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陈奇元先生《亦谈『舍利型』盆景》一文,很高兴。总感觉盆景论坛有点沉寂,以为谦和太多,活力就不足。但陈先生的论点并不能让我完全信服,于是又来写几句,还望先生不吝赐教。有必要先作个说明:我写《对盆景『舍利型』的思考》没有研究或评说日本『舍利型』盆栽的意思,只不过有感于国内『舍利』风越刮越紧,不由生出杞人之忧,担  相似文献   

2.
题名"松韵",其实与松树无干,树名博兰,是近些年在国际国内赛事中频频获奖的海南特有树种。(去年春天,台湾盆景大师郑成恭来园中见了博兰,大加赞赏,尤其对天然舍利推崇备至。)称她"松韵",无非是说此树有松树的韵味和骨格而已。  相似文献   

3.
贵刊近几期相继刊出了对“舍利型”盆景不同看法的文章。这是办刊者的大度和责任。在对“舍利型”盆景的讨论中,有人顶礼膜拜,有人杜绝宣传,也有人要求做出“富有中国特色的‘舍利型’盆景”。余以为礼赞也好,鄙视也罢,这都全属个人好恶。没有必要就不同的声音动辄上纲上线,如临大敌一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论“舍利型”或其他什么型迟早都会“吹入”中国盆景界中来,这是  相似文献   

4.
漫谈舍利干     
舍利子,佛教界视为最崇高也是最难得的圣物,经常供奉于各国之名寺、古刹,供信徒膜拜。盐景中的舍利干又称"神枝",有着鬼斧神工般的残缺美。山采舍利干的树桩难度较大,于是就有一批盆景创作者钻研于此,并摸索、研究、发展着专用工具。  相似文献   

5.
“神枝”、“舍利干”,是盆景界的专有名词。神枝是指自然界中一些比较坚硬的树种,受到雷击火烧,风霜雨雪,虫害病毒的侵蚀,脆弱木质腐朽后,残留下坚格部分的枝桠为神枝。其干名为舍利干。神与舍利的魅力对提高树格占有极大的份量,盆景家应天顺人选取有天然的神与舍利的老桩或通过雕琢去模仿这凄劲苍古的艺术韵味,将自然景观浓缩于盆景之中。欣赏神枝、舍利盆景,首先在于它那强烈感人的生死、枯荣、刚阳、残缺悲壮美。死去的白骨化的舍利干,裸筋露骨,表现出一种力的拼搏美,是神、意、韵的综合;屈铁、獠牙、鹰爪般的神枝有着冲天的不凡气势,充满着力的节奏,悍霸的刚阳气  相似文献   

6.
拜读思翔先生《对盆景“舍利型”的思考》一文(发表于本刊2002年第11期),颇有感触。我很赞同思翔关于研究“舍利型”盆景须从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入手的见解。我认为,研究“舍利型”盆景,首先必须弄清它的含义。为何日本人将这类盆景称之为“舍利型”,而不称作“枯树型”或者别的什么型?这里面一定有其因由所在。“舍利”一词,是从佛教引用而来的。佛门中的得道高僧圆寂之后,遗体经焚化变为“舍利子”。“舍利子”是佛家极其神圣、珍贵之  相似文献   

7.
近几期《中国花卉盆景》刊登了好几篇有关舍利干的文章,有的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对此我颇感兴趣。也想说点看法。一、舍利干是自然界树木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风吹雷劈、砍伐践踏、虫蛀蚁咬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自然生长的树木往往有部分树体死亡,形成枯荣互见、丛死相依的局面。而死去的木质部分则往往白骨化——成为天然的舍利干。这种自然形成的舍利干苍健奇诡,造型奇特,这非人工制作的  相似文献   

8.
树桩盆景中有一类将幼树与已死亡的枯桩结合在一起栽植的盆景,称为“舍利干”盆景。但有一些盆景著作中却将“舍利干”误写作“猞猁干”,此系不解“舍  相似文献   

9.
齐鲁桑王     
<正>林公12年前有缘得到一个已有百年树龄的野生桑树桩,经其12载煞费苦心的构思、设计、栽培,今日终于成"景"。《齐鲁桑王》树高90厘米,冠幅100厘米。以天然的舍利干(神枝)为主体,形成向四周盘旋蜷曲生长的树相,展示了"枯木逢春"的奇观,带给人们许多人生哲理的启迪,诸如"生命力的顽强"、"逆境中的奋起"、"春风吹又生"等感悟可能会在您的心头油然而生,而作者的人生态度也由此可见一斑。作品大到创意、构图、命名,小到枝  相似文献   

10.
作为盆景起源国的中国,学习日本盆栽艺术,是否会改变中国盆景的传统特色?怎样才能达到“洋为中用”,进一步提升中国盆景的艺术品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神枝舍利干是习文中的汉字名称,借助佛教语言来形容其亘古不化之骨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枯枝枯干。为了表现盆景枝、干苍古残缺的景象,一种是保留有修饰自然生成的枯枝枯干使其白骨化;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制作,将部份活性枝、干进行雕刻,摹仿出自然式白骨化形态;或者两者合一,使其更加贴近自然,贴近野  相似文献   

