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甘肃省春蚕豆品种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群 《中国种业》2000,(3):31-32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腹地,除素以干旱著称外,其南北及山区,因海拔高,温度低,降雨较多,而被称为高寒阴湿区(北纬34~36C,海拔1800~3100m)。该区的光、温、水和土壤以及其它自然资源有利于春蚕豆生长发育。是我国春蚕豆的一个主产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春蚕豆面积的一半以上。1品种改良的目标蚕豆品种改良的目标,除适于当地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品种现状、栽培习惯、农业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等来确定,还要考虑到农业技术水平,农产品的优质、高产、高效以及市场需要等。春蚕豆品种改良目标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王佩芝 《作物学报》1996,22(2):254-256
蚕豆(Vicia faba L.)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蚕豆的生产分布全中国,我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蚕豆根据播种期不同分为北方春播区的春蚕豆和南方秋播区的冬蚕豆。本文论述的春蚕豆生产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山西,内蒙古及宁夏等省(自治区)。仅甘肃省1990年统计,全省蚕豆种植面积114万亩,占该省总播种面积的2.9%,全省除庄阳地区外,均种植春蚕豆。 本文从全国2148份蚕豆品种资源中选出11个高产,抗病等综合性状优异的春蚕豆品种(系),于1992和1993年在青海省农科院、甘肃临夏州农科所和河北张家口坝上农科所进行了多点产量鉴定,以进一步确定其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能,便于育种单位应用和生产部门推广。  相似文献   

3.
根据海拔高度、气候类型及蚕豆农艺性状上的异同性,将地方蚕豆资源分为温暖灌区马牙蚕豆类型,干旱丘陵尕大豆类型,高寒山区仙米豆类型。  相似文献   

4.
稻茬免耕蚕豆高产稳产的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庆才  何鼎荣 《耕作与栽培》1998,(2):63-64,F003
分析了安顺地区镇宁自治县稻茬免耕蚕豆高产稳产的气象因素。盛产区域内冬春气候温暖、霜冻轻光照足、光质好,春雨多、风速大等是高产稳产的适宜气象因素;播种时田间积水过多或雨水偏多会导致烂豆、死苗和诱发蚕豆病害发生;生长期过于干旱易引起霜冻而造成生物产量和豆荚产量偏低;控制适宜的播种时段使蚕豆开花结荚期躲过重霜处于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达到趋利避害增产增收改善稻田肥力结构的良好效果,稻茬免耕蚕豆为用地养地相  相似文献   

5.
蚕豆(Vicia faba L.)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豆作物,干旱会导致蚕豆产量降低。鉴定蚕豆耐旱基因,有利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旱品种。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出了一类天冬氨酸转氨酶基因(ASPAT)响应蚕豆干旱胁迫。ASPAT催化天冬氨酸(ASP)和α-酮戊二酸的可逆转氨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和谷氨酸,是参与植物体代谢的关键酶。本文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全基因组鉴定了蚕豆ASPAT基因家族成员,并分析了各基因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进化、蛋白质互作和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显示,蚕豆转录参考基因组中共有8个ASPAT基因家族成员,包括3个真核型ASPAT(AAT)基因和5个原核型ASPAT(PAT)基因,分别定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蚕豆ASPAT蛋白主要可分为2个亚族Iα和Iβ。Iα为AAT蛋白,包括VfASPAT1~VfASPAT3。Iβ为PAT蛋白,包括VfASPAT4~VfASPAT8。蚕豆ASPAT家族成员均含有motif1、motif3、motif9,且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共同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春蚕豆花期第6~11层打尖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主要农艺性状和鲜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蚕豆花期适期摘心打尖,可改变营养物质库—源关系,增加有效分枝数、单株鲜粒数、鲜粒百粒重和鲜粒产量。不同花层打尖与鲜粒产量间回归系数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寒阴湿区春蚕豆高效栽培技术高占彪,杨俊丰,陈祖敬,桑得福(甘肃定西区农技站743000)甘肃省春蚕豆种植面积已超过百万亩。为在海拔1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6℃以下,降水量600毫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带探索春蚕豆亩产300公斤的高效栽培技术,1990...  相似文献   

8.
蚕豆又叫佛豆、胡豆、南豆、竖豆、湾豆、罗汉豆,为豆科年生草本。早春开花,花冠白色,有大型紫荚果大且肥,状如老蚕,种子为矩圆形、扁平。蚕豆是人类较早栽培的古老农作物之一,原产于黑海以南和非洲北部地区,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主产于西南、华中、华东等地,喜凉爽湿润气候,常与麦类或蔬菜类间作。其中青海、甘肃、张家口和宁波的蚕豆为我国四大名贵品种。  相似文献   

9.
王百姓 《中国种业》2005,(10):26-28
陇东地区是小杂粮生产的典型区域之一,不但生产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广,而且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荞麦、糜子、谷子、高粱、燕麦、绿豆、黑豆、小豆、豌豆、蚕豆、豇豆、普通菜豆、小扁豆、鹰嘴豆、薯类等.这些种类在该区15个县(区)都有种植,其中荞麦、糜子、燕麦、绿豆、黑豆、小豆、豌豆、蚕豆、豇豆主要分布于北部较干旱的山区,谷子、普通菜豆、小扁豆、鹰嘴豆、高粱等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川塬区.  相似文献   

