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起源于地带性原始生态系统,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表现出对该区域原生生态系统的皈依。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古人类遗存出现时间较西北部早,分布也更为丰富,猎食草食动物是整个高原古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以驯化动物及游牧为特征的畜牧业率先出现,以旱作农业为特色的耕作农业随后发端。在初始阶段,畜牧业和耕作业相互包含,甚至互相转化;邦国社会以后,在高原的东北部形成了以农耕农业为主,而在西北部以游牧农业为主的格局,相应的农业文化成对峙态势。黄土高原的农业起源表现出了对草原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皈依,而草原生态系统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农牧交错地带,是国家、甘肃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临潭县以高原农业为主,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45%左右,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开发人工草地,发展草食畜牧业,借以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形成以牧促农的发展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已追在眉睫。文章从分析临潭县发展牦牛、藏羊育肥产业的有利条件出发,结合当地牛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育肥1.5~2.5岁的牦牛或羔羊为主,生产高档牛羊肉;研究饲养管理模式,提高效益;建立牲畜交易市场,完善流通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培育龙头企业及创"高原绿色"食品品牌,开拓高档牛羊肉市场等发展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湟中县特色畜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邵,属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高原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无霜期短,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畜牧业经济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属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高原大陆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无霜期短,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有着  相似文献   

5.
近70年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黄土高原地区68 a气象资料,采用EOF、REOF、C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区域气候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呈递减趋势;20世纪30-40年代高,60年代次高,90年代最低,80年代次低;1978-2000年、1951-1960年以下降为主,1978-2000年最为突出,1961-1978年曲线不断上升,2000年后呈现上升;气候生产力演变存在多种周期,其中4年周期最为明显;存在相关程度高的3个特征区域,即高原西部生产力不稳定低产区、南部相对稳定高产区、高原东部不稳定区;高原中北部是气候生产力变化的敏感区;气候生产力的空间振幅存在传播趋势,从高原中东部向东南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干旱草地生态区划分及宜栽牧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草地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引种,驯化和成功繁育了国内外30余种适于西北地区干旱环境栽培的耐旱牧草,并对旱生、超旱生牧草的生态型进行了量化界定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水热资源、植物群落、土壤类型及地表基质等4项指标,将我国西北干旱草地划分确定为高原、盆地极旱荒漠草地生态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草地生态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区和人工草地生态区,及各干旱草地生态区宜栽牧草。  相似文献   

7.
正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畜牧养殖业相对发达,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畜禽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丰富了畜产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产生了很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分析黄土高原的畜禽养殖结构、土地承载力能够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原特色农业首先应当是现代农业,是一种用现代科技来装备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的集约化、市场化、规模化的农业。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根本性的问题是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当前,云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不适应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要求,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视角去探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草业系统工程思路探索甘肃奶业发展的路子孟宪政,姬永莲(甘肃省畜牧厅,兰州730030)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是我国农牧过渡地带。全省有藏、回、裕固、蒙古、哈萨克等4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271万,他们素有牧养家畜的传统习...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耕文化在黄土高原上的困境与机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农耕农业是在动物农业之后,现代化农业之前的一个农业生产阶段。黄土高原畜牧文化发生在先,农耕文化后起,两者长期并存,互有消长。数千年期间经过十一个阶段,八次嬗替,最后农耕文化随着耕地农业的稳定而定位于黄土高原。此后外部环境变化,耕地农业面临困境。支持农耕文化在黄土高原长期存在的依据相应改变。草地农业相对于农耕农业,具有保持土壤肥力,节约化肥、水热资源及增加收益多方面的内在优势,农耕文化向草地农业文化演替已成历史的必然,也是周祖时期的农业文化的历史回归。而这种文化的回归正是耕地农业系统向草地农业系统变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从甘肃奶业发展的趋势看草业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地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 ,山地、荒漠面积很大 ,是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土壤侵蚀面积达38.9万km2 ,占总土地面积 85 .6 % ,其中水蚀面积14 .8万km2 ,风蚀面积 2 2 .36万km2 ,融冻侵蚀面积1.74万km2 。境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11.11万km2 ,每年流失土壤 5 .18亿t ,占黄河泥沙输入量的 1/ 3;河西内陆河流域风蚀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0 %以上 ,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危害严重 ,沙尘暴时常发生。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给甘肃省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2 0 0 0年 ,国家给甘肃省…  相似文献   

12.
<正> 陕西省蒲城县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关中平原东北部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583.58平方公里。全县31个乡(镇),127865户(农业户122680户),6 25800人(农业人口58万)。耕地183万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3.2亩。是陕西省人口较多,面积较大,主产粮棉的农业县,年平均气温13℃,年降雨量530mm,常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是渭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条件的典型代表区。作为与农业相互并存的蚕桑业,除了  相似文献   

13.
高小叶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11,28(8):1556-1560
摘要: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区域是我国地形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的过渡区,以夏河-渭源-通渭样带为例分析农业系统结构和经济特征,自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农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人均草地面积逐渐减少;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饲草作物比例则逐渐降低;人均草食家畜牛、羊出栏数及羊毛产量和肉类产量呈下降趋势,而食粮型家畜猪出栏数逐渐增多;农业生产总值升高,但人均产值下降;农业GDP构成中,种植业和林业的比例呈增加趋势,畜牧业比例逐渐减少;农牧民收入构成中,人均GDP、农牧民人均GDP、人均纯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均逐渐下降,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位于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形复杂,气候千差万别,有广阔的天然草场和比较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形成了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城郊四种类型并存的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一、黄土高原以春油菜及多种栽培牧草和养麦为主的蜜源基地区黄土高原为西北内陆高原地带,是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型,冬长夏短,日照充足,降水量较少。年平均气温为0℃~9℃,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0℃~零下6℃,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6℃~26℃,全年无霜期为3~6个月。年降水量为100~700毫米,雨量集中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斯太普(典型草原)草地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部欠发达经济区与东南部发达经济区的过渡区域。该区经济的振兴直接关系到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繁荣,地位十分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的“旱、薄、粗、穷”特征十分突出,经济相当落后,贫困面广。当前,正值西部大开发之际,宁夏地区面临着发展农业经济和治理环境的双重任务。为此提出在黄土高原斯太普草地农业系统发展以草产业为枢纽的草地农业系统,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黄土高原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便于分类指导农业生产,依据草原综合顺序…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草地资源丰富,4亿多hm~2草地占国土面积40%,占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牧区草地有3.1亿hm~2,农区草山和沿海滩涂草地有0.8亿hm~2。 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和甘肃的草地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一阶台地和二阶台地之间,是我国牧区草原的  相似文献   

18.
窑洞畜牧业─—黄土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黄土高原位于北纬34~40°,东经102~104°之间,北起长城,南达秦岭,西抵乌鞘岭和日月山,东至太行山。总面积4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5%。它与蒙新高原、云贵高原共同构成我国大地貌的第二阶台...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是典型的高寒阴湿地区。岷山红三叶在岷县已有6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独具地域特色的高产优质地方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20.
前进中的甘肃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甘肃奶业起源可追溯到殷周以前,今敦煌、张掖等地羌人开始驯养牦牛。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驯养和有计划地开展品种选育、改良,开始向乳、肉兼用方向发展,成为奶业发展的独特群体。可以说,甘肃省奶业发展在经历了数千年洗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