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筛选对由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引起的桃褐腐病具有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采用平板对峙的试验方法,从新疆北部12个地区分离的102株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桃褐腐病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酵母菌株,其中菌株EEQS-7D拮抗活性最强,该菌株对桃褐腐病菌的抑菌率达78.90%。人为打孔接种活体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可显著降低桃褐腐病发病程度,抑制率达51.83%。生防相关性状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够产生蛋白酶,透明圈直径达到34.5 mm,说明EEQS-7D主要通过分泌蛋白酶达到抑制桃褐腐病的效果。通过对菌株EEQS-7D的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以及2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  相似文献   

2.
测定不同温度对火龙果褐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及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火龙果褐腐病菌产孢量最大,30~35℃是火龙果褐腐病菌孢子萌发最佳温度,25~30℃是火龙果褐腐病发病最适温度。本研究结果为火龙果褐腐病发生预测预报及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桃褐腐病发生与危害的适宜药剂,特于2018年5月进行了24%腈苯唑SC、70%丙森锌WP、50%速克灵WP、10%苯醚甲环唑WG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相近,对桃褐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桃树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4.
水蜜桃褐腐病又称果腐病,是为害桃果实的重要病害之一,导致水蜜桃出现大量的落果和烂果。近些年,水蜜桃褐腐病在福安市露地桃园发生较为严重,影响了当地水蜜桃的安全生产。基于此,笔者结合专业技术知识,对福安市水蜜桃褐腐病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总结,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5.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萧县进行了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桃褐腐病发病初期用25%戊唑醇水乳剂2 000倍液、2 500倍液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其3 000倍液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且对桃树安全,可作为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褐腐病是核果及仁果上一种重要而常见的病害。病害在果实的花、叶、枝干和果实均有分布,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为了了解褐腐病病原群体结构、病原群体抗药性和进一步的病原分析,2013年11月有幸参加了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举办的"植物病害实验室诊断基本操作培训班",学习了褐腐病病原单孢分离培养流程,现就本人对褐腐病的认识及病原单孢分离的有关内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近几年对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出番石榴病害13种;真菌病害12种,藻类病害1种。其中果实病害7种,叶斑类6种。果实上以炭疽病严重,其次为褐腐病。黑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褐腐病(phomopsis psidii de Camara);茎点霉果腐病(phoma psidii Ahmad);果褐点病(Cercospora psidii Rengel);褐污斑病(Mycovellosiella myrtacearum A.N.Rai et al );叶  相似文献   

8.
通过离体抑菌试验,研究过氧乙酸对李果实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018%~0.360%的过氧乙酸处理1~30 min对褐腐菌孢子的抑制率达99.9%以上;过氧乙酸对褐腐菌的MIC和MBC均为0.003%。李果实接种褐腐菌孢子后20℃贮藏72 h,0.27%过氧乙酸浸泡1 min,褐腐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病斑面积也显著减小,且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控制桃褐腐病的发生和危害,于2018年6月选用75%肟菌酯·戊唑醇WG、40%苯甲醚菌酯WP、50%扑海因WP、60%嘧菌·代森联WP、70%甲基硫菌灵WP进行了防治桃褐病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效相近,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且对桃树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菌丝体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花椒、大蒜和薄荷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并测定其在采后桃果实上对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提取物对桃褐腐病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提取物浓度为0.5 mg/m L时,8种植物提取物中花椒提取物对桃褐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2.42%,其次是薄荷和大蒜。测得花椒、薄荷、大蒜提取物的MIC为0.313、0.625、1.25 mg/m L,MFC为0.625、2.5、5.0 mg/m L;测得花椒、薄荷、大蒜提取物对采后桃褐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花椒提取物浓度为2.5 mg/m L时,能完全抑制桃褐腐病的发生。说明花椒、薄荷和大蒜体内的有效成分对桃褐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桃褐腐病发病的症状及原因,并提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果农防治桃褐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织金县依托当地适宜的生态环境,将"玛瑙红"樱桃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打赢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在快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各种病害的爆发也逐渐阻碍了当地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织金县樱桃病害的防控需求也显得日益紧迫。褐腐病是引起樱桃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为明确织金县"玛瑙红"樱桃褐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从当地采集具有褐腐病典型特征的叶片样品,在室内进行病原分离,采用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美澳型核果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是引发织金县"玛瑙红"樱桃褐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2002~2003年研究了50%特克多悬浮剂对蘑菇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特克多悬浮剂不仅对蘑菇褐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效,而且可以延迟蘑菇开伞的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其商品性。  相似文献   

14.
桃褐腐病是上海地区桃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程度越来越重,给上海地区桃果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最大程度地防控桃褐腐病,降低果农的经济损失,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桃褐腐病在上海地区桃树上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以供果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梅褐腐病在许多果梅产区均有发生,对果梅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损失,并表现出逐年上升扩展趋势,逐渐成为果梅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青梅褐腐病的观测,记录该病菌不同阶段危害寄主(青梅树体(不同部位(花、果、嫩枝等(的症状表现,论述其识别方法;分析其侵染循环和发病条件,总结了适宜应用的防治措施,为综合防控青梅褐腐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树褐腐病是李树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四川李产区呈现逐年加重危害的趋势。该病引起李树花器腐烂、果实软腐或枝条溃疡等,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产量。对李树褐腐病的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和科学用药为主。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几年对广州地区番石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出番石榴病害13种;真菌病害12种,藻类病害1种。其中果实病害7种,叶斑类6种。果实上以炭疽病严重,其次为褐腐病。黑腐病(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褐腐病(phomopsis psidii de Camara);茎点霉果腐病(phoma psidii Ahmad);果褐点病(Cercospora psidii Rengel);褐污斑病(Mycovellosiella myrtacearum A.N.Rai et al );叶斑病(phyllosticta psidii.Tassi);叶枯病(phomopsis destructum D.P.C. Rao,Agrawal et Saksena);灰斑病(pestalotiopsis disseminatum (Thuem.)Stey.)8种病害系国内首次报道。3种病原为新种,将另文发表。本文最后讨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省储藏葱蒜鳞茎上新记录到两种病害 :由黑曲霉 ( Aspergillusniger V.Tiegh)引起的大蒜褐腐病和由葱腐葡萄孢 ( Botrytisallii Munn)引起的洋葱褐腐病。  相似文献   

19.
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是蘑菇的主要病害,既影响蘑菇产量,又降低蘑菇品质.浙江嘉善姚庄镇是浙北地区重要的蘑菇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一些菇房褐腐病发生较重,防治较困难.50%多·咪鲜锰盐可湿性粉剂是一种新的混配杀菌剂,为明确其对蘑菇褐腐病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使用技术及对蘑菇的安全性等问题,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20.
苹果褐腐病是果园中常见的危害苹果的病害。笔者在果园管理和实践工作中,通过重点对苹果褐腐病的研究。基本掌握了该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掌握并总结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