11.
神枝与舍利干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的老木,经过雷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体的一部分枯萎,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白骨化。这种山野中自然形成、树蕊或枝先端树皮剥落的,称为自然“神”;而干身部分木质部白骨化的,称为“舍利”。后来,这种自然现象被引入盆栽创作中,人们选择松柏类木质部坚硬不易腐化的针叶树种(阔叶树木质部较为松软,不宜用),把多余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处理,剥掉皮创作成人工“神”;再把干部分剥皮,使吸水线迂回扭转,形成人工“舍利”由于“神”、“舍利”与叶、水线和树皮的颜色形  相似文献   

12.
复古的秘密,只有树木知道,也只有舍利会泄露真柏的身世,记载风和日丽到霜雪雷电,围树静坐,才能尽求无语的论占。枯干的舍利,是百年前雷击和霜雪的痕迹,碧绿的叶团是当代的主角。似一座后现代的雕塑,呈现其存在及战士精神。  相似文献   

13.
囤12小枝干的断端造型同样要求变化。形象活泼.有动势.切忌圆滑平整,形如“子弹头”者最难看图8清理工作完成之后.先用塑料袋将树枝套扎起来.以便雕刻操作。囤”后面的舍利干与主干的连接处一定要将奠线条过渡夏待清楚,只有线条流畅才能转折自如,图(】这把雕刻刀可清除枯枝夹缝中的腐物,腐物定要彻底清除。图11用圆弧刀撬起术纤维,然后用尖嘴钳将纤维拉起成线,或用钩刀钩拉纤维造成舍利干表面深浅不一的线条。图l 3这个地方是一个死枝的断面,制作时首先将断头去除.然后顺着上下的木纤维向两端适当延长.并注意深浅变化。图14舍利干已初步制作…  相似文献   

14.
(一)“树空洞”与“舍利干”盆景的“树空洞”与“舍利干”的造型,是艺术家的一种夸张手法,让枯与荣、生与死形成强烈对比,反映环境的严峻和历史的漫长,表现顽强的生命力和悲壮美,从而达到震撼人心,启发思索的目的。但是,如果树  相似文献   

15.
危崖流云 舍利干造型千姿百态。这件作品右侧的舍利干以天然造化为主。十分难得。它像伟岸而欲倾的高峰,拔地而起,沟壑万道,气势磅礴。左侧伸出的长枝。像好客的主人伸出热情的长臂,笑迎四海宾朋。树冠呈现朵朵流云,山风徐来,在千山万壑之间飘荡。好一派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我喜欢花卉盆景,但绝对是外行。喜欢却又外行,如我之人在中国人中占大多数,甚至更多。所以我的一些看法可能会有代表性。在盆景中,有一类称作,舍利型,盆景,所栽种的植物一面有树皮,一面没树皮,植物生存需要的营养输送  相似文献   

17.
战骨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战骨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战骨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带果皮与不带果皮、不同成熟度、浸种时间、温度、发芽基质、贮藏时间、贮藏方法等处理对战骨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其发芽率。结果:果皮与成熟度对战骨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15~30℃,发芽率逐渐升高;浸种12~36h,发芽率降低;不同发芽基质间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贮藏一年后,战骨种子丧失发芽力。结论:战骨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选取新采收的完全成熟、去掉果皮的战骨种子,浸种处理12 h,发芽基质采用沙,30℃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挺傲苍穹五针松72×55厘米松树盆景贵在有一副苍劲古朴老辣的树相,这也是一件上品松树盆景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让五针松盆景在盆钵中体现出高山古老劲松的风貌及神韵,仅靠娴熟的绑扎造型技艺,短时间内是不能做到的,更难以达到最佳的自然艺术效果。不经岁月的洗礼,不经酷暑严寒风霜雨雪的磨励,恐难显其沧桑遒劲的老态及傲立挺拔的气势。这件作品既无屈曲扭动的树姿,又无大面积的神枝舍利,极其平凡,但你细看干身及粗枝托,就会发现其不凡之处:似黄山"黑虎根"的根爪之上,树皮色调厚重,龟裂的鳞片斑驳古拙,老气横秋,出枝粗壮,刚劲有力,针叶翠绿  相似文献   

19.
对“舍利干盆景”的制作,在中国盆景界是有不同看法的。本刊今年第5期业余爱好者秋潭一文,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意见。夏著华的这篇短文,则是针对“盆景世界”栏目所载的两篇文章的批评。本着“双百”方针,现予刊出。  相似文献   

20.
<正>我场主要特养品种有:乌骨绵羊、乌骨山羊、红骨山羊(以上均为珍稀新物种)、澳大利亚黑天鹅、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鸳鸯、孔雀、白山鸡、孔雀蓝山鸡等特种动物。均为市场畅销品种,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