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残茬对后茬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大豆残茬浸提液处理及大豆残茬砂培等方法研究了大豆残茬对后茬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残茬具有抑制大豆生长发育的因素,这可能是导致大豆连作减产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大豆残茬对后茬大豆的抑制作用在大豆幼苗阶段就有表现;这些抑制作用在后茬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以根系受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大豆病害主要有大豆霜霉病、大豆根蛆病等;虫害主要有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等。近年来发生为害较重的是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等。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是很多食品的加工原料。大豆因为其营养价值高,所以市场占有率很高。为了保证大豆的市场供应,需要保证大豆的产量。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就是大豆常得的食心虫病。因为食心虫会吃掉大豆的豆粒,导致大豆减产。所以为了避免大豆遭到食心虫病害,需要对食心虫进行研究,来找出可以解决食心虫对大豆的威胁的方法。1.大豆食心虫病的综合概述1.1大豆食心虫病害分析大豆食心虫,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喜欢吃大豆豆粒的虫  相似文献   

4.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东北地区是全国大豆的主产区,该文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情况对大豆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菌核病、大豆灰斑病、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花叶病、大豆红蜘蛛、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对大豆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大豆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豆[GIycine hispida(Moench)Maxim]和野大豆(GIycine ussuriensis RegeI et Maack)都是属于豆科植物大豆是我国最重要油料作物之一。野大豆分布极广,是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全面研究大豆及野大豆的解剖学特征,对发展大豆生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大豆的生理、解剖、遗传和选种已有过许多的研究工作,但关于大豆茎和野大豆茎的解剖结构比较观察则很少.对大豆茎和野大豆茎有了细致的了解,无论为选育大豆优良品种,或为杂交育种大豆品种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大豆生产大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大豆消费大国。我省大豆以粒大、圆、质香、低胆固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大豆制品更是传统食品。按大豆品种种皮的颜色和粒形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褐大豆、大粒豆及小粒豆类,以黄大豆比较常见。特色大豆与大豆营养成分基本相同,但有其自己的特点。1、特色大豆的基本营养成分:1、1有利的营养成分:特色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达35%~45%,是植物中蛋白质质量和数量最佳的作物之一。特色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特色大豆含25%~30%的碳水化合物。特色大豆中各种B族维生素都比较高,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是面粉的2倍以上。但是,干大豆中  相似文献   

7.
大豆种植面积过于集中,会使病虫害问题严重,常发性的病虫害有大豆食心虫、大豆胞囊线虫、大豆根腐病,爆发性的病虫害有草地螟、大豆灰斑病。其中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可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形成大豆早期病苗、弱苗。  相似文献   

8.
大豆病虫害主要有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病毒病、大豆紫斑病、大豆根腐病、大豆菌核病。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 1、症状:大豆孢囊线虫从大豆根部侵入后,地上部叶片发黄,中外缘和业内部分失绿,植株矮小,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干枯。以致全株枯死。受害植株发育缓慢,中后期分支少,结荚少,瘪夹增多。  相似文献   

9.
据海关统计,中国1996年进口大豆110多万吨,之后大豆进口数量逐年猛增;2009年,大豆进口数量达到4255万吨。13年来,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增加了38倍多,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严重冲击国产大豆市场,而且进口大豆中转基因大豆占很高比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全球5个大豆主产国常见病虫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总结出影响大豆产量较严重的病害为大豆锈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褐斑病、大豆炭疽病、大豆炭腐病;害虫主要有黎豆夜蛾、斜纹夜蛾、稻绿蝽,旨在为大豆主要病虫害重点防治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中国古称菽,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中国是大豆的故,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大豆的病虫害较多,对大豆的正常生长危害很大,严重时减产损失率达30%以上。现将在昌图县大豆上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大豆孢囊线虫大豆孢囊线虫又称大豆黄萎病、火龙秧子,是大豆生产中流行性、毁灭性病害之一。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它寄生于大豆根上,直接危  相似文献   

12.
特用(专用)大豆是指含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和具有特殊用途的大豆。依据黑龙江省特用大豆品种试验,目前主要分为6类,包括小粒大豆(小粒黄豆)、鲜食大豆(菜用大豆或毛豆)、高异黄酮含量大豆、黑色大豆、双青大豆(绿色豆)、脂肪氧化酶缺失大豆等。本文综述特用大豆的特点、用途及品种选育,为品种创新、生产利用及选择消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玉米和水稻,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针对当前大豆的紧张局面,通过选用合适的品种,配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成本,维持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文中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对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豆产业由于长期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分析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现状,引入绿色食品和有机大豆的概念,提出发展有机大豆的意义,并归纳出种植有机大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大豆灰斑病是一种对大豆影响较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大豆的质量,影响大豆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大豆灰斑病的病因、性质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大豆灰斑病是一种间歇性的流行性病害,严重时可导致大豆大量减产。大豆灰斑病在东北地区广泛发病,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等大豆产区,其中黑龙江地区发病最为严重,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1大豆灰斑病病因及性质大豆灰斑病的主要病因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原是大豆  相似文献   

16.
一、阿穆尔州大豆生产 苏联大豆产区主要在亚洲部分的远东,而远东大豆又主要分布在阿穆尔州,所以阿穆尔州不仅是远东大豆的主要产区,也是苏联大豆的主要产区。阿穆尔州近年来每年大豆播种面积45万公顷左右,约占远东大豆面积的70%,全国大豆的60%以上。 阿穆尔州的大豆产量一般为与公顷1吨左右,高产地块可达2吨左右。大豆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概述北美大豆的发展沿革、主要用途、北美大豆生产和销售现状。深入解析北美大豆遗传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大豆遗传改良育种及加工专用型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同时描述F1大豆杂交种的选育、分子标记在抗逆育种、基因挖掘、纯度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及转基因大豆育种的进展。展望北美大豆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北美大豆发展对我国大豆生产和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大豆贸易月度数据,采用季节调整、单位根检验等方法,研究美国大豆加工量(主要指压榨量)、出口量及其库存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美国大豆当月净出口量与我国大豆当月进口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主要因为美国大豆净出口行为与我国大豆进口行为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2期的美国大豆净出口量增加1 t,可导致2个月后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加0.24 t;美国大豆压榨量与我国大豆进口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因为各国大豆压榨需求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且其对我国大豆进口也存在一定时滞性。美国大豆及其豆制品的库存量会限制美国大豆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我国大豆进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必须发展规模化种植,稳定大豆面积,实现大豆可持续发展。这是大豆业内专家在4月23日第一届中国一国际可持续大豆发展研讨会上提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豆遗传育种专家盖钧镒针对目前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作为大豆发源地的中国,  相似文献   

20.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