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本文简述了大田县推行"河长制"的背景和目标,总结了大田县实行"河长制"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大田县"河长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城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河长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生事物,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宜居生态建设的重要推手。对近年来清流县推进河长制工作,建设宜居生态环境的实践开展调研,通过总结经验,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河长制工作,进一步推进清流县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宜居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民对保护自然环境以及水生态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安泽县县、乡、村三级河长,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改进工作方法,采取得力措施。特别是针对春播之后的农药瓶等废弃物乱丢、乱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动员全县7个乡镇的干  相似文献   

4.
基于承德市水生态环境现状,承德市要想建设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必须建设"水美、山青、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近几年通过实施水库专项建设、主要河流综合治理、保护源头区水质、发展水景观旅游文化等措施,承德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且流失程度明显降低,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找到了一条绿色崛起的道路。但还存在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接坝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静乐县位于汾河流域上游,当地的生态建设对汾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围绕"山、水、林、田、湖"五个方面,坚持生态化和本土化,适地适树选择乔灌花草,集中力量打造汾河流域(静乐段)42 km生态廊道,持续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保护,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正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全县总面积3 090 km~2,水土流失面积906.76 km~2。大通县是西宁市的重要水源地,同时也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多年来,大通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四个扎扎实实"为依托,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共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机制,为推进全县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合理安排生态用水是搞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特点,指出在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引用大量事实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素是水。有水或无水是生态环境恶化与改善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一些从事水资源研究与管理领导和专家对合理安排生态用水的认识和设想,分区域从自然条件特征、水资源配量布局、管理机制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措施组成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确保生态环境用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是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以桂林市阳朔县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全面把握阳朔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合理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保护良好生态环境;践行绿色的生态生活;健全完善生态制度;弘扬科学的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9.
抚州市积极策应中央和省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部署,围绕"适应生态文明新常态,展现绿色崛起新作为",力争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走在江西省前列。文章分析了抚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优势和有利条件,指出了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抚州市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发布,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和重要纲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土保持工作极具指导意义。在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大力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就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牛鼻子",抓住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水土保持工作应在继续广泛宣传、增加投入的基础上重点采取以下战略与举措: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全面预防水土流失,有效保护林草植被和治理成果;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赢;强化监管,依法严控人为水土流失;树立水土流失状况"只能好转、不能变坏"的底线思维,将水土流失面积不扩大、强度不加剧、水土保持功能不降低作为各级政府的责任红线。  相似文献   

11.
会宁县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祖厉河聚水+淤地坝集水+坡改梯拦水+生态塘截水+水保林蓄水+小流域治水”的“1+N”综合治理模式,以实施水生态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严格水行政执法为保障,建管并举,持续推动县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会宁特色的水土保持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新问题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进程迅速的国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盲目大规模新建城镇和扩张城区,大面积硬化城市地表,忽视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的保护,出现了一系列城市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新问题,进而引发和造成城市内涝加剧,PM2.5和雾霾危害加重,热岛效应和极端天气增加,城市水功能削弱,生态环境恶化,滑坡泥石流灾害增加,环境破坏和污染加重。全面推进城市水土保持,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避免和减轻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科学保护与发展水利水电水保"三位一体系统工程",论述其理论与实践、战略布局与组成,推进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保障,构建褔建特色的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的现代水利体系,创新理念为实行河长制管理提供技术决策。提出的闽东敖江流域霍口、山仔大型水库电站工程设计和可供水量计算方法新理念,初估可缓解可供水量达1亿m~3,而使水资源供需达到基本平衡。基于河流径流季节性与年际动态理论,提出的水资源季节性开发利用的合理限度和河流季节性生态流量的基本底线,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提出的河流水体质量与水体污染物数量的双重评价新理念,揭示了河流水质合格率评价受到当年河流径流量影响较为明显,首次估算了河流污染物的数量,而使河流水质与水量同步监测评价获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水利水保部门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四川、和谐四川"的战略部署,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依法行政、加强监督,以"健全法制、工程建设、完善监管、规划引领、加强监测、夯实基础"为抓手,克服种种困难,全面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国策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加强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科学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科学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全面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创新,强化科研示范和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水土保持的跨越式发展,有力地保护了水土资源,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临汾市5个沿黄国家级贫困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总面积6 241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5 143km~2,是临汾市水土流失强度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地区。尽管"十二五"末,5个贫困县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 004.8km~2,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与中央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的投入新模式,着力构建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宣传引导新模式,优化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组织模式,构建民间资金投入沿黄贫困地区水保生态扶贫工程建设的新模式,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当地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快晋阳湖、漳泽湖、云竹湖、盐湖、伍姓湖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6月15日,省河长制办公室召开了"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推进会。省水利厅厅长、省河长办副主任常建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厅长白小丹主持会议。据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我省天然湖泊总面积仅122 km~2,不足国土面积的1‰;已建水库的水面面积368 km~2。湖泊资源稀缺,开展湖泊保护与修复非常迫切。列入本次规划的"五湖",均为我省水面大于5 km~2的湖泊,总面积82.7 km~2,分属太原、长治、晋中、运城等4市。  相似文献   

17.
<正>桃曲坡水库库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城北沮河水系,是依托桃曲坡水库建设的水源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总面积6 km~2。园区按照"水保生态、科技示范、治理污染、休闲旅游"的建设思路,以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为目标,坚持综合治理与推进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美化相结合,栽植各类风景林、经济林、水保林90多万株,林草覆盖率由不足20%提高到82%以上,建成了苗木引种驯化示范区、台地果园示范区、水土保持科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要求,切实践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一重要发展理念,结合当地实际,实施以东山红旗水库库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现了红旗水库的"水清"和"水洁",提升了红旗水库水质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做到了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水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的相结合。通过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植被覆盖、林分郁闭度得到明显提高,蓄水保土效益显著,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危害;二是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生态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大量减少面源污染,控制泥沙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水库,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大坪村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定区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大坪村"老典型"的政治影响和区位优势,建设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科学试验、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地貌特征典型、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景观向好,通过积极开展功能区划、综合防治、观测试验、舆论宣传、科普教育、技术推广、公益服务,充分发挥各项功能和作用,保障了园区运行正常和全面发展,为深入实施"水保立区"战略,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议园区在"魂、园、特、绿"上做文章、再创造,实现示范引领、以园养园、彰显特色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流域水少、水脏、生态环境脆弱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在"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从复合生态系统高度,系统阐述了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流域山顶水源涵养区生态恢复技术,流域山地缓坡区水生态环境防治技术,流域水系、湖库水生态环境防治技术和流域平原区水生态环境防治技术等,并介绍了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