10.
蚕豆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植物蛋白来源。降水不均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各地干旱频发,严重影响蚕豆生长发育并导致其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因此,耐旱蚕豆品种的培育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蚕豆耐旱机制的研究尤其是耐旱基因的挖掘将为耐旱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因此,通过对蚕豆干旱胁迫下形态、生理生化、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变化的研究展开讨论,可为蚕豆抗旱基因鉴定及抗旱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CO2浓度升高对旱胁迫下蚕豆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任红旭  陈雄等 《作物学报》2001,27(6):729-736
在CO2浓度分别为当今CO2浓度(350μmol mol^-1)和倍增浓度(700μmol mol^-1)的两个开顶式生长室内,研究分析了干旱胁迫下蚕豆(Vicia faba L.)植株的生长情况,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条件下,蚕豆的株高增加,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蒸腾速率降低,气孔阻力增大,水分利用效率得以较大程度是提高;此外,倍增CO2浓度下,受到干旱胁迫的植株其叶片中CAT,SOD,GR的活性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与水分充足条件下相比无明显变化,POD的活性甚至低于水分充足条件下,而高CO2/干旱胁迫下,蚕豆叶片中MDA含量显著低于当今CO2/干旱胁迫下,表明高CO2对干旱胁迫所造成的氧化损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CO2浓度升高可能对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有利。  相似文献   

12.
鲜食蚕豆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蚕豆是我县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主要冬季作物之一,蚕豆栽培容易,鲜豆于初夏蔬菜淡季上市,经济效益高,倍受种植者的青睐。2007年我们引进了3个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鲜食蚕豆新品种,并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免少耕稻茬种植蚕豆是滇中主要蚕豆产区广泛推行的耕作栽培技术。但免少耕稻茬蚕豆田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对蚕豆产量构成巨大威胁。通常人们采用人工薅除法来拔出杂草,但此法不仅费工费时效率低,而且操作中还易损伤豆苗。为此我们于1994~1996年在江川县进行了蚕豆田化学药剂防除杂草试验示范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区概况试验地江川县大庄乡三街村公所,海拔约1720m,气候温暖,农作物一年二熟;蚕豆一般10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收获;蚕豆田主要有棒头草、看麦娘、早熟禾等单子叶杂草以及牛繁缕、母草、四字草、尼泊尔蓼等双子叶…  相似文献   

14.
蚕豆是青海重要的商品作物之一,随着青海蚕豆蛋白产业发展,对高蛋白蚕豆的需求增长比较快,研究不同基因型蚕豆在不同生态区的蚕豆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有利于按不同基因型蚕豆优势区域进行合理布局,保障青海蚕豆的有效供给和需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生态区同一类型大粒组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小粒组不同基因型蚕豆之间FE3、FE5、FE2和尕大豆与FE6、马牙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但小粒蚕豆较大粒蚕豆的蛋白质含量高18.49%,不同生态区蚕豆蛋白质含量在品种间、环境间和品种与环境的交互效应差异极显著,蚕豆蛋白质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呈近似线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苹果主产区虽然具有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生产优质苹果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但与国外相比,大多数果园肥水条件较差;尽管我国苹果园化肥施用量是国外的2~5倍,但由于干旱缺水,肥水利用率较低,苹果单产水平仅相当于先进苹果生产国家的1/3~1/2,  相似文献   

16.
任红旭  陈雄  吴冬秀 《作物学报》2001,27(6):729-736
在 CO2 浓度分别为当今 CO2 浓度 (35 0 μmol mol-1)和倍增浓度 (70 0 μmol mol-1)的两个开顶式生长室内 ,研究分析了干旱胁迫下蚕豆 (Vicia faba L.)植株的生长情况、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CO2 浓度倍增条件下 ,蚕豆的株高增加 ,光合速率显著提高 ,蒸腾速率降低 ,气孔阻力增大 ,水分利用效率得以较大程度地提高 ;此外 ,倍增 CO2 浓度下 ,受到干旱胁迫的植株其叶片中 CAT、SOD、GR的活性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与水分充足条件下相比无明显变化 ,POD的活性甚至低于水分充足条件下。而高 CO2 /干旱胁迫下 ,蚕豆叶片中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当今 CO2 /干旱胁迫下 ,表明高 CO2 对于干旱胁迫所造成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 ,CO2 浓度升高可能对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有利  相似文献   

17.
彝豆1号系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蚕豆课题组以凤豆一号为母本、天杂30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高抗锈病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生育期适中、早熟、抗倒伏、高产稳产、商品性好、高抗锈病、低单宁含量等特点,是楚雄州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青海11号蚕豆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中晚熟蚕豆品种,2003年元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育期122d左右,全生育期152d左右,百粒重192.2g,粒大、饱满,中抗褐斑病、轮纹病、赤斑病.2003年湟中县引进种植,通过在海拔2000~2400m和2450~2700m的水浇地试验示范,667m2产量分别达到400~450kg和350~400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宜铜仁地区种植的鲜食大豆专用品种,从主产区引进了20个鲜食大豆专用品种,以中黄76为对照品种(CK),进行引种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大粒王6号、高秆青1号、兰宝石、鲜豆5号、鲜豆3号鲜荚产量为924~1274kg/667m2,比中黄76(CK)增产10%~51%,鲜粒产量557~619kg/667m2,生育期86~91d,百粒鲜重60~76g,株高67~97cm,可实现每667m2产值3000元左右,适宜在铜仁低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们对食用豆需求量的逐年上升,食用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引发了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为保证食用豆产业持续发展,需了解食用豆主要病害及其发生情况,并有效防治。一、主要病害的发生1.立枯病。是食用豆类作物苗期主要病害之一,绿豆、小豆、豇豆、蚕豆及芸豆5种主要食用豆均可被侵染。该病为土传病害,病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3年,也可在病残体或其他作物、杂草上越冬,成为本病初侵染源。在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