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同一来源的中杯所12为材料,采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两种方法生产原种,进行试验比较和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自交混繁法生产的原种,对于保持原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与三圃制同样有效,在某种程度上优于三圃制,投入少、省工、管理方便是其最大特点,比较适应于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棉花原种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特殊商品的农作物良种,经营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要点:一是质量,二是价格。所以,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不仅是棉花生产发展的要求,同样是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探讨出以下三点提高棉花繁种质量的措施。1 选用“自交混繁法”生产原种我们经过采用“三圃制”、“二圃制”和“自交混繁”等方法生产种子结果对比,认为自交混繁法生产的原种有如下好处:  相似文献   

3.
良种繁育的任务就是生产大量原种,以便加速良种推广。我国棉花良繁工作基本上是采用苏联“三圃制”繁殖法。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三圃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众数混选法,自交混繁法和将株系圃改为混合繁殖圃,田间进行去杂去劣等方法。为了明  相似文献   

4.
对4种常用的良繁方法作了系统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法生产的原种产量及子棉性状和纤维品质差异均颇小,与中棉所提供的原种无明显差异。表明简易选种法、改良三圃制和自交混繁法与三圃制保纯效果殊途同归。综合比较4种方法,推广初期建议采用简易选种法,便于多快好省繁殖良种,同时设立自交保纯圃,为第二轮及以后良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交对棉花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自交9代的泗棉2号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自交对棉花繁衍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交后代皮棉产量变化趋势为高─—低─—更高─—更低。高代材料之所以产量水平低,主要原因是田间纯度差,出现高大松散、小铃、尖铃等劣株,结铃性下降,其它经济性状世代间变化不大。“自交混繁法”与“三圃法”相比,丰产性略胜一筹,且易保纯,不因人为的选差而使品种走样变异。本研究进一步证实:棉花适于自交,采用自交来保证棉花品种的纯度及丰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朱玉国 《中国棉花》2003,30(8):29-30
棉花良种是植棉科学技术的栽体 ,是棉花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础和保证。我国于 1 982年颁布了 GB 32 4 2 - 82《棉花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三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标准。这种方法工作量大、繁殖系数小、原种生产周期长 ,已不适应目前棉花生产的需要。“自交混繁法”选铃数量少、自交需人数多、脱落率高、保种圃面积小、繁殖周期也较长 ,也不适应目前棉花生产的需要。而“简易两圃法”选单株数量与当选单株数量多、原种生产周期短 ,适合目前棉花生产的需要。因此 ,采用“简易两圃法”快速扩繁棉花优良新品种 ,为棉花生产提…  相似文献   

7.
鲁棉研28号是携带Bt和CrylA杀虫基因常规抗虫棉新品种.2006、2007年先后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并被农业部确定为黄河流域科技入户主导推广品种.为适应目前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确保该品种的良繁生产质量,减少"三圃"制每年大量选单株和株行鉴定的繁重工作量,经过单株选择和株行鉴定,确定了该品种的120个核心系,采取自交混繁法进行原种生产.  相似文献   

8.
保*持*原*种*种*性*的*经*验*介*绍①徐本全湖北宜城市棉花研究所441400刘德明郝美芳湖北宜城市棉花公司彭德新张永玉湖北宜城市科委1992~1995年我们承担了省市科委下达的“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选择的品种是中棉所12...  相似文献   

9.
优IA/B原原种繁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IA/B在 地迅速发展和推广。为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加速繁殖高纯度、高质量的杂交水稻种子,供生产上应用,采用集团选择技术,减少原种圃环节,缩短生产周期,达到三圃选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玉米进一步自交前的测交选择:平均表现与现实遗传方差RexBernardo系谱选择是用于产生玉米自交种最常用的育种方法。F2代的分离群体或回交群体通过自交、对穗行后代进行目测选择,并结合无亲缘关系的自交测验种进行测产,从而产生新的自交种。系谱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混凝土百页片围墙作保护屏障,占地面积30.70亩,建成可保存2000份种质的“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采用“三圃制”繁殖入圃无病(根腐线虫病)无性系种质1027份,为妥善保存我国苎麻资源及提供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对5种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表明,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是适应大批量快速繁殖苎麻无病无性系种质以加速建圃进程与安全保种的最佳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施金生 《福建热作科技》2001,26(3):28-29,11
本文简介园林苗圃的种类,苗圃地的选择和建圃方法,详细种苗的繁殖,大苗的培育和出圃技术,并对目前园林苗圃的建立及其管理技术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冷杉是园林应用范围广泛的常绿乔木。从种子采摘与处理、圃地选择、播种、苗期管理及换床移栽等方面对日本冷杉的播种育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棉花良种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征彬  蔡波  刘艳霞 《中国棉花》2004,31(11):19-21
以 4种不同来源的华抗棉 1号种子为材料 ,对棉花的良种生产技术进行研究 ,由田间比较试验、病圃抗病鉴定试验和网室抗虫鉴定试验三个部分组成。结果表明 :采用三圃制方法选择的优系2 0 32、 2 0 2 8综合性状最好 ,原种表现居中等水平 ,采用单株混合法获得的 2 0 0 2种子表现略次于原种 ,而大田生产用种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5.
棉花新品种泗阳331的选育与应用技术陈立昶,吉守银,孙宝林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223700泗阳331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选用早中熟感病棉新品系通84—239为基础材料,在本场枯萎病人工病圃进行连续选择鉴定,1991年育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高产棉花...  相似文献   

16.
两测三圃法——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种子生产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杂交水稻“三系”亲本遗传理论分析入手,提出了两测三圃法(测保、测恢、选种圃、株行圃、基础种子圃)-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种子生产新方法,旨在通过严格的测保、测恢、防杂保纯等技术手段,力求将“三系”亲本种子的混杂退化程度控制在最低点。  相似文献   

17.
黄志勇 《江西棉花》1999,(3):40-40,F003
1棉花良种繁育面临的问题11新品种育出速度快与良种繁育周期长的矛盾由于棉花育种水平提高,尤其是应用生物技术,使新品种育成速度不断加快,就江苏省而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1~2年就有一个或几个棉花新品种通过审定;而采用三圃制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从选择单株...  相似文献   

18.
棉花杂交制种的效益直接取决于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益,是目前各个棉花杂交制种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1亲本材料科学管理1.1亲本种子的选用。一律选用株系圃种子,均经上一年轧花自交,病圃筛选后统一供种,纯度在99.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杂交稻亲本繁育技术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杂交稻亲本繁育技术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扼要介绍了几年来出现的各种繁育方法,并分析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在“三系七圃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株系循环法”,预计有逐步推广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1981年开始,在湖南省科委和省种子公司的资助下,进行了“水稻三系提纯复壮方法的研究”,初步弄清了杂交稻及其 “三系”的混杂退化原因。在分析比较省内外各种提纯复壮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选两围保纯法”,现介绍如下。 一、操作规程 “一选两圃”即对不育系进行单株选择、集团鉴定、混系繁殖(见程序图),重点是单株选择。 1.单株选择:三系同时进行。第一季最好选纯度较高的三系作种源。不育系选600株左右,半株繁殖,半株移入自交鉴定区,如果不搞自交鉴定,则选300株也可。保持系和恢复系各选50株。选取标准,首先抓典型性,就不育系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