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加拉共和国的林产(品)研究 孟加拉共和国有大量的林业基础工业,而且正在发展以求满足国家的需要。该国有六家纸浆和造纸厂,实际产量约461,400吨。两家硬质纤维板厂,一家碎料板厂,六家胶合板厂,可以生产胶合板约9000m~3和板料产品12,000吨。一个较大的硬质纤维板厂正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纤维板生产起步较晚,6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年产量只有400~500m~3。70年代后逐渐有所发展,年产量5000~6000m~3。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纤维板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据1989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在建和已投产的纤维板厂(车间)近30家,年总产量达5.63万 m~3。按1吨纤维板相当5m~3原木计算,则等于增产24万 m~3原木,比我省森工系统一年的原木产量还多。这些纤维板应用在家具、建筑、包装等方面,不仅满足了社会需求,缓解了木材供应紧张的状况,而且促进了林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采伐、造材和木材加工的剩余物得到合理利用,对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省纤维板生产形势是好的,但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1 原材料不足,价格高,纤维板生产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3.
刨花板又称碎料板,它是利用施加或未施加胶料的木质刨花或木质纤维材料压制成的板材。刨花板产品作为我省人造板工业的一个重要支柱,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规模由70年代的5000m~3增加到现在的5.5万m~3,产品厚度规格由单一的19mm,发展到可生产4、6、8、10、12、14、16、19、22、25mm,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观。1989年全省共生产刨花板12561.3m~3,比1988年同期下降了24.22%。去年10月省林业厅工业办组织了检查组,对全省的人造板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查。刨花板产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接受检查。从检查结果看,我省刨花板产品的外观质量合格率为33.06%,平均静曲强度21.9MPa,平均平面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09年我国人造板总产量为1亿1 546.65万m~3,其中纤维板3 488.56万m~3[含木质纤维板3 430.43万m~3(含MDF 3 131.64万m~3,硬质纤维板288.47万m~3,软质纤维板10.32万m~3);非木质纤维板58.14万m~3];胶合板4 451.24万m~3[含普通胶合板3 570.98万m~3(阔叶胶合板1 115.88万m~3),特种胶合板213.40万m~3,竹胶合板445.11万m~3,  相似文献   

5.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密度纤维板(以下简称MDF)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其特点是:生产能力激增,除新厂开工外,原有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根据搜集的最新统计数据,全世界现有MDF生产厂97家,总生产能力达年产850万m~3。同1988年相比生家增加了56%(1988年为62家),生产能力增加了49%(1988年为570万m~3)。欧洲的MDF生产能力已超过北美,跃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有纤维板生产企业14家,近几年来,全省纤维板年生产能力一直保持在10万m~3左右,产值8000多万元。本文根据两年来对我省纤维板产品质量的现场抽查检验,分析了浙江省纤维板生产现状、质量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湿法纤维模压门生产技术是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在我国普通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木纤维模压装饰门生产技术。其目的是解决我国普通硬质纤维板产品产值低、应用面窄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可生产装饰用模压门(或其他木纤维模压制品)。其产值、利润都有大幅度提高(一般比普通湿法硬质纤维板高5~8倍)。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于1995年获得该技术的国家发明专利,1996年开始在国内转让。目前,山东、北京、四川、湖北等地的多家普通湿法硬质纤维板企业使用该技术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现将我国湿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58年引进瑞典设备,建成第一条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30多年来,纤维板生产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国内共有纤维板厂400余家,这些厂家多数分布在林区.生产原料主要是利用林区采伐剩余物,即枝丫、锯材  相似文献   

9.
丁炳寅 《木材工业》1993,7(3):49-50
在国民经济中纤维板的需要量很大,它们广泛用于住宅建筑、家具生产和机械制造业。1990年纤维板估计产量6.4亿m~2,只满足需要量的85%,1995年对纤维板的需要量估计达到8.25亿m~2,其中硬质纤维板7.75亿m~2。1990年前苏联纤维板实际生产能力6.59亿m~2,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郑忠福我国自1959年通过引进瑞典技术,创造第一条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至今有三十多年历史。三十多年来,纤维板生产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厂家400多家,为我国木材综合利用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长期探索和积...  相似文献   

