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准确、快速地评价典型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险性大小,基于典型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危害形式的分析,对崩塌、滑坡、泥石流3种地质灾害危险性影响因素进行辨识、分类整理,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以此建立了油气管道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详细论述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级标准、评分标准以及危险性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管道易损性,选取简单、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法进行危险性评价,最后将评价方法成功应用于某管道工程的地灾案例中,结果表明:油气管道典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实用性。该研究成果在指导地质灾害发育点的管道施工风险控制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薛辉  杨学青 《油气储运》2013,(12):1320-1324
中缅油气管道是第一条敷设于滇西横断山脉地区的大口径、高压力长输油气管道,首次遭遇滇西复杂地形、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灾群。介绍了该管道在地质灾害多发地段通过选用大变形钢管来提高管道本体抗应变破坏能力的做法,选取典型案例阐述了该管道在途经泥石流、滑坡、不稳定斜坡、危岩崩塌等各类典型地质灾害条件下时的敷设情形、地质灾害勘察结论、应对措施的选用和治理效果。以上设计建设方法与实践经验,对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下的长输管道工程设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图4,参7)  相似文献   

3.
根据基于应变与基于可靠性的两种管道设计新方法的工程需要,对我国油气管道面临的断层、采空、冻土、滑坡等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土壤位移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断层作用下管道设计应变计算的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及设计应变经验公式为基础,将其推广到采空、冻土、滑坡等其他地质灾害类型的研究中,提出简化的管道地质灾害综合位移模型及管道设计应变计算模型,模型将地质灾害位移类比为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断层位移形式,从而衍生出其他地质灾害形式管道应变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效率高、适用性广,特别是满足了多种地质灾害作用下油气管道可靠性的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4.
根据基于应变与基于可靠性的两种管道设计新方法的工程需要,对我国油气管道面临的断层、采空、冻土、滑坡等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土壤位移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断层作用下管道设计应变计算的有限元分析力学模型及设计应变经验公式为基础,将其推广到采空、冻土、滑坡等其他地质灾害类型的研究中,提出简化的管道地质灾害综合位移模型及管道设计应变计算模型,模型将地质灾害位移类比为水平面和垂直面内的断层位移形式,从而衍生出其他地质灾害形式管道应变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效率高、适用性广,特别是满足了多种地质灾害作用下油气管道可靠性的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5.
管道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指标评分法的管道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评价方法通过调查评价指标的客观存在状态,根据事先确定的评分和权重计算灾害的相对风险,在满足地质灾害调查阶段风险排序、分级需求的基础上,指导风险控制规划的制定。建立了适用于输油气管道的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评价体系和风险分级标准,开发了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集成了基于指标评分法的风险半定量评价技术,并集成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等技术,为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技术平台和管理平台。应用该方法对油气管道3300余处灾害点进行统一标准的风险评价,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评价结果,为管道地质灾害风险整治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缅油气管道贵州段沿线地势起伏大、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复杂地质条件下发育了多种地质灾害,其中滑坡灾害对油气管道的安全危害极大。基于中缅油气管道贵州段沿线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区域构造地貌以及降雨特征,对管道途经区域的滑坡变形及其成因进行了剖析,并对沿线低地层倾角典型坡体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物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中缅油气管道贵州段沿线发育的滑坡类别主要为土质滑坡与顺层岩质滑坡,地貌倾角变化较大,人类工程活动、强降雨作用等是触发滑坡事故的主要诱因;低地层倾角的坡体变形演化模式以蠕滑-拉裂与蠕滑-拉裂-崩塌模式为主。加强管道沿线的滑坡监测与预警,可为中缅油气管道贵州段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图12,表3,参29)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是导致埋地油气管道破坏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管道沿线的山体滑坡、地层沉降及地面塌陷等严重威胁着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已有研究,介绍了几种分析管土耦合作用的常用模型,总结了地质灾害作用下埋地管道应力计算方法。采用实验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了塌陷、沉降以及滑坡地质灾害下管土相互作用实验以及FLAC 3D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3种地质灾害下的管道应力分布情况,通过比较实验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以及管道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可得: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开展管土相互作用模拟是可行的;仅考虑管道、输送介质以及土体重力载荷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及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差很大,需要考虑土体摩擦力以及黏聚力等参数的影响,对管道应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陕西秦岭和江西武功山地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严重威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基于此,对该工程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设计:(1)考虑施工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做到主动防治;(2)核算横坡段管沟边坡稳定性,对不稳定管沟边坡进行治理;(3)先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后进行管道施工。实际应用表明:这些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数量,降低危害,真正实现主动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遥感影像(负地貌)在目视判读时往往给人造成山脊与沟谷相反的视觉效果,在地质灾害评估应用中很难正确判读滑坡、泥石流、冻土等地质灾害的分布.而正地貌遥感影像是在分析遥感成像机理和视觉习惯的基础上生成的符合视觉习惯的三维遥感影像,能够快速、准确判读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从而提高了工作的进度与精度.根据正地貌遥感影像在室内分析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可能分布位置,然后进行野外踏勘,确定地质灾害特征与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土—商公路发生突发性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但拟建公路部分地段仍有可能发生冻土冻融的灾害.  相似文献   

