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新林业”理论、“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樟子松生物学特点以及沙地立地特点,进行了樟子松人工固沙林选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的探讨。对天然更新的障碍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水分是阻碍天然更新顺利完成的主要因子,提出了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实现樟子松人工固沙林的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2.
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针对福建省阔叶林面积逐年减少而人工造林又较难的情况,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办法,恢复扩大阔叶林资源,籍以保护地力,节省造林投资。实践表明,采用皆伐方式和择伐方式天然更新,并付诸封山育林措施,是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系列技术措施中的最佳技术措施,调查实施该项技术措施的2000hm‘成林地证实,平均年公顷材积生长量,皆伐与择优分别高达10.7m’和9.7m’。其主要技术指标为:10年生,4815株/hm‘,平均胸径7.6cm,树高10.28m,公顷立木材积112.sin‘,年公顷生长量11.31m’,比未采用该技…  相似文献   

3.
人工促进森林天然更新是为保证森林天然更新获得良好效果而采取的人工辅助措施,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辽西地区受诸多因素制约,森林自然更新效果较差,适当采用人工促进更新措施非常必要。文章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优点以及辽西地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辽西地区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更新林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 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 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4)乔木层和下木层的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原始林>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5)优势种群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原始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群大部分表现为增长或稳定趋势,天然更新林群落上层阳性树种表现为衰退或稳定趋势,下木层的优势种则表现为增长趋势,人工促进更新林的栽培种和一些偏阳性树种表现出衰退或稳定趋势,林下一些优势度稍低的种群表现出逐渐增长趋势.因此,虽然天然更新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所在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种类组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处在由前期阳性树种向后期耐荫树种转变的演替进程中.  相似文献   

5.
在大兴安岭林区,对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采伐迹地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有的年份好有的年份差。为了获得良好的更新效果,我们从1988年开始,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初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施。具体做法是:(一)掌握促进更新条件。人工促进天然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宁明县桐棉乡200hm^2马尾松近熟林内进行块状皆伐,疏伐,小块状择伐,并辅以火烧炼山,人工清除地被物等技术措施,开展不同采伐时间、不同采伐方式、不同辅助技术措施促进马尾松林天然更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伐时间是制约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采伐时间应选在霜降前后;火烧炼山能加速天然更新,形成高产优质林分;人工清杂能促进天然更新,并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择伐促进更新维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不间断演替,可形成复层异龄林。  相似文献   

7.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造林后4年林分调查表明,在具有天然更新能力的阔叶林采伐迹地中开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菇木林比同期在相同条件下开展的人工造林具有保存率高、生长快、投资省的良好效果,是恢复阔叶林资源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在类似条件下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充分发挥了天然更新潜力,再加以人工辅助的方法和措施,既节约了劳动力,又节约了费用,从而达到最佳更新森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特征及土壤肥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特征和土壤肥力,笔者于2015年以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林分结构、林木生状况、乔木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测定,探讨了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林分特征、土壤肥力及物种多样性,了解不同的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生长情况以及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揭示了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林分特征与土壤肥力,为科学指导闽粤栲林分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鄂西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采伐迹地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木林子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3种更新方式林分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差别不大,非毛管孔隙度人工更新林地较高。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等水分因子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等化学性质均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3种更新方式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林地土壤肥力表现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在我国北方各地的引种固沙情况作了概述,对樟子松在各引种地区的生长情况作了比较。指出了目前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存在着一些问题:生长出现了衰退现象.其自身的天然更新不能正常地进行以及遭到人为破坏严重等。针对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今后发展的战略:营造针阔混交林,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育策略,以保证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对天然更新采取人工辅助措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要气候因子的逐步判别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原产地、引种地沙地樟子松林的天然更新情况调查,选取可能影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气候因子,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逐步判别结果表明,影响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气候因子是:年平均气温(X1),1月平均降水量(X6),1月平均蒸发量(X10),无霜期(X13)。并依据判别结果对阻碍樟子松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两点人工促进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阔叶林、人工阔叶林、马尾松纯林的群落结构、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及林分持水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阔叶林为异龄复层林分,生态环境稳定,物种丰富,种群密度大,水源涵养功能明显优于人工阔叶林和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以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分结构、林木生长状况、乔木层生物量、地被物生物量、凋落物现存量、土壤理化性质等进行测定,探讨闽粤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分特征、土壤肥力及生物多样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林相比,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闽粤栲林分生物量增大,林木根系的总量增加,分布空间增大,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土壤肥力增大,林内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这一措施营林投资成本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林分较高的生产力,属生态省力可持续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家历年来更新的面积一直赶不上森工迅速的采伐面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扩大我国森林资源,采取天然更新措施来保证新采伐迹地的及时更新便是今后一定时期的经营措施和主要方向。但是关于天然更新特別是为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在一定条件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而将要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便扩大林业再生产,保证永续作业。这能否成功,确实是值得从实际当中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扼要报道了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技术要点,以及在顺昌等地推广应用成效情况。结果表明:阔叶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具有方法简单、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加速培育森林资源,保存植物物种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浅谈阔叶次生林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恢复和发展天然阔叶林的重要更新方式,具有投入少、恢复快、收益大和易于实施等特点.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阔叶次生林与人工营造杉木林样地比较结果表明,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同龄阔叶树的树种种类、郁闭度、生物多样性、高径比等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人工杉木林.文中阐述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中的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封山育林和封禁保护、补植等具体措施,并提出保护现有阔叶林,实施人工促进阔叶林天然更新,扩大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防护林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大兴安岭林区人工天然更新的种子来源,种苗培育措施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法。对该地区促进天然林更新,培育后续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将乐县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进行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营造杉木林等3种更新方式的林分恢复调查,比较探讨其生长量、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发育及林分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采用天然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的阔叶树林分树种多样,结构稳定,生长良好,是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