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景电灌区泵站工程中输配水工程、调蓄建筑物、排水工程、田间工程、灌区信息化等现状,探讨了后期改造项目中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旨在为后期项目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芮雪 《甘肃农业》2013,(23):93-94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省城兰州以北180千米处;灌区东临黄河,北与腾格里沙漠接壤;是一个横跨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县(旗),跨黄河、石羊河流域的大(2)型电力提灌水利工程。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三部分组成,由于千支渠分布范围广泛,中心调度系统位于景泰县城,怎样远程集中测控各支渠水量及闸门开启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此问题作者及有关人员在灌区支口采用了一套远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景电二期工程是90年代初建成并全部投入运行的高杨程大流量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景电二期灌区面积50万亩,由景泰和古浪两个灌区组成.景泰灌区自上水受益以来,取得了显者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景电二期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中灌区信息化建设,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建成使用,使工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景电灌区是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提水灌区。灌区灌水计划的制定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景电灌区的基本概况、阐述了灌水计划的编制现状与水量调度管理情况,总结了目前景电灌区灌水计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量统一调度、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康德奎 《甘肃农业》2014,(16):51-52
高效节水灌溉是通过了解作物生长机理,人为根据作物需水规律适时适量的进行灌溉,保证作物的土壤小环境,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目前在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发展合适的高效节水灌溉方法对景电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使防渗效果很好。扬程高、耗能大是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的显著特点。景电灌区渠道的渗漏直接影响着单位的生产成本。近几年,随着灌区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在景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复合土工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景电工程中。作者总结复合土工膜的在景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以及施工要求,为复合土工膜在水利工程中更好地发挥防渗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归纳了甘肃省景电灌区近几年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已建内容不全面、不彻底,已无法适应景电灌区发展要求的问题,总结了景电灌区信息化升级改造的建设内容,探讨了灌区信息化升级改造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灌区管理现代化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直接关系到灌区管理和服务"三农"水平的提升,保证灌区能生存下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景电工程是一项跨省区、跨流域、高扬程、高耗能、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水利电力提灌工程,实现灌区管理现代化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灌区管理现代化是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直接关系到灌区管理和服务“三农”水平的提升,保证灌区能生存下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景电工程是一项跨省区、跨流域、高扬程、高耗能、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水利电力提灌工程,实现灌区管理现代化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景电灌区农业灌溉的影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本文在分析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对景电灌区灌溉面积、水价、水费结算、水费缴纳、水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水权水价改革在景电灌区的实施对策。结果表明,健全农业水价形成的机制、建立完善的用水补贴以及节水奖励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经济效益,为景电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景电灌区小麦垄作沟灌节水增效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泰县是一个以景电一、二期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为主体的灌溉农业区。春小麦是灌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自工程建成以来,灌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存在着农田灌溉粗放,大水漫灌,浇地不浇作物,灌溉水深层渗漏和跑水现象普遍,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  相似文献   

13.
李永军 《甘肃农业》2013,(22):75-75,77
改造工程本身就是在原有建设基础上进行改建的一项省工增效的分层投资项目。景电灌区改造工程已进行十几年,景电始终把投资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方案的确定到设计优化;从招投标到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技术措施到质量控制等各个阶段,把项目建设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景电灌区发展高效农业的途径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得敏 《甘肃农业》2012,(11):64-65
景电工程是一项跨流域、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水利电力提灌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00万亩。合理调整灌区农民种植结构,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要实现灌区工程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合理的种植结构比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景电工程是一项跨流域、高扬程、多梯级、大流量的大Ⅱ型水利电力提灌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00万亩.合理调整灌区农民种植结构,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要实现灌区工程效益、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合理的种植结构比例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永军 《甘肃农业》2013,(23):96-97
号电灌区是高扬程大型提灌工程,由景电一期、二期和民勤调水工程三部分组成。灌区干、支渠均采用砼板全断面衬砌,经过四十多年的运行,渠道冻胀破坏现象十分突出。丈章对景电灌区渠道衬砌工程冻胀破坏状况、原因及改造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景电一期工程是甘肃省最早建成的高扬程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中部。1969年10月开工建设,1974年5月基本建成,设计提水流量10.56m3/s,总扬程472m,灌溉面积2.03万hm2,修建泵站13座,干、支渠道208.71km。灌区工程经过40年的运行,工程设施老化,提水、输水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景电一期工程是甘肃省最早建成的高扬程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位于甘肃省景泰县中部。1969年10月开工建设,1974年5月基本建成,设计提水流量10.56m3/s,总扬程472m,灌溉面积2.03万hm2,修建泵站13座,干、支渠道208.71km。灌区工程经过40年的运行,工程设施老化,提水、输水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景电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对策和建议,为景电灌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景电工程有着装机容量大、设备多、耗电量大、泵站布置分散、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在建设之初,运行管理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和巡视检查,效率较低。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灌区信息化的建设和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让运行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