11.
冯红  徐瑞杰 《林业科技》1992,17(5):37-38
解决木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人造板生产,而刨花板在人造板工业中应该得到更快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刨花板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88年“人造板市场及人造板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我国人造板工业2000年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人造板产量由1987年的236.1万m~3,增加到500万m~3,其中刨花板由37.8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的发展,硬质纤维板生产发展的势头开始受到抑制,湿法硬质纤维板产量已基本超于停滞或略呈下降趋势,湿法硬质纤维板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则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废水污染问题仍是湿法纤维板生产的主要问题,总的趋势是湿法纤维板生产将逐渐被淘汰,对我国众多的中小型湿法硬质纤维板厂进行技术改造,是摆脱湿法生产困境的必由之路。在对湿法硬质纤维厂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陈水合 《国际木业》2004,34(10):29-31
我国的纤维板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已由过去使用硬质纤维板,变成中/高密度纤维板。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加上中/高密度纤维板利润率高和国家政策扶持,近10多年来,我国的中/高密度纤维板业发展非常迅速,原来的硬质纤维板生产已逐步被中/高密度纤维板所取代。从1999年起,我国已成为全世界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的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14.
<正>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工业企业中,从试点到推行已近九年。但是,在我省木材综合加工企业才刚刚起步。1986年7月以来,我厂以纤维板车间为试点,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方面初见效果。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这套科学方法,在木材行业也是可行的、有效的。现谈谈我们的做法。一、统一思想,排除阻力湖北省生产硬质纤维板的企业有十几个厂家,除武汉市的几家外,生产历史都不长,多数是在1980年前后投产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  相似文献   

15.
纤维板湿法生产线改产干法中密度纤维板工业化生产技术福建省漳州科林人造板实用技术研究所贾晋民本文提供一种采用干法工艺改造现有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工业方法。它既可以充分利用原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线的绝大部分设备,经局部技术改造,生产高档...  相似文献   

16.
<正> 福州人造板厂的中密度纤维板车间已于1986年4月正式竣工验收,1987年生产18000多立方米,1988年计划完成3万立方米。由于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组织均匀密致,加工性能优良,厚度公差较小、尺寸稳定,这些方面都优于目前国内其它碎料板和纤维板,所以很快被人们所赏识。南方木材开放后,尽管中密度纤维板的售价比其它碎料板和硬质纤维板高50%~30%,但产品仍供不应求。1987年该厂的中密度纤维板已出口8000多立方米,预计1988年将出口15000~20000立方米,国内销售产品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回顾该厂自1983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64年,世界上首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在美国投产以后,这种新型人造板很快在家具、建筑和交通行业中广泛应用。由于中密度纤维板具有优良物理力学性能,被誉为人造材。到八十年代末期中密度纤维板已经遍及世界各地。1989年世界建成74家中密度纤维板厂,生产能力达681.15万m~3/年,到了1994年全世界中密度纤维板猛增到116家,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m~3大关,成为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人造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纤维板工业始于50年代末,现已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厂家已有500多家,年产量达120万m~3,居全国人造板产量之首,而且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纤维板生产的成套设备及纤维板产品也越来越多的打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纤维板工业自1958年起步,到1981年已投产270多个纤维板厂(车间),年产量近48万吨,占全国人造板产量的58%,形成遍布28个省市的新兴工业。生产每吨湿法硬质纤维板要排出废水50~80吨,每年排出废水的总量可达3000万~4000万吨,对河流、湖泊和农田造成大量污染,需要缴纳巨额排污费,甚至有的厂被迫停产。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对排污的控制必然愈益严格。因此,废水能否得到合理处理,实际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来,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密度纤维板工业,已经成为了世界生产大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全国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仍呈上升趋势,产量达到了3 250万m~3/a。展望未来中密度纤维板工业的发展趋势,2010年增长将有可能大于10%,其应用前景也将会进一步得到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