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农业生态系统产地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林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和利用产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物多样性出发,探讨了产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现状、丧失原因,提出了产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旨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培育与优质农林产品的实现,为中国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CVM 的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笔者基于条件价值法(CVM)这一当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对吉林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价。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网络发放结合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支付卡式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结果表明,吉林省湿地2012年人均支付意愿值为120.7元/a,根据全国和吉林省人口总数计算的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分别为1005.1亿元和20.8亿元。受访者受教育的程度、收入水平和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心程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与平均支付意愿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性别和年龄对受访者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调查方式和距离远近也会对支付值有显著影响(P<0.0001)。为了保护好吉林省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研究结果将使湿地保护和开发的价值对比成为可能,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笔者基于条件价值法(CVM)这一当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对吉林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价。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网络发放结合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支付卡式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1份。结果表明,吉林省湿地2012年人均支付意愿值为120.7元/a,根据全国和吉林省人口总数计算的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分别为1005.1亿元和20.8亿元。受访者受教育的程度、收入水平和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关心程度对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与平均支付意愿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性别和年龄对受访者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调查方式和距离远近也会对支付值有显著影响(P0.0001)。为了保护好吉林省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研究结果将使湿地保护和开发的价值对比成为可能,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模仿,其生物多样性达到多少时才能满足需要。回顾了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起源,通过分析指出对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多少才足够的问题取决于农业目标,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在本质上有着偶然性。在研究当前的生物多样性时应该考虑其频度和强度,这样才能确定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是否足够。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的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在其研究和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概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功能、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社会网络管理及保护方法,阐述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要性;对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措施及成效进行了回顾,指出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不足,并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烟草种植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但烟草病虫害非但没有得到稳定控制,反而日渐猖獗,烟田环境污染加剧。为保证烟草生产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该文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对烟田生态系统中病虫害及其天敌群落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多样性持续有效控制烟田害虫的方法和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保护和提高烟田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中心的烟草害虫生态调控机制的探讨。分析了利用生物多样性进行未来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保护生态及防治虫害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晨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45-6949
本研究旨在探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增强策略。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增加,室内绿色景观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保护和增强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健康室内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分析室内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生物多样性增强策略,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策略。通过植物选择与配置、营造适宜的栖息地、维护和管理措施等方式,可以保护和增强室内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利用植物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引入生物交互作用和生态系统功能以及进行教育和意识提升,可以进一步提升室内绿色景观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本研究的结果对于推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局部湿地退化、湿地功能弱化问题,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题,以建立资源数据信息库、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性修复、注重湿地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等措施为抓手,探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朱瑞平 《分子植物育种》2024,(11):3772-3777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旅游业对植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潜在影响。当前,旅游业的快速扩张带来了对自然环境不可忽视的压力,其中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分布变化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深入分析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群的可能影响机制,我们旨在为制定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将关注不同地理区域和生态系统类型的差异,全面了解旅游业与植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目标是为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植物多样性提供实用的指导,推动旅游业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更好地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刘中洁 《分子植物育种》2023,(16):5547-5551
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相关性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究乡土植物多样性与城市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乡土植物多样性对城市植物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乡土植物多样性丰富性和物种组成对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其次,乡土植物的存在可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物种的适应和繁衍。此外,乡土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具有积极影响。最后,乡土植物的保护与城市规划和绿化管理的结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居住体验。因此,保护和促进乡土植物多样性对于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保障,构建和优化城市绿地生境网络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根据生境网络的相关理论,阐述了生境网络在绿地系统中的定位和建设的必要性。以余姚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针对城市空间扩张中导致的景观破碎化、生物栖息地减少等问题,在城市绿地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从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等不同层次阐述了城市绿地生境网络系统构建的方法和策略,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规划者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事活动对茶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轩 《贵州茶叶》2007,35(4):10-12
农事活动如土地利用、耕作、套作、采茶与修剪、施肥、农药、生物防治技术、品种改良等是茶园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影响茶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农事活动对茶园生物多样性影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提高茶园生产力作用,启示人们采取合理的农事活动方式,合理管理有害生物,减少农事活动对茶园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面上探讨了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了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表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84科734属1628种,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和自然植被的次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集约化和城市化导致农业景观重要生境发生巨大变化,农田野生动植物数量下降。农田边界作为农业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丰富的物种组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景观价值。本研究对农业生态系统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进行阐述,论述了影响农田边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和生态服务功能。综述研究显示,农田边界具有类型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植物功能类型多样性及时空结构多样性特征;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农田边界结构、农田边界管理、周边土地利用影响以及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农田边界生态功能包括:生产、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景观美学功能等;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型农田边界生态植被营建模式与优化途径,对中国农田边界植被管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碳背景下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于低碳农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从其价值、功能、影响因素3个方面,探讨了低碳农业背景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问题,提出农业生物多样性具备生产消费、生活服务和生态服务3个功能。该文建议:编制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规划,发展低碳农业,进行价值评估,减少人为破坏,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有机农业在土壤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固碳在制约全球气候变暖上具有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文综述了国内外有机农业在土壤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常规农田比,有机农业管理措施(施用有机肥、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以及轮作等)具有促进土壤团聚、提高微生物活性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功效,能够增加土壤中的碳贮量,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极端气候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中国有机农业在土壤固碳上具有更大的潜力,应该加强开展有机农业固碳效果的监测和定量评价,为碳减排补贴和全球碳汇贸易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a significant paradigm shift in the approache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has affected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includ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 This paradigm shift marks a movement beyond protected areas to production landscapes. It is argued that one particular project, People, Land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PLEC), develope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Harold Brookfield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shift. The project was instrumental in introducing the term ‘agrodiversity’ that encompasses biological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diversity found in smallholder agricultural systems at all levels.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of PLEC into a majo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ject funded through the GEF. It highlights the project's main achievem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olicy‐making in the GEF relying on the findings of independent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8.
潍坊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作者在充分了解山东省潍坊市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主持和参与了该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本文对该项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ailand bears the mark of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on the margins of colonial power and its present position in a biodiversity hotspot. During the colonial era, British forestry in Burma and India had a fundamental influence on the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hai forest management. More recently,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agendas and organisations have influenced the ways in which the Thai government regulates the forest within its boundaries. The treatment of forests as a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source, defined in interaction with colonial neighbours and global partners, has resulted in legal constructs, spatially simplistic conservation mechanisms and a conception of nature ill‐suited to managing forests as a local resour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ailand's historical legacy in local park‐people conflicts by drawing on research conducted in a region where the government is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park. It finds that the continued use of laws, tools and concepts derived from colonial and global influences undermines the forestry department's ability to address the contemporary challenge of managing forests as a local, as well as a national/global, commons.  相似文献   

20.
化学-生物固沙是一种有效固沙技术。为了解化学固沙剂对沙地植物多样性与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450、600、750 kg/hm2固沙剂和未喷施固沙剂(CK)为研究处理,生物、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固沙剂后群落重要值随着优势度增加而增加,随着优势度降低而降低;各处理均比对照群落高度、盖度、生物量有提高,表明应用固沙剂后对群落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600 kg/hm2处理最好。固沙剂喷施量的增加植物、微生物多样性都表现为减少,而植物、微生物优势度都表现为增加。植物多样性与微生物线性相关,同样植物优势度与微生物优势度存在线性相关。植物通过影响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