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大规格容器苗质量及其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育苗基质及造林苗木规格,从而为油茶育苗和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方法,就不同规格的容器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采用大规格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规格容器和轻基质培育的苗木其生长状况与根系质量均良好;运用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的成活率平均为96.32%,其树高1.74 m、地径34.45 mm、冠幅1.07 m^2,当年挂果率达96.67%。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大容器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具有生产可行性,但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该项技术分为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两部分。主要技术包括:容器制做;配制基质(营养土);种子处理与播种;容器苗的水、肥管理;容器苗造林等措施。运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繁育系数、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延长当年的造林时间,加速荒山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以凤县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为例,论述了容器育苗技术、荒山造林、使用容器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是辽西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其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耐瘠薄、成活率高的优点,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荒山绿化进程。经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选用2年生营养杯苗,穴状整地规格为30cm×30cm×30cm,雨季造林,其成活率提高30%,造林成本降低60%。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滩等造林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出台后,农民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对造林用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基质的容器里培育苗木称为容器育苗,适用于  相似文献   

6.
一、枣树容器苗育苗技术要点 容器育苗造林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枣树发展上我省还没有应用容器育苗技术。2009年阜平县在枣树育苗中初次探索了枣树容器育苗技术,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容器、轻基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市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鉴于用裸根苗进行荒山造林成效甚微,于七十年代初开始采用容器苗造林,并总结出一套小容器、轻基质育苗技术,经三年重复试验,效果较好。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简介如下: 一、育苗试材和造林试验地概况1.供试树种: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由广西钦州引入,种子发芽率50%。2.容器:为0.3毫米厚聚氯乙烯薄膜热压而成的圆形袋子。规格(底径×高)有2×9厘米、4×9厘米、6×9厘米、8×9厘米和7×18厘米5种。前四种在容器壁下部均  相似文献   

8.
荒山生态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南及鲁南等地区部分荒山的造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济南地区,无纺布营养杯苗、鱼鳞坑种植、多树种混交在石灰岩荒山造林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在鲁南地区,在同种育苗方式下,8个树种的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皂荚和侧柏的成活率最高,而油松和刺槐最低;第1年栽植的侧柏树高、胸径随着苗木规格的增长,生长量逐渐增加,而新梢生长是随着苗木规格的增加,生长量反而下降;通过对两种育苗方式雨季造林的成活率和树高生长量综合评价看,裸根育苗要明显优于基质育苗。  相似文献   

9.
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对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1,2年生红锥幼苗生长及造林效果对比分析,为2种年龄红锥苗木培育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亦为其造林适宜苗龄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容器规格和11种基质配方分别培育1,2年生红锥苗,测定红锥苗期的生长动态,并开展造林试验,调查其早期生长表现。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探明不同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条件下红锥幼苗生长差异,应用相关分析揭示红锥苗期生长与造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显著影响1,2年生红锥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P0.05),且两者交互作用对1,2年生幼苗的苗高、地径、根生物量以及2年生幼苗的总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幼树高差异显著;造林第2年,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和幼树高差异不显著,而地径差异显著。2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各容器规格的造林保存率、幼树高和地径均差异显著,各基质配方的造林保存率差异不显著,而幼树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的交互作用对2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幼树高具有显著影响。1年生红锥苗造林,当年幼树高、第2年幼树高和地径与造林前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当年和第2年幼树高与造林前幼苗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2年生红锥苗造林,容器规格1(8 cm×12 cm,直径×高)当年幼树高、地径与造林前苗高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容器规格2(12 cm×15 cm,直径×高)当年幼树高与造林前苗高、地径、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当年幼树地径与造林前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红锥苗木质量显著影响其前两年造林效果。【结论】容器规格与基质配方对1,2年生红锥苗木生长存在交互作用,因此红锥苗期适宜基质配方选择应依据苗龄和容器规格而定。培育1年生红锥苗,建议采用容器规格1和基质配方10(50%沤制树皮+25%黄心土+25%锥林表土);培育2年生红锥苗则采用容器规格2和基质配方7(50%沤制树皮+50%锥林表土)。在杂灌控制及时的良好立地,采用容器规格1培育1年生红锥苗,其造林效果优于容器规格2培育的2年生红锥苗。  相似文献   

