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为迫切的需求之一。本文就我国农业生产中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分析我国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的植物保护策略和政策建议,对政府优化粮食生产的植保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以及丰富植保经济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分析我国植物保护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促进粮食生产安全的植物保护策略和政策建议,对政府优化粮食生产的植保管理,提高粮食生产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以及丰富植保经济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粮食安全风险分析及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主要有粮食生产总量和增速的波动、粮食消费的增长、粮食贸易逆差的加大和粮食价格的波动,风险的存在使得粮食安全评价非常有必要。本文从粮食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和流通安全三个方面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二阶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动态、定量的评价。结果显示,从2000年至今,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状况稳定,粮食消费安全呈现下降趋势,粮食流通安全下降幅度最大,由此引起粮食总体安全状况不断恶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粮食净进口量的增加和粮食流通成本的变动。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和完善粮食流通体系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粮食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粮食安全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农业种子的安全。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必须品也是最基本的原材料,它是国家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的基本保障。因而种子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力强化粮食种子的质量监督不仅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市场的纯净,还能规范农业生产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姣  郭军旗 《河南农业》2008,(17):34-34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安全放到战略高度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如何将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与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粮农户获得可靠的经济收入,既推动农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又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粮食直接消费需求和间接消费需求都将持续快速增长,粮食生产发展压力巨大。通过粮食单产、品种和区域潜力分析,到2020年我国粮食尚有6 000万t左右的增产潜力,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耕地资源刚性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品种结构矛盾、供需区域矛盾、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作者结合当前全世界粮食生产形势,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和食物自给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粮食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确保我国的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依据商品粮基地的优势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可以更好的发挥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城乡居民商品粮的安全供应。本文通过对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与调出量等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优势商品粮基地的概念,并对其优势度的分析研究,以及优势商品粮基地建设布局应实施梯级发展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现存的安全问题,从粮食生产系统的全方位考虑,根据当前农民种粮效益低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国家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的方法,扩大种粮农户生产规模,提高种粮效益,从而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耕地面积减少且质量下降、经营主体素质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等问题。大力扶持种粮大户与粮食生产合作社是解决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提高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以调动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同时实施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及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可以增加粮食单产、加快种粮科学技术推广,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生产约束条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发展条件极为不利。文章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提出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生产技术落后和抗灾能力差的状况,指出我国发展粮食生产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发挥比较优势,规避资源劣势;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最终实现粮食生产的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粮食产销链各环节出发,综合考虑粮食生产安全、粮食流通安全及粮食消费安全3个方面,构建了我国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我国粮食的安全运行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及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8—2017年期间的粮食安全问题,发现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诸多风险,10年间粮食安全问题逐年凸显且安全问题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最后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现存的安全问题,从粮食生产系统的全方位考虑,根据当前农民种粮效益低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国家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的方法,扩大种粮农户生产规模,提高种粮效益,从而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农业进步的直接体现就是粮食生产产量快速增长。一直以来,粮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种子,种子的安全对粮食的安全有绝对性的影响。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原材料,是粮食安全和产量的基本保障。本篇文章主要对新形势下加强种子质量监管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对此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等方面对世界粮食和水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水稻生产在中国和世界粮食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对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投入,耕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关系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心稳定的战略产业,因此,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耕地保护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出发,通过探讨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土壤污染严重、耕地保护利用规划执行不到位等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因素或问题,提出了粮食生产安全视域下的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确保县域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本文分析了影响甘谷县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粮食主产区政策的首要目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文章意在评估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基于199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预评估,本文发现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增长均显著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主产区政策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政策能够促进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安全。2)粮食主产区政策在北方粮食主产区更显著;粮食单产分位点越高,粮食主产区政策的效果越弱。3)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是粮食主产区政策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路径。4)非粮食主产区的“非粮化”问题会抵消粮食主产区政策的部分效果。据此,建议保持粮食主产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完善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鼓励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对非粮食主产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9.
从兴平市小麦生产的现状出发,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小麦生产稳定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动规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优化,主产区不断北移,黑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粮食功能从仅仅满足温饱的食品过度到工业原材料,再到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手段。对粮食的宏观管理政策则从短缺时期的紧缺管控到逐步市场化的紧平衡管控,再到丰年有余面向国际市场的战略应对。同时,我国粮食生产仍然面临资源紧缺,种粮积极性低,消费增加而质量标准提高以及国际保护主义兴起等众多问题与挑战。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战略安全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主粮的生产将平稳发展,小杂粮品种将得以多样化发展,而技术仍将是未来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因素。今后,要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和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支持企业投资粮食产业,进一步加强粮食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促进粮食生产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