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中河道驳岸的类型及现状,河道驳岸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驳岸的涵义,以及在进行河道驳岸建设时,如何根据不同的河道类型选择不同的生态驳岸。  相似文献   

2.
金红明 《绿色科技》2014,(7):177-178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分析了当今居住区水景驳岸设计现状,归纳总结了现今城市水景驳岸设计的缺点和不足,探讨了生态驳岸建设的意义和内涵,探索了生态驳岸设计的相关类型,为居住区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心理需求出发,分析了河道的驳岸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驳岸的含义。并且分析了滨水区景观植物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通过乔园改扩建景观项目的山石驳岸设计,探讨如何利用传统造园手法,根据历史文献、实际现状,结合现代生态理念,利用工程手段处理驳岸与环境、水体、植物、道路等的关系,使驳岸景观复原与生态功能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以水陆边际的生态规律为基础,结合生态园林和生态工程等理论和技术,探讨了在城市水系的滨水绿带和园林水体的建设中,应用生态驳岸工程和湿生水生植被营造重建的原理、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水景建设中驳岸处理问题,结合象湖风景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一些构建园林生态驳岸的具体形式,以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雅涵  许玲 《绿色大世界》2009,(7):11-12,14
园林驳岸在水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是必要的水工构筑物也是重要的点景要素。为使园林驳岸设计更科学、经济、美观,本文从工程力学与美学两方面分析各类常用驳岸材料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范围,为设计师在不同的环境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驳岸类型提供基础性资料,并建立科学的驳岸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园林驳岸在水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是必要的水工构筑物也是重要的点景要素.为使园林驳岸设计更科学、经济、美观,本文从工程力学与美学两方面分析各类常用驳岸材料的设计要点及应用范围,为设计师在不同的环境下因地制宜的选择驳岸类型提供基础性资料,并建立科学的驳岸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吉林市滨水地带驳岸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松花江驳岸形式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符合生态平衡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生态驳岸的设计思想,结合几处自然式驳岸设计实例,探讨了生态驳岸与水边环境的配合形式。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水体治理方法的管理不便,运营成本高等诸多问题,水生态治理技术有着美观、管理便捷和效果明显等优势。文章以上海松江诺丁山·绿地居住区为例,系统阐述生态基底与驳岸、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的合理搭配,介绍水生态治理技术在居住区的应用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11.
浅析广州近期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方慧  姜磊 《广东园林》2008,30(3):33-34
对广州近10年城市公园建设中在生态设计方面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广州近期城市公园设计多采用注重自然、生态的绿化种植、注重资源的保留与再利用、注重保护和创建有生态意义的湿地与水系等生态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公园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以乌审旗生态公园园区为对象,在分析生态园区资源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明确该生态公园建设要以生态防护、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和科普教育为目的,育绿、护绿、享绿三大建设分区为骨架,将生态园规划为沙生植物、旱生植物、果香、特色树木、草药和水生植物六个特色植物景观园区。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市增城区正果湖心岛区级湿地公园为例,评价取水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对评价范围内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客观、科学、全面地从土地资源、湿地水域、植被及植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主要生态因子5个方面进行评价。结论表明,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占用湖心岛区级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在做好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的情况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轻度影响,在可控范围内。最后对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与改革,而湿地自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20个湿地公园为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了整合优化前后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发现整合优化初步解决了整合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保护空缺、保护地内用地矛盾等情况。并从保护和恢复重要典型湿地、恢复市域湿地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境、促进湿地价值转化、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整合优化后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受损严重,为了应对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营建新挑战,"公园城市"理念兴起。以公园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古今中外营城造园的发展历程及理念共识,思辨其优劣之处,聚焦当今城市的发展问题与趋势,进而提出了公园城市的营建价值观念,并从宏观的城市、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层面以及微观的园林绿地层面来探讨公园城市规划设计方法 ,构建高效科学的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以期为今后的公园城市营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生态景观的营造能够提高城市公园改善环境的能力,是公园建设的主流趋势。从地形、水、植物、野生动物、景观风格特点、管理、科普教育7个方面对城市公园中生态景观要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历史公园具有历史意义与纪念价值,其发展是城市园林历程的写照。八一公园是南昌历史最为悠久的公园之一,是反映南昌公园发展演变历程最为典型案例。通过史料搜集、复原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梳理八一公园变迁过程,将其分为人文景观逐步形成时期、公园初步建设时期、公园建设曲折发展时期和公园建设接续发展时期4个阶段,指出公园发展受城水互动、政治教化、社会探索、生态实践4个因素推动,呈现古典园林风格到中西融合的风格转变,再到古典园林风格回归的变迁特征。最后总结了城市历史公园景观演变发展动因共性和变迁特征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对象已涵盖除海洋和荒漠以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保护了大部分特有和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及重要物种,构筑了牢固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目前尚存在资源本底不清,保护地范围交叉重叠,保护区域存在空缺,自然资源产权复杂,总体规划滞后,保护与地方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文中从政策、管理、资金、人才与技术、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发展措施,助推云南省统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旅游方式,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为推进其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任务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持续,实现生态严格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SWOT方法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显著的自身优势与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亟待补足的短板, 同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提出在坚持保护优先、限制性及全民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为契机,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社区参与,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构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理念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兼顾保护和发展的新型保护地模式,其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在剖析国外相关概念及国家公园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述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进程及发展现状;基于国内外相关管理经验,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应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并指出在五大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