus commumisL.),属蔷薇科桃属扁桃亚属,落叶乔木。1995年,从莎车县苗圃引进了4个品种(纸皮1号、多果2号、双软9号、晚丰18号)共2000株进行示范栽培。第4年平均产量22kg/667m^2;第5年达到83.5kg/667m^2,最高120kg/667m^2,单株最高产量8.8kg。现将4个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设施栽培桃、李、杏产量,利用这3种果树多为复芽的结构特点,研发了设施栽培桃、杏、李专用树形细柱形(一根棍)的培育方法。技术参数:行株距1.2~1.5 m×0.6~0.8 m,667 m^2栽550~925株,推荐使用行株距1.5 m×0.8 m,667 m^2栽550株;采收后树高重截至1.2~1.4m,冬季树高2.0~2.2 m,第一结果枝离地面30~40 cm;每株树含结果枝15~30个。桃每个结果枝结果3~4个,每个结果枝结果 0.5 kg,667 m^2产量在5 000 kg以上,杏、李每个结果枝结果 6~9个,每个结果枝结果 0.4 kg,667 m^2产量在4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98年3月,我站从北京植物园引进费扎德油桃苗木100株,定植在长店堡村的桃树新品种示范园中,株行距2 m×3 m,面积0.06hm2,栽后第2年结果株率100%,平均株产2.7 kg,最高株产5.6 kg,每666.7m2产量达300kg,第3、第4年株产分别为18.4 kg、24.4 kg,最高株产29.4 kg、38.8 kg,每666.7m2产2002.4kg、2 700kg.  相似文献   

19.
桃树保护地栽培中,为有效利用空间,提高产量,栽植密度大大增加,若采用传统的露地栽培修剪方法会加剧新梢旺长、树冠郁闭,影响桃的品质和产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2000~2002年对早熟桃的日光温室栽培进行了修剪对比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塑料温室作栽培设施,通过改良土壤,高密度建园,前促后控,弯干整形等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达到当年定植,当年成花,当年扣棚,翌年丰产的目的.所栽桃树平均株产4.8kg,折合每666.7m2产量2 284.8kg,产值1.37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