10.
吴张中 《油气储运》2023,(3):241-248
知识图谱是一种利用解释性语言描述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知识库,能够增强机器学习能力,挖掘事物间深层及潜藏的关系,为决策者在抉择过程中提供辅助。从知识图谱技术原理出发,结合油气管道特点,提出了以业务需求、本体设计、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存储、知识迭代更新为核心的油气管道行业知识图谱构建流程与方法。依据SY/T 6828—2017《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构建了以风险识别、评价、防治为主体的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知识图谱。以典型黏性土滑坡灾害为例开展应用示范,在明确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治逻辑架构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图谱在油气管道地质灾害智能评估中的决策过程、应用场景及决策结果的推演与可视化,为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治的智能辅助决策提供了可行路径。(图3,表3,参24)  相似文献   

11.
关于荒溪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明了荒溪、泥石流及泥石流荒溪的定义。归纳并分析了某些欧洲国家,苏联、日本及中国百余年来荒溪的分类方法及分类因子。提出了根据主导因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荒溪分类新方法。在分析现有的确定山洪及泥石流运动参数的方法的基础上,作者按照荒溪类型提出了有关参数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滑坡灾害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防治这种地质灾害最有效的途径是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在分析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沿线滑坡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结合ArcGIS、Matlab以及Visual C++三者的强大功能,建立了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并阐述了数据库设计和接口设计等关键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滑坡灾害信息管理、滑坡灾害空间预测以及滑坡灾害时间预报,所得预测预报成果为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制订减灾、防灾措施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2010年福建省顺昌地区滑坡资料为基础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福建顺昌地区山体滑坡发生与滑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ROC曲线和Kappa系数,探讨了随机森林模型在我国南方山体滑坡空间预测中的适应性,同时结合平均准确率降低度和平均基尼指数降低度,分析了不同滑坡因子的重要性程度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5个样本组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5个样本模型的滑坡总预判精度为86.88%~93.00%;随机森林模型制作的研究区滑坡危险性空间预测图与实际的滑坡分布情况基本吻合;归一化植被指数、滑坡发生当天降雨量、平面曲率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指数是滑坡形成的内因,而短时间的强降雨是滑坡形成的外因.研究结果说明随机森林模型适用于滑坡空间预测工作,具有良好的建模效果,可在相关研究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为礁滩型和层间岩溶储集体控制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准层状凝析气藏,整体富气局部含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相态特征复杂,气油比变化大。通过对塔中I号气田气油比变化特征,划分出基本稳定型、上升型、波动型和先升后降型4种气油比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储集空间类型、驱动方式、相态变化及钻井轨迹是影响气油比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根据气油比变化在该气田的应用方法,如出水预警机制、钻井轨迹优化、提高采收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5.
气液联动阀的应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喜平 《油气储运》2004,23(5):53-56
介绍了具有自动截断功能的SHAFER气液联动阀的基本结构及其日常检查和维护方法,并对其应用过程中的自控原理、手动操作、气动操作和气液联动操作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综合分析了气液联动阀7种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巫山县新址西区为试验区,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该地区滑坡的敏感因子,将敏感因子作为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巫山地区进行区域预测。  相似文献   

17.
刘润刚  宋华 《油气储运》2006,25(5):36-39
阐述了气液联动阀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操作程序、过滤器的清洗与更换、气源管和检测管的检查与吹扫、气液罐液压油及油位的检查、电池电压的检查等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要点以及冬季运行应注意的问题.给出了GOV阀在压力正常情况下异常关断、Lineguard通信功能失灵、气源管及检测管接口处漏气、液联动阀关阀不到位、现场与远传信号不同步等一些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华 《油气储运》1997,16(5):30-31,60
通过了液混合输送管道中柱塞流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啊气液混合输送中柱塞流的一些运动规律,并且发现柱塞流在实验室小管径管道的运动规律与实际大管径管道的运动规律不同,在柱塞流稳定的状态下,气腔的长度变化与柱塞和气腔的速度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朱进守  曹建文  苑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89-1990,1993
西藏隆子县境内古滑坡分布广泛,近年来有复活的趋势。在分析一典型古滑坡——当来木古滑体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古滑体的复活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古滑体的变形破坏及其疏松的物质组成是滑体复活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对古滑体的认识不足,修建民房时未对古滑体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过度的坡后加载为古滑体的复活埋下隐患;再次是水对滑体的积极诱发作用,致使滑体产生推压变形破坏,从而激发了古滑体的复活。  相似文献   

20.
王联伟  张雷  董绍华  路民旭 《油气储运》2014,(4):380-384,390
滑坡是影响管道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土弹簧模型建立了滑坡管道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了管土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特征,研究了管道内压、滑坡长度、滑坡位移、滑坡方向与管道轴向的夹角等因素对管道应力的影响。以陕京输气管道为例,分析了不同管道工况下滑坡相关因素对管道应力的影响,量化分析了垂直管道轴向的横向滑坡和平行管道轴向的纵向滑坡两种情况下的力学影响因素,得出滑坡方向与管道轴线的夹角对滑坡产生的附加应力具有重要影响,对于管道线路的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可为滑坡地区管道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图6,表1,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