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腐蹄病又称趾间腐烂、趾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梭杆菌或其他致病菌共同对受损蹄部进行感染,导致羊趾间的皮肤以及深层软组织发生坏死,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疾病,主要的症状是动物的蹄部组织出现化脓坏死、腐败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是引起羊跛行的主要原因。1病因1.1本病由坏死梭杆菌单独感染或和节瘤拟杆菌等致病菌协同作用而引起。在腐蹄病的发展过程中,节瘤拟杆菌分泌一种蛋白酶,这种酶对羊蹄的角质层可以进行消化,破坏了蹄部的表  相似文献   

2.
山羊腐蹄病又叫传染性蹄皮炎、蹄间腐烂、趾间腐烂、坏死杆菌病.最常见由坏死杆菌等病菌所引起,是山羊养殖中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在夏季最高.本文介绍了山羊腐蹄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羊腐蹄病是指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严重时会造成羊只出现跛行现象,甚至会影响羊只生长.在实际中应重视羊腐蹄病的预防和诊断治疗,通过预防可有效避免出现该病症,而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避免进一步恶化.本文对羊腐蹄病的预防与诊断治疗展开探讨分析,分别对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医学症状及具体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腐蹄病,又称趾间腐烂、蹄间蜂窝织炎,是由坏死梭杆菌或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受损蹄部,引起动物趾间皮肤及深层软组织坏死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成年绵羊和牛,是引起牛羊跛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一、腐蹄病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1.病因:在奶牛腐蹄病的病原学方面,意见尚不十分统一,大多数学者认为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  相似文献   

6.
<正>1指(趾)间坏死杆菌病(腐蹄病)指(趾)间坏死杆菌病是指(趾)间皮肤真皮层的感染,常引起跛行。病原为坏死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从真皮开始。早期病例有明显的跛行,蹄踵的球部表现两侧对称性有弹性的肿胀,肿胀可蔓延到悬蹄。此时指(趾)间皮肤虽  相似文献   

7.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坏死杆菌病、指(趾)间蜂窝组织炎,是牛、羊常见的蹄病,本文分析了发病症状及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羊养殖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提高,养殖方式逐渐朝着舍饲方向发展,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疾病问题逐渐凸显。羊腐蹄病是羊养殖中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养殖感染坏死杆菌、节瘤拟杆菌等所致,是一种严重的肢蹄疾病,通常会导致患病羊只出现卧地不起的情况,同时羊只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显著下降,严重阻碍了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羊养殖中腐蹄病的疾病症状,诊断方法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羊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羊腐蹄病是一种养羊生产中十分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混合感染导致的,可以通过接触传染,患病羊的采食、运动等均会受到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  相似文献   

11.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是奶牛3大常见病之一,常以变形蹄和腐蹄为多见[1]。该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的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层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与牧场管理、奶牛的生活环境及奶牛自身因素密切相关,奶牛腐蹄病占奶牛疾病的40%以上,患腐蹄病奶  相似文献   

12.
腐蹄病也叫蹄间腐烂或趾间腐烂,主要表现为皮肤有炎症,具有腐败、恶臭、剧烈疼痛等症状。此病主要由于厩舍泥泞不洁,低洼沼泽放牧,坚硬物如铁钉刺破趾间,造成蹄间外伤,或由于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以及护蹄不当等引起蹄间抵抗力降低,而被各种腐败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奶牛疾病是阻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奶牛腐蹄病是世界范围内奶牛三大疾病之一的肢蹄病中的高发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的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一、腐蹄病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  相似文献   

15.
谷新利 《农技服务》2006,(12):41-42
奶牛的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者可达到30%~40%。腐蹄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产奶和运动,严重者常常导致淘汰。该病主要是因牛栏过度潮湿,蹄部长期被粪尿浸溃角质软化,感染坏死杆菌,促成蹄间腐烂所致。牛蹄被碎石块  相似文献   

16.
青海地区属于高寒牧区,在该区域主要以牦牛和藏羊养殖为主,腐蹄病是畜牧养殖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易在秋季复发。该疾病是因为感染了坏死性杆菌,导致足部发炎、坏死,危害牦牛和藏羊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舍饲或半舍饲牦牛、藏羊为观察对象,探讨腐蹄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奶牛腐蹄病是影响牛场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在我国各地都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该病是由厌氧杆菌、坏死杆菌等引起的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舍饲牛群中发病快高者可达到30-40%。以跛行、冠带、趾间皮肤肿胀和炎症为特征。蹄部多发的疾病。患病奶牛为主要传染源。高产奶牛很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牛蹄部疾病一直是危害养牛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潮湿环境易导致腐蹄病和泥蹄病的发生,若治疗不及时,会降低其生产性能,影响正常使用,应引起足够重视,以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腐蹄病牛腐蹄病,即牛指(趾)间蜂窝织炎、蹄腐烂,起源于指(趾)间皮肤急性或亚急性坏死性感染,会造成指(趾)部  相似文献   

19.
薛秀忠  赵绪明 《新农业》2007,(12):39-39
羊腐蹄病由羊蹄受伤后感染坏死杆菌等病菌所引起,抚顺地区每年6~10月份为高发期,尤其长期在荆棘丛生潮湿草场上放牧的。自1990年以来,笔者试用硫酸铜粉和高锰酸钾粉等量混合,治疗羊腐蹄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或坏疽性放线菌引起的一种蹄部炎症,特征是趾间皮肤坏死、裂开,患病奶牛跛行,严重时,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消瘦、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或因站立困难而长期卧地不起,引发褥疮。本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会给奶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引起奶牛养殖户及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病因多因奶牛舍潮湿不清洁,清除牛粪不及时,或将牛粪堆积在牛舍的牛体后躯处,使牛蹄常浸踏于牛粪尿之中,引起牛蹄趾间皮肤弹性降低,使牛蹄发生龟裂、发炎或趾间皮肤外伤感染而化脓,甚至坏死。此外,奶牛削蹄不及时或先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