10.
面对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困难,太行山山区选择了治理荒山绿化的重要举措一容器育苗造林。近几年来,地处太行山脉北端的涞源县在林业工程荒山造林上全部采用容器苗造林,克服了干旱少雨、水源缺乏的造林难题,取得了很好成效,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而且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的,逐渐被广大造林者所接受。成功造林经验之一就是改进了容器苗育苗技术,扩大了苗木树种。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经验,总结出落叶松容器苗繁育技术。落叶松容器育苗分为育苗地选择、作床、容器选择、苗木选择、营养土配制、装袋、苗期管理、出圃八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对山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乡土珍贵树种山桂花容器苗育苗试验,研究了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3因素对山桂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容器规格和施肥量3个因素对6月龄山桂花容器苗的苗高、地径、茎叶生物量、全株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均有显著影响。育苗基质和容器规格对山桂花苗木的主根长和侧根数的影响不显著,而施肥量除了对叶片数影响不显著外,对其主根长和和侧根数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6月龄山桂花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育苗基质采用2份森林土+1份轻基质(腐熟的甘蔗渣+牛粪),容器规格为12cm×16cm,苗期每株施2. 4g的复合肥。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加速荒山绿化,解决大面积干旱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河南省嵩县从1994年开始容器育苗造林。通过12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容器苗造林已成为近年来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年均推广5000万袋,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提升了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效果十分显著。以前多采用小容器苗造林,因其带土少、抗逆性差,成活率保存率低,2000年以来多采用大容器苗造林,连年成活率均在90%以上。采用大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13.
山区针叶树种容器播种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庆 《中国林业》2009,(13):56-56
容器苗造林具有抗旱、成活率高、造林一次成功的优越性,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好方法。河北省迁西县大力开展针叶树种容器播种育苗进行荒山造林,成效显著,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及容器空气切根与否4个处理对1年生木荷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以选择出最佳的木荷容器育苗方案。结果表明:1年生木荷容器苗受基质和空气切根的影响不显著,其基质配比中泥炭比例达到50%即可。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对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随缓释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缓释肥量2.5 kg/m3时其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容器规格为4.5 cm×12 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考虑容器苗生产成本,1年生木荷容器苗最佳育苗方案为:基质中泥炭-谷壳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8 cm,基质中缓释肥量为2.5 kg/m3。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技》2021,46(2)
以黄心土、泥炭土、椰糠3种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比成不同育苗基质,设置为A1、A2、A3和CK 4个水平,采用大杯容器(14 cm×16 cm)、小杯容器(12 cm×14 cm)2种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开展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杯容器苗的成活率比小杯容器苗成活率高1.6%;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红锥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不同规格育苗袋对红锥苗高、地径影响差异显著,且在大杯苗和小杯苗2个水平上,随着育苗基质中泥炭土比例增加,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大杯苗显著高于小杯苗。通过综合比较,以50%黄心土+30%泥炭土+20%椰糠比例配比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红锥幼苗生长表现最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容器苗在山西中部地区生态造林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从樟子松育苗的容器准备、圃地准备、基质准备、容器装填与摆放、播种苗培育、移植苗培育、苗木出圃和运输等方面总结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培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育苗容器主要从容器的种类、容器的形状及规格等方面进行评述.育苗基质主要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进行评述.容器苗培育技术主要从育苗方法、断根技术、炼苗、肥力管理、化学调控技术、光周期控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以栓皮栎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采用传统容器苗和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两种苗木进行了对比,探索了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在凉山州山区造林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1)相同条件下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地径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77.1%。(2)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苗高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77.8%。(3)基质无纺布容器苗≥5 cmⅠ级侧根数较之于传统育苗容器育苗增加了80%。(4)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相较于传统容器苗具有无污染的特点。为此,提出了建议:在类似山区造林工程中应积极推广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  相似文献   

19.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容器培育半年生桢楠宜采用8 cm×12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采用是10 cm×14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选用育苗基质100%森林土。  相似文献   

20.
以培育6月苗龄囊状紫檀容器苗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苗木各指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苗木的各项指标的生长量明显增多.施5%有机肥的苗高和地下部分的干重明显优于施2%磷肥和1%复合肥,但三者间的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及全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采用80%森林土+20%火烧土的育苗基质培育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6月生囊状紫檀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12 cm×16 cm(或9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2%的磷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